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陕西7个地区猪2型圆环病毒(PCV2)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陕西省PCV 2感染的发生情况,以便控制PMW S的流行,本试验用间接EL ISA方法对陕西省7个不同地区多个猪场不同日龄的猪群进行了PCV 2感染的血清学调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被检血清样品共476份,采自陕西省榆林、宝鸡、西安、渭南、汉中、商洛、安康等7个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82.
为查明甘肃省某奶牛场奶牛关节脓肿的病因和选择治疗用敏感药物,采用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镜检和16 S rDNA测序分析对采集的奶牛关节脓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小鼠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检测其致病性和耐药性.结果表明,分离的细菌为奇异变形杆菌;该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头孢类抗生素和氟苯尼考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严重耐药,抑菌圈直径均为0.表明从奶牛关节脓肿的脓液中分离的奇异变形杆菌有较强的致病力和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83.
牛源大肠杆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犊牛腹泻等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给全球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牛源大肠杆菌属于环境病原菌,粪便是其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检出率的高低与环境污染程度有很大关系。近些年随着养牛业集约化的发展,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犊牛腹泻等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治疗方面,由于抗生素不规范的使用,造成牛源大肠杆菌耐药问题频发,给该病的治疗造成困难,严重威胁人类食品卫生及公共卫生安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牛源大肠杆菌性疾病的流行,对牛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致病因子、血清型、耐药性、耐药机制及分离鉴定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更好地防控牛源大肠杆菌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临汾市农经体系的建设现状,对近年来农经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当地农经体系的建设,保证农村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5.
作者通过iCODEHOP在线设计细菌通透酶的简并引物,以发酵黄芪菌FGM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TouchdownPCR扩增,得到740 bp PCR产物,将产物经pGEM-T Easy载体连接,转化至JM109中,筛选阳性株并测序。序列通过BLAST x检索与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对后,结果表明,此DNA产物序列与其他菌属来源的通透酶蛋白序列具有相似性,所克隆的序列即为FGM通透酶基因片段。用iCODEHOP在线设计的简并引物可信性强,阳性率高。FGM通透酶基因的成功克隆为细菌发酵黄芪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采用Vero细胞从甘肃2008-2009年疑似犬瘟热感染病犬体内分离到8株病毒,通过RT-PCR方法扩增M蛋白基因初步鉴定所获得毒株均为犬瘟热病毒(CDV)。进一步通过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的N蛋白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8株分离株均为CDV,它们之间N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推定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4%~99.7%、98.3%~99.6%;8株CDV分离株的N蛋白基因和TN、A75/17相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5%~99.5%、97.0%~98.0%,推定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3%~99.2%、98.7%~99.8%;8株CDV分离株N蛋白基因和疫苗株(Onderstepoort和Snyder Hill)的相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推定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0%~94.0%、96.8%~98.3%。根据N蛋白基因所建立的遗传系统发育树可知这8株CDV分离株与TN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疫苗株处于不同的分支上。说明从甘肃分离的CDV野毒株和TN由同一毒株演化而来,与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7.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功能最强的一类抗原递呈细胞(APC),因其在机体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发挥中担当重要角色,成为免疫学研究热点。多糖是中药黄芪的重要有效成分,由己糖醛酸、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等组成,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应激和抗氧化等作用。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促进DC成熟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论文从DC的形态和功能变化、DC的成熟和DC表面标志CD80、CD86、CD83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黄芪多糖对DC抗原递呈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89.
为了建立一种通过吸光度测定,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奶牛乳房炎多联苗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浓度的方法。用血平板培养至生长高峰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用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浮液,然后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菌液的活菌数,同时在波长450 nm 条件下测定其相应的吸光度,进而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数与其吸光度呈直线线性相关。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式 y=8.4106x-0.2726(R2=0.9758)。通过测定细菌悬浮液的吸光度,可以快速计算出该菌的菌液浓度。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通过平板培养了4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进行了传统平板计数方法和吸光度法的比较和验证,证明吸光度测定法更为简单、快速和准确,且优于平板计数法,可以作为奶牛乳房炎多联苗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浓度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0.
为揭示消黄散作用于马火热壅盛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其基因功能以及信号通路的机制,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检索了消黄散11味中药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进而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靶点-通路网络,研究消黄散的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出78个化合物,相应作用靶点151个; PPI网络包含60个靶点,关键靶点主要涉及TP53、 NCOA2、 TNF、MAPK14、HSP90AB1、ESR1及VEGFA等;GO富集条目1个,分子功能1个;KEGG信号通路2条,涉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通路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初步表明消黄散可能通过调控抑癌基因TP53、核受体共激活因子-2、肿瘤坏死因子、MAPK14蛋白等靶点,基因功能富集于类固醇绑定,ALS通路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以达到治疗马火热壅盛证的效果。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消黄散治疗马火热壅盛证的可能作用靶点和其作用机制,并为下一步深入探究、验证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