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近一个时期,我国从南至北部分地区,一些中、小型饲养场、散养户发生了一种猪的疫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对畜产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这种病是以高热为主要特征,故称之为猪的"高热病"。笔者经过长期研究及临床诊疗,收到一定效果,现将猪高热病综合防控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2.
<正> 前言白蜡树在河南、山东等省多利用其萌芽性强的特点,培养成灌木,采割条子,故称谓“白蜡条”。白蜡条,用途很广,它不仅是防风固沙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编织的良好材料。白蜡杆,弹力大,坚韧耐用,常用作工具把。还可以放养白蜡虫,提取白蜡,是工业上不  相似文献   
93.
为探明山葡萄叶片低温伤害的生理机制,以抗寒性差异明显的‘双丰’(山葡萄种内杂交种)和‘左优红’(种间杂交种)为试材,对低温处理过程中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加剧,两个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l.a/b、Fv/Fm值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qp值及MDA含量明显增加;整个胁迫过程中NPQ值较稳定的‘双丰’其叶片遭受低温伤害程度较轻,NPQ值一直下降的‘左优红’叶片伤害程度较重,‘双丰’的NPQ值始终显著高于‘左优红’。‘双丰’叶片的SOD和APX活性始终较‘左优红’高。说明低温使山葡萄叶片叶绿素分解,PSⅡ电子传递受阻,激发能增加,造成叶绿体膜脂过氧化损伤;热耗散及抗氧化酶共同作用减轻了活性氧对叶片PSⅡ的伤害程度。由此可见,热耗散NPQ值及活性氧清除酶SOD和APX活性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个山葡萄品种叶片低温伤害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本研究在保果剂(含2,4-D、杀菌剂、杀螨剂、叶面肥)的两种处理方式下,调查了鲍威尔脐橙在重庆奉节铁佛果园和巫山福田果园两个点的冬季落果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奉节铁佛果园的鲍威尔脐橙落果率明显低于巫山福田果园的落果率,至翌年2月底,后者的落果率是前者的5倍左右;和对照相比,11月和12月上旬喷两次保果剂处理能够明显降低脐橙的落果率。结合两个点的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落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低温特别是-2℃温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
四川盆地柑桔简易设施栽培果实留树越冬效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安全越冬是晚熟柑桔栽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温室或大棚栽培可以有效地防止低温伤害,提高果实品质,但一次性投入大,生产成本较高;树冠覆膜是一种新型的简易设施栽培,此方法简单可靠、经济适用,且效果明显,明显降低了落果率,非常适宜在四川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6.
软枣猕猴桃新品种‘馨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馨绿’是从野生软枣猕猴桃群体中选育出的抗寒、耐贮的新品种。果实倒卵形,果皮绿色,光滑无毛,平均单果质量12.4 g,最大果质量17.0 g,果形指数1.22,果肉绿色,肉质疏松,多汁细腻,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5.7%,可溶性糖7.9%,总酸1.2%,维生素C 465 mg·kg~(-1),品质上等。扦插苗定植后3~4年开花结果,在吉林地区露地栽培,9月上旬成熟,平均产量9 832.8 kg·hm~(-2)。  相似文献   
97.
为了明确聚块大小对茶园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分布的影响,为确定最佳样方面积提供科学依据。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方法和聚集强度指数法研究两种茶园两年双斑长跗萤叶甲空间分布的规律性,聚集格局的差异和种群聚集均数变化。不同大小聚块的均方差均出现1~2个峰值,聚块中有1~8个基本样方(K)时,随着K的增大,聚集格局的扩散系数C和种群聚集均数λ都不断增大,其他格局时C和λ不断变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2、4、8时与K为1时的聚集程度|w|值均小于|w|_(0.05)。茶园双斑长跗萤叶甲存在1~2种不同尺度的聚集空间,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个体群占据最小范围为2个基本样方,即4 m~2,为最佳样方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快速准确地掌握作物种植类型和布局,对农业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选取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以Landsat和MODIS影像作为数据源,构建时序NDVI、物候参数、光谱指数、反射率及地形因子等多维特征。分别采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分类回归树等方法,对比不同特征和分类器组合,选择优选特征和随机森林分类器,完成西辽河流域玉米、大豆和水稻的提取。结果表明,基于GEE平台可快速构建作物识别的多维特征,进一步利用递归消除随机森林优选特征,当加入重要性前30位特征参数时,总体精度可基本达到最高。选择优选特征组合并基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分类,可以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作物空间分布制图。在验证指标中总体精度、κ系数、统计R2等验证指标均大于0.9,说明作物识别精度较高。西辽河流域农作物主要沿河流两侧呈条带状分布,玉米是最主要的农作物类型,大豆、水稻种植面积较少。  相似文献   
99.
柑橘设施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柑橘是世界上第一大水果,第四大贸易农产品,在世界水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柑橘设施栽培是人为改变其生长结果环境条件,主要目的是改变柑橘成花和果实发育进程,从而达到延迟或促进果实成熟,或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了解设施条件下的环境因素变化和柑橘的生长、开花和结果规律,是发展柑橘设施栽培产业的基础.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柑橘设施栽培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0.
应用石蜡切片法和透射电镜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的五味子根、茎和地下横走茎的解剖结构,旨在分析地下横走茎发育过程,探寻地下横走茎与根、茎在显微结构上的异同。结果显示:①五味子地上茎与地下横走茎在发育过程上有很多相似点,都有原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等3个阶段。但在初生生长的超微结构、茎尖形态和次生结构上也有明显差别;地上茎尖第1层细胞外有明显薄膜,核膜发育完整、质体多、液泡相对较少。地下茎茎尖相对于地上茎尖生长缓慢,液泡多,营养多以脂滴形式存在;地下茎尖呈弯钩状,次生维管组织在横切面上的比例较地上茎尖小。②五味子根次生结构包括周皮、次生韧皮部、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在次生生长的过程中,根中央有未木质化的薄壁细胞。地下横走茎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属于内始式,从本质上不同于根的初生结构发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