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4篇
  41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41.
籽用西葫芦是以收获籽粒为主的农作物,其瓜籽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随着葫芦籽精深加工的发展,国内外葫芦籽年需求量呈稳定增长趋势,河套地区作为全国籽用西葫芦十大生产区域之一,年生产与销售占比在不断增加,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品种更新换代问题。为指导内蒙古河套地区对籽用西葫芦科学选种用种,增加农民收益,从山西、甘肃等地区引进 17 个品种,通过对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效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从中筛选出旭荣 88、弘昌 212、弘昌 211、葫地 8581、禾兴 101、锦凯 008、金裕一号 7 个品种,产量在 143.41~158.12kg/667m2之间,瓜籽品质优,经济效益可达 1551.38~1816.16 元 /667m2,通过对品种的筛选与推介,以期加快内蒙古河套地区对 7 个籽用西葫芦品种的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442.
为研究不同比例茅台湿酒糟生物料对杂交牛屠宰性能、肌内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肌内脂质代谢组学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健康杂交牛(贵州关岭牛×西门塔尔牛)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S0C)、试验1组(S1C)、试验2组(S2C)按牛体重分别饲喂添加酒糟生物料0、1.6%、3.2%的日粮。经过60 d试验后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肌肉中脂肪和蛋白含量,进一步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和Q-Exactive Plus质谱仪进行脂质代谢组学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S2C组杂交牛的背部肌肉厚显著提高50.6%(P <0.05),但对其他屠宰指标无显著影响。(2)添加酒糟生物料可提高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 0.05)。(3)从脂质亚类水平来看,与对照组相比,S1C组和S2C组脂质代谢组物中的脂肪酸(FA)相对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2.4%和16.7%(P <0.05);S2C组的鞘磷脂(SM)显著提高32.1%(P <0.05)而二糖脑苷脂(CerG2)含量显著降低50.8%(P <0.05);与S1C组相比,S2C组的FA和CerG2含量显...  相似文献   
443.
为了观察五味子枸杞子大枣复合醋(简称五味子复合醋,SCV)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本试验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个组,分别为对照组(10只,正常饮食)和NAFLD模型组(40只,高脂饮食),于第4周末将NAFLD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模型组(高脂饮食,给予蒸馏水)和SCV低、中、高剂量组(高脂饮食,分别给予25%SCV、50%SCV、100%SCV),于第8周结束试验;继而比较各组大鼠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肝脏功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中脂质代谢PPARα/ACOX1/CPT1A通路和抗氧化Keap-1/Nrf2/HO-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SCV显著降低大鼠体重指数(P<0.01)、外周血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P<0.05或P<0.01)、外周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0.05或P<0.01)和血清转氨酶活性(P<0.05或P<0.01),极显著升高外周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  相似文献   
444.
文章调查了自然感虫条件下德宏州生产上常用的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抗虫性。结果显示,苗期和小喇叭口期玉米受害最严重,大喇叭口期玉米次之,开花抽丝期、抽雄期草地贪夜蛾危害指数较低。不同玉米生育期各个玉米品种上草地贪夜蛾的虫口数量与玉米受害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草地贪夜蛾成虫产卵偏好于宣宏18号和桥单6号。在危害高峰期,滇玉888、宣宏18号危害最重,危害指数分别为48.67、48;垦玉1505危害较轻,抗虫性较好。本试验通过评测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确定潜在的抗性玉米品种,为后续培育抗虫品种与开发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5.
