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1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3篇 | |
综合类 | 39篇 |
农作物 | 8篇 |
水产渔业 | 16篇 |
畜牧兽医 | 13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2012—2014年,对宁夏干旱区豌豆地方老品种资源进行了收集、保存,同时对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逆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鉴定品种均属中早熟品种、蔓生性、无限结荚、白色圆粒为主,均属多荚,以3粒荚较多;来自盐池县的材料以小粒型品种为主、其它各县以中粒型品种为主。产量以彭阳县最高,为3 334.50 kg/hm~2;其次是同心县、原州区,分别为3 166.05、3 106.65 kg/hm~2;海原县最低,为2 430.90kg/hm~2。聚类分析认为,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型为盐池县和海原县,表现特征是籽粒百粒重较小,产量较低,以小粒型品种为主;第二类型为同心县、彭阳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表现特征是百粒重较高,产量较高,以中粒型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52.
2012 — 2014年,对宁夏干旱区豌豆地方老品种资源进行了收集、保存,同时对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逆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鉴定品种均属中早熟品种、蔓生性、无限结荚、白色圆粒为主,均属多荚,以3粒荚较多;来自盐池县的材料以小粒型品种为主、其它各县以中粒型品种为主。产量以彭阳县最高,为3 334.50 kg/hm2;其次是同心县、原州区,分别为3 166.05、3 106.65 kg/hm2;海原县最低,为2 430.90 kg/hm2。聚类分析认为,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型为盐池县和海原县,表现特征是籽粒百粒重较小,产量较低,以小粒型品种为主;第二类型为同心县、彭阳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表现特征是百粒重较高,产量较高,以中粒型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鲤浮肿病毒的感染方式及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在水温20~22℃,溶解氧7~8mg/L试验条件下,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人工感染锦鲤,观察了试验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测了鲤浮肿病毒在感染鱼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存在情况,探讨了主要被感染组织的病理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均可导致健康锦鲤感染该病毒,病鱼出现昏睡、烂鳃、凹眼等症状,累积死亡率35%~88%。锦鲤感染该病毒后至少有3d的潜伏期,随后病毒在鳃组织中大量增殖,至7d达到高峰,病毒量314.8个/ng,之后病毒量开始逐渐下降,至12d在鳃组织中检测不出病毒。鲤浮肿病毒在肾、肝、脑、肌肉和脾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且病毒量较低,在血液和肠道中未检出。结合鳃组织病理切片可知,鳃为该病毒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本研究结果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的穗发芽抗性,挖掘抗穗发芽种质资源,筛选在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条件下能有效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分子标记,测定了185份小麦种质资源的发芽指数(GI)、整穗发芽率(SGR),并利用5个穗发芽相关基因的KASP标记Phs646、Phs666、TaMFT、TaDAR和Vp1B1-83对参试材料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基因型与GI、SGR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85份小麦种质资源GI的平均值为16.74%,变化范围为0~77.35%;SGR的平均值为40.84%,变化范围为0.38%~99.69%;有22份种质资源的GI和SGR均小于5.0%。5个分子标记中,Phs646、Phs666与GI和SGR显著相关(P<0.01);标记Vp1B1-83与SGR显著相关(P<0.01),与GI相关不显著;TaMFT和TaDAR与GI和SGR都不相关。表明分子标记Phs646、Phs666可用于宁夏引黄灌区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分子鉴定,Vp1B1-83可作为该地区穗发芽抗性分子鉴定的参考标记。结合穗发芽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筛选出冬育5号、宁春22号、Bastian、毛火麦、山麦、白秃子、白毛火麦共7份具有低GI和SGR值及较高穗发芽抗性基因频率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5.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作用,采用常规测定法、比重计法、Biology-ECO法分别对参试的土壤养分、质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4年冬小麦水稻全免耕轮作后,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1,9%、17.1%、9.2%、26.5%、19.1%,全钾、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0.9%、10.2%,0~20 cm土层的土壤粘粒、砂粒比例明显增加,粉粒比例明显减少.免耕冬小麦成熟期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代谢活性显著高于传统耕作.0~20和20~40 cm土壤层次内反映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4种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冬小麦整个生长季节中的变化趋于一致,即在分蘖期和拔节期传统耕作高于连续4年免耕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连续4年免耕处理高于传统耕作处理.连续4年免耕0~40 cm土壤肥力明显优于连续3年双免耕的肥力.免耕对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对促进冬小麦中、后期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56.
57.
为摸清淡水鱼类最主要的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对国家批准使用的新兽药——氟苯尼考的耐药性的获得与消失速率,提供科学使用该药的数据支撑,测定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压力下,3株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随时间的变化,以及3株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获得速率和消失速率。结果表明,菌株在低浓度的氟苯尼考下,4~5d其耐药浓度升高1.6~2.5倍。同时,菌株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浓度随着药物浓度的逐渐增加可迅速上升15.9~40倍,但其消失较慢,28d的消失速率为1.58~2.54。因此,在使用氟苯尼考防治细菌性疾病时,连用时间不宜超过4d,再次使用的间隔不少于28d。 相似文献
58.
本文分析了额济纳旗环境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明确环境可持续利用的设计原理、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进而提出环境可持续利用优化模式,以及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协调人地关系,实施五大工程建设,进行五大生态开发等环境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59.
60.
试验以宁冬10号、宁冬11号和明丰5088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冬小麦在不同氮肥施用量、灌水时期及播种密度处理时品质和产量的表现。结果表明,适当提前返青水、灌浆水和麦黄水,尤其是适当早灌返青水不但可获得高产,而且籽粒品质可得到改善;合理的水、肥及播种量耦合方式能提高冬小麦的收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建议在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生产中分别于4月上旬、5月上旬、5月底6月初灌返青水、灌浆水和麦黄水,在中等及高肥力田块可适当降低播种量,每1hm^2以525万粒~600万粒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