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9篇
综合类   20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研究了地面覆盖麦秸、覆盖玉米秆、覆盖油菜秆和清耕在苹果树整个生长期对0~100 cm土壤水分、5~25 cm土壤温度、成熟期果实性状、落叶期树体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情较重的4—7月份苹果树花期至果实迅速膨大前期,各覆盖处理0~100 cm土层含水量较对照提高4.59%~27.09%。其中0~20 cm和20~40cm土层含水量为清耕的108.31%~173.77%和107.74%~133.77%;4—6月各覆盖处理5~25 cm土层地温较清耕低0.75~7.20℃,差异极显著(P 0.01)。4—11月份5~25 cm平均地温日变幅极显著(P 0.01)小于清耕,较清耕低0.90~3.73℃。覆盖可提高单果重,以覆盖麦秸最显著。  相似文献   
32.
在分析疏果时间和留果量的基础上,总结了空间距离法、产量定果法、叶果比法和枝果比法等陇东地区红富士苹果疏果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3.
以果树防冻营养剂为试材,选取甘肃、陕西和山西3个苹果产区果园为研究对象,以果树防冻营养剂涂抹"富士"苹果树干后,分别对"富士"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新梢生长量、果实品质进行了测量分析,以探究果树生物药剂对果树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涂抹果树防冻营养剂后能够提高叶片中全氮、全钾、镁和锰的含量;新梢长、单果重增加;能够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花色苷的含量,对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有显著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4个短枝型富士苹果新品种在静宁县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2017年,对短枝型富士苹果新品种龙富、成纪1号、晋18、天红2号在静宁产区的树体生长状况、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产量及丰产性、抗逆性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认为,这4个短枝型富士苹果新品种作为晚熟富士系品种,均具有易成花、易管理、早果性强、丰产性好、抗逆性强、耐贮运、品质优的特性,适宜在静宁县乃至生态气候相似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5.
为了提高苹果园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以长富2号17年生苹果树为试材(基砧为山定子,中间砧为M26),覆盖条件共设覆黑膜+覆麦草(处理Ⅰ)、覆麦草(处理Ⅱ)、覆玉米秆(处理Ⅲ)、生草(处理Ⅳ)4种处理,以清耕为对照,就不同覆盖条件对苹果园土壤集雨保墒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7月干旱期的各测定日期,处理Ⅰ~Ⅲ这三种覆盖条件下土壤各层的绝对含水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处理Ⅳ和对照;在干旱程度较重的6月中旬,不同覆盖条件下土壤全层(0~60 cm)的绝对含水量比生草处理Ⅳ和对照的提高13.54%~37.77%,其中0~20 cm土层的绝对含水量提高25.25%~55.92%,20~40 cm土层的绝对含水量提高了5.26%~26.13%,40~60 cm土层的绝对含水量提高了7.15%~33.82%,说明集雨保墒效果明显,但处理Ⅰ~Ⅲ这三种覆盖处理间保墒效果的差别不大。处理Ⅰ~Ⅲ的果实单果质量比处理Ⅳ和对照增加6%~10%;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处理Ⅱ与对照接近,其他覆盖处理的均显著低于对照;果实去皮硬度,处理Ⅱ的最大,为10.69 kg·c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  相似文献   
36.
日光温室油桃早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果品的质量、时令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鲜、无污染、时空反差大,高档次的鲜果需求量日益增加.日光温室油桃生产已成为果树生产的热点.为此,我们于2000年开始结合甘肃省扶贫办项目的实施,开展了日光温室油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出了一套经济实用、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成苗定植13个月产量达17 430 kg/hm2,第2年产量为 27 720 kg/hm2,第3年产量可达39 960 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7.
调查了甘肃陇东地区3种类型红富士苹果园树体的各类枝条数量、枝条比例、果实产量、果实在树体上的分布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以纺锤形整形、行株距4 m×4 m、每667 m2枝量84 000条左右、优质短枝占短枝的56%左右、长枝占16%左右、长度60 cm枝条低于1%的红富士苹果园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3 195 kg,平均单果重226.3 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0%以上,着色好。  相似文献   
38.
陇东旱地果园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适宜陇东旱塬地区苹果园的土壤耕作模式,以20年生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并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清耕(F4)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型,地膜覆盖(F1)、麦草覆盖(F2)和覆砂(F3)为单峰型;其中覆草净光合速率最高,10:00达到峰值,并显著提 高水分利用效率(WUE)(P<0.01)。净光合速率(Pn)与大气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温(Ta)、叶温 (Tl)呈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Tr)则与TaTl呈显著正相关。覆草后光补偿点(LCP)显著降低,光饱和点(LSP)显著提高,表明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并且Pnmax显著高于CK,CO2补偿点显著低于F1、F3和F4。经济效益分析 表明,覆膜果园的收入与产投比均较高。可见,陇东旱地果园覆草和覆膜均可显著提高富士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增 强光能与CO2的利用能力,有利于干物质形成,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9.
苹果园覆沙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园土壤覆盖细沙是近年来在甘肃省陇东半干旱地区果树栽培形式的一种,通过将洗净的细河沙铺压在苹果园土壤上,起到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增加苹果树生长量,提高产量,改善苹果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等作用.  相似文献   
40.
覆盖处理苹果细根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2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覆膜、覆草、覆沙)对苹果细根(直径≤2 mm)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含水量及孔隙度,增加细根数量,增大根系吸收水肥效率。覆膜处理细根水平分布范围与清耕(CK)相似,在距干0~90 cm范围内,垂直密集分布最大深度由CK的60 cm提升至40 cm,36.05%的细根分布在0~20 cm土壤表层。与CK相比,覆草、覆沙处理的细根水平分布范围由90 cm扩展至120 cm,垂直均匀分布整个土壤剖面,利于树体对深层土壤水肥的吸收利用。土壤物理性状与细根根长、表面积、根长密度呈极显著相关,覆膜处理中根径与比根长也与土壤物理性状表现出相关性。综合分析根系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