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一股吃野生菌之风悄然刮遍我国的南北东西,各式招牌的野生菌餐厅也纷纷应运而生,经营十分火爆。据说有的地方如不事先预订,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一些精明的老板干脆实行餐厅“会员制”,面对着餐桌上一款款制作精美,带着浓郁森林气息和泥土芳香的野生菌菜式,也着实让那些吃腻了生猛海鲜和野味的人们感叹不已,天下竟有如此鲜美而奇特的食品,大有相识恨晚的遗憾。  相似文献   
72.
应用生长调节剂促使金冠丰产稳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冠是我国苹果的主栽品种,一般认为它具有品质佳、产量高和适应性广的优点。但也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大小年结果现象,影响树体的发育和稳产。为了寻求克服金冠大小年结果的新途径,我们于1979年开始本项试验,现将部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尾叶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之一.同其它桉属树种一样,尾叶桉不仅可以形成外生菌根或内生菌根,而且可以同时与这两种类型的菌根真菌形成混合菌根.试验采用优良内生菌根菌苏格兰球囊霉( Glom us caledoniu m) 和外生菌根菌彩色豆马勃( Pisolithus tinctorius) 对尾叶按进行接种.根系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接种菌株均能感染根系并合成相应类型的菌根,在混合菌根合成过程中,两种真菌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作用.试验苗根系菌根感染率与苗木5 个月时的生物量呈正相关( r2 =079 , P = 005 ) .与未接种对照苗相比,3 种接种处理苗生长量和生物量均有显著增加,差异极显著( P = 001) .接种菌根菌还有利于促进苗木根系对基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其中混合接种方式效果更佳.研究证实了尾叶桉苗期菌根依赖性较大,其中对混合菌根的依赖性最大.  相似文献   
74.
本文为了探讨苹果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活性变化关系,改变了以往测定短枝混合样本(含花芽和叶芽)的传统作法,而采用花芽和叶芽分开测定的研究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测内源GA#-3、CTK和ABA等激素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均存在。三者在叶芽和花芽中祗是数量和比例方面有差别。初步明确,花芽叶中CTK/GA#-3比值明显高于叶芽叶,前者为4.02,后者为1.69。显然,CTK/GA#-3比值与苹果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文中对这二种激素的比值在成花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在水稻种子发芽试验过程中正确采用药剂浸种能有效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特别在种子紧缺情况下,对处于国标规定发芽率临界值边缘的种子,采用药剂浸种对正确判断种子的去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试验品种与药剂 试验品种为协优559、武育粳3号、武运粳7号。试验药剂为江苏泰州化肥厂生产的浸种灵 (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 ),药液配制方法 :1支 (2ml)浸种灵对水10kg混合均匀。2 试验处理 试验设药液浸种和清水浸种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100粒种子。两个处理均在30℃发芽箱内药液浸种24h后置床 (TP)。发芽箱为光照智能培养箱,发芽温度……  相似文献   
76.
ECM和VAM菌混合接种对尾叶桉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混合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和VA菌根真菌苏格兰球囊霉对尾叶桉苗斯有接种效应。根系样口检查表明接种的两个菌朱均能在尾叶桉上成功合成的相应的菌根。接种后5个月试验的苗生长量和生长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接种与未接种对照差异极显著,其中,两种混合接种方式苗木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0.3%和194.3%;苗高生长增加了73.8%和41.7%;地径增加了17.2%和19.3%。试验苗木对菌根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77.
笔者根据河南省孟津县9镇1乡进行抽样调查的情况,分析全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提出加强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5条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8.
西南桦对菌根的依赖性及其接种效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摸清西南桦引种驯化过程中苗木菌根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对菌根的依赖程度,分别对西南桦幼苗实施VA菌根和ECM菌根的接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西南桦幼苗对两个类型的菌根均可受感染,对菌根均有较强的依赖性,尤以对外生菌根的依赖性较强,而对VA菌根的依赖性属中等。西南桦幼苗接种外生菌根菌后180d平均苗高比对照增另了92.98 ̄106.85%,地上干质量增另206.43 ̄554.69%,地下中202.83 ̄  相似文献   
79.
鉴于当前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迅猛发展态势,初步建立了3项一级要素、45项二级要素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体系,并通过对22个不同档次居住区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Delphi法对各个要素的重要性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级要素中绿色景观的重要性最高,设施及其它的满意度最高。二级要素中树种选择重要性最高,草坪面积满意度最高。景桥的重要性最低,游泳池的满意度最低。  相似文献   
80.
接种菌根菌的木麻黄种源/家系苗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苗圃和温室中分别研究了菌根菌接种对23个短枝木麻黄种源和10个山地木麻黄家系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优良菌根菌—木麻黄基因型组合体。试验表明,苗圃中接种菌根菌对短枝木麻黄种源苗高和地径的改善程度不同,效果与种源有密切关系,筛选出了一些优良"菌根菌—木麻黄种源"组合体,23个种源中18357种源的接种效果最好,其次为18143,18122和18121种源;在温室中,参试家系所有性状在接种处理间、家系间、家系×菌种互作间均有极显著差异。接种菌根菌明显改善了木麻黄苗对磷(P)的吸收量,幼苗枝叶的P吸收量都为相应对照值的1 3~2 7倍,且菌根菌 家系组合体对土壤中P的吸收能力不同,有利于P吸收的组合有C9216 家系7和家系8、E4100 家系6、7和8。用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和P吸收量等因素对30个参试菌根菌 家系组合进行综合评价,选出13个优良组合:C9216 家系8、E4100 家系6、C9216 家系3、C9216 家系7、E4100 家系8、E4100 家系1、E4100 家系5、E9216 家系7、C9216 家系5、E4100 家系4、E4100 家系2、C9216 家系6和C9216 家系10,这些组合均好于未接种处理的家系3的综合评价值,其中家系5、6、7、8对2种菌根菌组合效果都比较理想,而家系3、1、2、10只与2种菌根菌中的一种构成良好的组合。试验证明外生菌根菌接种在木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