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8篇
综合类   2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以干旱盐碱生境苹果属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 Koehen)为试验材料,通过RNA-Seq测序筛选响应盐碱复合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苹果砧木耐盐碱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正常供水(Hoagland营养液)为对照,进行混合盐碱胁迫(Hoagland营养液+100 mmol·L-1 NaCl+ NaHCO3)处...  相似文献   
22.
苹果试管苗生根培养及移栽困难、成活率低,为筛选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及移栽的适宜外源物质,试验以继代培养的‘嘎啦’苹果茎段为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及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3种生长素及水杨酸(SA)对生根及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生长素种类及浓度显著影响试管苗的生根率,1/2MS显著优于MS培养基,IAA优先其他两种生长素;外源SA可以显著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并存在浓度效应。适宜‘嘎啦’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2 mg.L-1 IAA,0.8mg.L-1 SA处理可显著降低气孔开度、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而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为苹果园选择最佳的间伐方式.【方法】以18a生‘红富士’为试材,研究了隔行间伐(T1)、隔株间伐(T2)、隔2伐1(T3)等不同间伐方式和对照(CK)对‘红富士’枝类组成及不同长度枝条内含物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间伐有效调节了长、中、短枝的数量及比例,T1、T2的5cm枝条的比例为42.38%、46.32%;每公顷总枝量大小依次为:CKT3T2T1.T2的5cm、5~15cm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T3及CK各个长度枝条,其含量分别为4.15%、4.08%;3个间伐处理各个长度枝条的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CK的5cm、5~15cm枝条;T2的5cm枝条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3处理的5cm枝条;各枝条硝态氮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490**).【结论】T2的5cm枝条所含内含物较均衡,有利于成花;隔株间伐(T2)更加具备促进结果、确保丰产的树体条件.  相似文献   
24.
针对园艺专业的特点,以培养适应现代园艺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凝练专业特色,从构建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优化实验室管理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深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盐胁迫下四种苹果砧木幼苗的根系构型和生理响应,评价其耐盐性能.【方法】以6叶龄八棱海棠(BL)、垂丝海棠(CS)、花叶海棠(HY)、新疆野苹果(XJ)幼苗为试材,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的方式,在营养液中加2.0mg/g NaCl模拟盐胁迫.【结果】低盐胁迫下,四种苹果砧木幼苗根系的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缓慢下降;叶绿素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MDA)含量胁迫前期缓慢上升,胁迫后期急剧下降.过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有明显峰值.【结论】根据隶属函数总和的大小对苹果砧木幼苗的耐盐性能进行排序,四种砧木耐盐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JCSHYBL.  相似文献   
26.
对7个矮化砧木品种进行研究,观察不同砧木对苹果幼苗成活、萌芽、抽条和生长情况,以揭示矮化砧木对苹果越冬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化中间砧对苹果幼苗的越冬有显著影响。7个矮化砧木作中间砧后,接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SH、M9、M26、GM256、B9、T337、LS,萌芽率依次为LS、M26、SH、B9、GM256、M9、T337,抽条率依次为M9、T337、M26、LS、SH、GM256;不同种类中间砧,接穗年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26、SH、GM256、T337、B9、M9、LS。当基砧为山定子时,矮化砧木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接穗为M26时,植株抗寒越冬性最强,T337的越冬性最弱。  相似文献   
27.
