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20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8篇 | |
综合类 | 34篇 |
农作物 | 4篇 |
畜牧兽医 | 3篇 |
园艺 | 9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试验证明,安定(Diazepamum)是甘薯生长的化学控制调节剂,用它处理“徐州一窝红”甘薯,对缩短主蔓长度,增加侧蔓数,增加植株基部茎粗,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鲜薯产量效果明显。为探索农业生产中促进作物增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从1987年开始对医用西药进行了有效的筛选,发现安定(Diazepamum)对甘薯有良好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3.
4.
低酚酶活性选择对小麦面粉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麦面粉低褐变的育种方法,本研究对1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低酚酶活性的连续3代选择,通过对60份样品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酚含量、吸水率、面粉褐变速率,以及种皮、种胚、胚乳各部分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含量的测定,发现多酚氧化酶选择次数与酚酶活性、吸水率、褐变速率、种胚酚酶活性、种皮酚酶活性、胚乳酚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褐变速率呈显著正相关,经过3次酚酶活性的选择,导致15个小麦品种(系)的酚酶活性逐渐降低,褐变速率也越来越低,为培育低面粉褐变速率新品种提供依据。小麦面粉白度是磨粉品质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小麦制粉精度及划分面粉等级的重要标准,但目前对小麦面粉白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面粉白度的育种方法更是缺乏。本研究的多代低酚酶活性染色标记选择法是小麦面粉白度有效选择方法之一,该方法简便易行,投入小,效果可靠,在小麦面粉白度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镉(Cd)胁迫土壤中施用腐植酸钠对小麦幼苗的生物效应,探讨腐植酸钠在抗重金属胁迫方面的生理作用。【方法】以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腐植酸钠不同施肥方式(种子浸种、土壤灌施、土壤混施)对Cd胁迫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及矿质元素(Cu、Zn、Fe、Mn、Cd)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采用不同施肥方式施用腐植酸钠可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缓解Cd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促进小麦幼苗干物质的积累,其中以土壤混施方式生物量增幅最大;在背景土壤中,不同腐殖酸钠处理能明显抑制小麦幼苗对Cd元素的吸收,促进小麦幼苗对Cu、Zn、Fe、Mn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随着Cd胁迫程度增加,不同腐植酸钠处理抑制小麦幼苗Cd吸收能力逐渐减弱,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幼苗Cu、Zn、Fe、Mn营养元素的吸收累积影响存在差异。【结论】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增施腐植酸肥料,可以明显减轻重金属元素对植物造成的伤害,这对于改善土壤环境和实现农业绿色生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
联苯菊酯10%水乳剂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正交优化得到联苯菊酯10%水乳剂的最佳配方:联苯菊酯原药10%,二甲苯20%,农乳602#3.5%,Tween-20 2.5%,农乳500#2%,乙二醇4%,有机硅消泡剂0.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最佳生产工艺为:使用高速剪切机,剪切转速6 000r/min,剪切时间4min。该水乳剂pH值5.7~6.5,稀释100倍于(30±2)℃恒温水浴24h未出现浮油、沉油、沉淀,经(54±2)℃热贮14d,分解率〈2%,制剂表面张力低,倾倒性佳。 相似文献
8.
对离体小麦叶片在室内自然干化失水率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内自然干化失水率可作为小麦抗旱育种工作中鉴定评价品系抗时性的不分生理指标。此项技术测定方法简单,样本可容量大,结果较为可靠,适合抗旱育种工作中对大量的杂种世代材料测定和筛选,是一种选育小麦抗旱品种较为实用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品种越冬性在生活型上的反应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宝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5,(3)
本试验收集了华北平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小麦品种类型,由植株外貌进行生活型及有关生理指标研究,试验证明了由南方到北方小麦分蘖节深度逐渐加深,叶片颜色由浅绿变深绿,干物重逐渐提高,苗高逐渐降低,分蘖节含糖量逐渐提高,植株含水率逐渐降低,由上述规律为华北平原北部麦区选育强冬性矮杆冬小麦品种提供了直接形态选种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小麦收获前测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最佳时间,实现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综合育种目标性状的同时选择.从小麦开花期始,对21个小麦品种(以中国春为对照)每5天用SDS.PAGE法测定其HMW-GS以寻找最佳测定时间,并对21个杂交组合后代进行连年选择.结果表明,乳熟中期HMW-GS谱带始达清晰,是当代测定当代选择的最佳测定时期.通过连年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选择,部分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出现的频率得到显著的提高,选择效果良好.选育出高产优质小麦新苗头品系宝麦35,证明当代测定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同时结合综合育种目标性状进行选择,对于选育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效果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