土壤侵蚀严重破坏土地资源,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切沟侵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极端暴雨频发加剧了切沟侵蚀的发生和发展。为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新成切沟的形成与发育规律,该研究以陕北子洲岔巴沟流域王武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航摄影像,以2017年陕北"7·26"暴雨新成切沟为研究对象,分析新成切沟发生规律,并探讨在之后的3 a中其发育特征、与原有切沟发育的差异性及其与地形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7·26"暴雨中,王武沟发育新成切沟45条,约101条/km2,可分为坡面切沟、梯田切沟、道路切沟和底部切沟四类,以坡面切沟最多,底部切沟和梯田切沟总体更宽、面积更大;生产道路、淤地坝和坡耕地在暴雨条件下是最容易发生切沟的地块;2) 新成切沟在形成之后的3 a内沟头发育较原有切沟更为迅速。34.48%的新成切沟沟头进一步前进,这一数值为原有切沟的1.32倍;新成切沟前进距离均值是原有切沟的3倍,达0.58 m/a;3)汇水面积增加可显著促进切沟沟头发育,是模拟切沟沟头前进速率的重要地形指标。可见,极端降雨条件下研究区土壤侵蚀严重,新成切沟发生之后的3 a内溯源尤为迅速,应给予特别关注,加强对这类切沟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446.
【研究目的】通过在夏、秋茶季对不同品种、不同晒青程度、不同摇青程度进行三因素二水平正交组合试验,比较不同组合成茶样品感官审评及香气组分,提出综合利用夏秋茶提质增效最优工艺参数;【方法】采用正交组合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A2B2C1组合成茶品质最佳,送测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为95.7分),所测香气组分多达41种,突显兰花香气,持久悠长,滋味鲜醇回甘,与香气成分的含量及种类数量成正比。【结论】以川小叶种为原料,经日光晒青(轻晒青,控制晒青过程鲜减重率9%~11%)、摇青(轻摇青,控制晒青后鲜叶减重率20%~23%)为综合利用夏秋茶提质增效生产花香绿茶最优加工工艺参数,所制茶产品相比于相同级别原料所制炒青绿茶,干茶增效5~10元/斤,促进茶地产值亩增800~1200元,具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47.
选择体况良好、无生殖系统疾病的成年且体重相近的经产空怀母牛2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对照组不添加菜粕,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10%菜粕。整个试验分3个阶段饲养,第一阶段包括空怀和妊娠前期,第二阶段妊娠中期和后期,第三阶段泌乳期,每个阶段过渡期15d,整个饲养期13个月。结果显示:试验组安格斯母牛妊娠率和产犊率均比对照组低10%,试验组犊牛发病率比对照组高12.5%;试验组犊母牛初生体重和1月龄犊母牛、犊公牛体重以及2月龄犊公牛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体尺各指标各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菜粕饲喂安格斯母牛对犊牛体重有不利影响而对其体尺的影响不明显;此外,试验组的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第一次配种天数和产后配种妊娠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日粮中添加菜粕推延了安格斯母牛发情配种时间。结果表明:安格斯母牛妊娠中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添加菜粕可影响其健康状况,推延产后发情配种和妊娠时间,且不利于公、母犊牛1、2月龄体重。  相似文献   
448.
山东临朐2019年“8·10”特大暴雨水土保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9年8月10日6时至12日6时,受台风“利奇马”影响,山东淄博、东营、潍坊等地区发生特大暴雨天气,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灾害。暴雨发生后,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调查人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暴雨中心典型小流域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实地调查。结果表明:(1)本次特大暴雨降雨量为570.6 mm,最大24 h降雨507.6 mm,均超过历史记录;(2)本次暴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灾害,典型小流域水蚀模数达9741 t/km^2,是多年平均值的2.4倍,梯田损毁率达5.96%,河道淤积厚度达10~30 cm,近1/3生产道路完全损毁,引起了严重的重力侵蚀,多处发生滑坡、泥石流;(3)通过对比小流域调查发现,高林草覆盖和重点工程治理分别可削减洪峰模数79%和36%,降低水蚀模数分别达80%和54%;重点治理小流域道路损毁比例减少23.9%,梯田损毁减少40.4%,重力侵蚀减少40%以上。调查摸清了本次特大暴雨径流输沙特征、土壤侵蚀状况、水土流失成灾情况、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等,初步形成了科学的暴雨水土流失调查方法体系,为今后暴雨水土保持调查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