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15篇 |
1篇 | |
综合类 | 16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35篇 |
园艺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54.
0~4℃低温处理华兰氏甜瓜幼苗后,生长受抑,并在低温处理至第8天死亡;低温对扁豆幼苗生长虽也有明显影响,但幼苗生长尚未停止,只是变慢,在低温处理第24天死亡.检测华兰氏和扁豆幼苗期三种组织内ATPasc、COD和POD同工酶发现,华兰氏幼苗组织中三种酶的同工酶均产生变化,而扁豆中只有POD有谱带减少或活性变弱的现象.这一结果表明,华兰氏和扁豆两种作物幼苗生长受抑与其组织内同工酶的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簇毛麦6VS上4个新分子标记的鉴定及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m21具有强抗白粉病特性,位于簇毛麦6V染色体短臂(6VS)上。染色体分析和白粉病抗性检测表明,Pm21在受体小麦内是稳定遗传的。筛选与Pm21相连锁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白粉病辅助选择育种上有重要意义。利用RAPD和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簇毛麦6V染色体和含有6V的小麦-簇毛麦代换系、6VS的易位系6AL/6VS、6DL/6VS进行分子标记筛选,以分析位于6VS上的分子标记及其与Pm21的关系。RAPD检测表明,OPK08910特异片段存在于含簇毛麦6V染色体的代换系(6A/6V)、易位系(6AL/6VS,6DL/6VS)和簇毛麦中。AFLP检测显示,PstⅠ+AGG / MseⅠ+CAC、PstⅠ+ACC / MseⅠ+CCT和PstⅠ+ AAG / MseⅠ+CGC 共3对引物分别可以在6A/6V、6AL/6VS、6DL/6VS和VV中扩增出264 bp、218 bp和232 bp特异带,并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因此,上述来源于6VS上的4个新的分子标记,可作为源自簇毛麦Pm21基因的选择标记,用于小麦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56.
光系统Ⅱ抑制型除草剂Atrazine诱导小麦幼苗叶绿体蛋白质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除草剂作用机理,用光系统Ⅱ抑制型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处理小麦幼苗,用2-DE技术和生物质谱方法,分析了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发现,在10 mg·L-1浓度处理时,有7个叶绿体蛋白质斑点(斑点1,50 kDa/PI8.1;斑点2,41 kDa/PI8.4;斑点3,41 kDa/PI7.6;斑点4,23 kDa/PI7.1;斑点5,31 kDa/PI5.0;斑点6,35 kDa/PI8.9;斑点7,14 kDa/PI8.1)丢失.对7个发生变化的斑点利用MALDI-MS方法,于NCBI进行数据查询,其中,有6个叶绿体蛋白质归属得到鉴别,它们是Calvin循环中,固定CO2的RuBPcase的激活酶(2个同工体和1个β型前体),在H2O氧化裂解中起重要作用的23 kDa氧释放蛋白(psbp protein),在能量转贮中起重要作用的3-磷酸片油酸激酶和催化HCO3-CO2水合作用可逆反应的碳酸酐酶.研究表明,叶绿体蛋白质组中丢失的6个蛋白质是Atrazine处理的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57.
以大蒜鳞茎片为外植体,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构建了一个新的大蒜微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以MS+1.5mg/L 2,4-D+0.5mg/L KT为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基,以MS+5mg/L 6-BA+1.0mg/L NAA为诱导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增加以MS+1.0mg/L KT+1.0mg/L GA+0.2mg/L NAA+2.0mg/L 6-BA为壮芽培养基的壮芽培养过程,以基础MS培养基为生根培养基的试管苗培养体系;试管苗经过室内和田间拱棚中2次练苗,越冬前移栽到土壤中。翌年在T0代收获分瓣率高达94%再生地下鳞茎。该技术体系为脱毒蒜种扩繁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8.
甲氨磷对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6μM/L甲氨磷处理蒜根尖。结果表明,2-5μM/L甲氨可提高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其中,4μM/L处理可使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指数提高至3.96,而对照仅为2.09;5-6μM/L处理可诱导根尖分生组织产生“多倍化”、“双核”和“多极化”分裂细胞。 相似文献
59.
栽培小麦Brock和京411感染白粉菌后蛋白质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华北地区流行的白粉菌15号生理小种,感染强抗白粉病的栽培小麦Brock和对白粉病敏感的小麦京411,通过蛋白质组技术分析其差异蛋白。结果表明,Brock经白粉菌感染12 h后,至少有6个蛋白质斑点(43 kD/pI 6.7、43 kD/pI 6.9、43 kD/pI 7.2、28 kD/pI 5.8、26 kD/pI 5.5和26 kD/pI 6.5)表达量明显增加;感染3 d后,有5个蛋白质斑点(48 kD/pI 5.6、43 kD/pI 6.9、43 kD/pI7.2、28 kD/pI5.8和26 kD/pI5.5)表达量增加;感染5 d后,有12个新的蛋白质斑点(16 kD/pI 7.6、42 kD/pI 6.5、40 kD/pI 4.8、40 kD/pI 4.6、31 kD/pI 5.7、16 kD/pI 4.6、20 kD/pI 8.3、50 kD/pI 6.7、48 kD/pI 6.6、28 kD/pI 5.7、23 kD/pI 4.8和25 kD/pI 4.7 )被诱导合成,2种蛋白质斑点(26 kD/pI 4.6和17 kD/pI 7.9)消失。京411经白粉菌感染12 h后,3个蛋白质斑点(21 kD/pI 6.4、18 kD/pI 5.4和14 kD/pI 7.0)表达量增加;感染3 d后,有2个蛋白质斑点(80 kD/pI 5.4和14 kD/pI 7.0)表达量增加,1个蛋白质斑点(16 kD/pI 5.4)表达量下降;感染5 d后,有3个蛋白质斑点(50 kD/pI 7.3、40 kD/pI 7.3和24 kD/pI 7.2)表达量增加,2个斑点(40 kD/pI 4.8和14 kD/pI 7.2)表达量下降,但没有发现新的蛋白质合成。对Brock中诱导产生的12个新蛋白质斑点,利用MALDI-TOF-MS方法,于NCBI进行数据查询,其中有6个分别属于F-box亮氨酸高度重复蛋白、重金属转运/解毒蛋白、β-1,3-葡聚糖酶(两个同工体)、β-1,3-葡聚糖酶前体、锌指蛋白。功能查询表明,上述6个蛋白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发育、激素响应、基因转录和病害防御等。推测Brock和京411感染白粉菌后,出现的蛋白质组变化可能与各自的抗、感白粉病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0.
用mRNA差别显示方法分析黑麦盐胁迫下应答基因cDNA片段的表达特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mRNA差别显示方法分析经250mmol/LNaCl处理3d的黑麦幼苗,14个差异cDNA片段,包括8个诱导表达片段,2个增强表达片段和4个抑制表达片段被检测到.NorthernBlot分析证实,其中0.8kb、0.65kb和0.35kbcDNA片段有强烈阳性信号,命名为SI800、SI650、SI350(SaltInduced800bp、650bp、350bp),证明与盐胁迫有关.以SI800为探针与分别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