为了筛选盐碱胁迫下葡萄栽培中的最佳改良剂,评价不同改良剂的效果,试验以60 d的‘红地球’葡萄扦插苗为试材,采用盆栽灌溉盐碱水的方式,研究青草(GG)、枯草(DG)、硫酸钾(PS)、过磷酸钙(CS)、硫酸亚铁(FS)对葡萄生长、光合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剂处理的株高生长量先降低后增大,CS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达到151.11%;不同改良剂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逐渐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先增大后降低,CS处理的Pn和Gs下降幅度分别为5.68%、15.13%,较其他处理下降幅度低,FS处理的Tr下降幅度较其他处理小,为48.18%,CS处理的Ci上升幅度最大,为473.29%;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光化学猝灭系数(q P)随着改良处理后时间的推进逐渐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先降低后增大,CS处理的Fv/Fm和Fv/Fo的下降幅度均小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8.01%和63.39%,CS处理qN上升幅度最大,为232.20%;各改良处理下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下降,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升高,其中FS处理的SOD下降了25.60%,较其他处理下降幅度大,CAT上升了42.22%,较其他处理上升幅度小;脯氨酸(Pro)含量和相对电导率(REC)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FS处理的Pro和REC降幅最大,分别为30.63%、7.57%,FS处理的叶绿素含量的上升幅度为2.13%,高于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PCA)显示,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到89.955%,FS处理得分最高。盐碱胁迫下,生化改良可通过减少光捕获、增强热耗散和酶活性调节的协同作用稳定‘红地球’葡萄的光合机构功能,硫酸亚铁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8.
苹果试管苗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富2号和嘎啦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将NaCl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设置4个盐碱浓度(0、50、100、200 mmol/L)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生长量、膜透性、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未胁迫处理相比,盐碱胁迫下2个品种试管苗叶片中的脯氨酸、Na+大量积累;生长量受到抑制,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膜透性显著升高。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2个品种试管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50 mmol/L为峰值;嘎啦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先上升后下降,而长富2号呈相反趋势,且盐浓度为200 mmol/L时,2个品种试管苗均死亡。长富2号的生长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嘎啦,嘎啦的APX含量显著高于长富2号。表明嘎啦主要通过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而增加植株的抗逆性,从而更好地适应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以2年生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基砧,在其上嫁接‘烟富六号’(Malus pumila Mill.),即‘烟富六号’/垂丝海棠(Y6+CS)‘、烟富六号’/平邑甜茶(Y6+PY),研究盐碱胁迫对这2种砧穗组合的光合及生理特性。【方法】采用盆栽梯度浇盐的方法,设置正常供水(Hoagland营养液)和混合盐碱(Hoagland营养液加100 mmol·L-1NaCl+NaHCO3)两种处理,测定盐碱胁迫下不同砧穂组合的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盐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两种组合的相对电导率(REC)、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额Y(N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量子产额(Y(NPQ))、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在Y6+CS和Y6+PY上呈不同的变化趋势。胁迫40 d时,Y6+CS的REC显著低于Y6+PY,分别比CK(对照)增加了20.77%、42.39%;Y6+CS的Chl、Pn、Gs、Tr均显著高于Y6+PY,而Y6+CS叶片的Y(NO)显著低于Y6+PY。12个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s、Ci、Tr、Chl、qP与Pn呈正相关,REC、POD、SOD、Y(NPQ)、Y(NO)、qN与Pn呈负相关。【结论】Y6+CS主要通过提高POD、SOD活性和细胞的渗透胁迫能力而增加植株的抗逆性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盐碱地,这为西北盐碱地选择适宜的苹果砧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以8叶龄垂丝海棠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与蔗糖,研究外源糖对其缺铁胁迫下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垂丝海棠叶片的相对叶绿素(SPAD)含量、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亚铁离子浓度(Fe2+)在-Fe处理下相比于对照显著下降,在外施葡萄糖和蔗糖后,其含量相比于-Fe处理显著上升,且具有浓度效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而脯氨酸(Pro)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的Pr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此外,缺铁处理下丙二醛(MDA)相比于对照显著上升,在外施葡萄糖和蔗糖后其升幅显著下降,且存在浓度效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依据主成分得分排序,外源葡萄糖和蔗糖对垂丝海棠缺铁胁迫缓解能力由高到低均为:CK-Fe+2-Fe+4-Fe+1-Fe+8-Fe。研究发现,2 mM的外源葡萄糖和蔗糖均能通过调节渗透物质、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生物膜的稳定性、提高亚铁离子含量以达到缓解缺铁胁迫的效应,且蔗糖处理的缓解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