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研究间伐改形对陇东成龄乔化密闭富士苹果园树体枝类组成、花芽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16年生密闭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隔株间伐改形和不间伐改形树体枝类组成、花芽形成、质量和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改形后长枝和中枝占比率比不间伐改形分别减少5.97、5.88百分点;短枝占比率和优质短枝占比率比不间伐改形分别增加11.85、24.97百分点;顶花芽量比不间伐改形提高35.4%;花芽坐果率比不间伐改形提高23.4百分点;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分别比不间伐改形分别提高16.7%、17.3%;着色面积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比不间伐改形提高12.3,1.03百分点。间伐改形后花芽在冠层中的立体空间分布均衡,有效改善了不间伐改形树体花芽外移和上移现象。可见,间伐改形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密闭果园枝量繁多、树形紊乱等问题,还可有效改善枝条组成比例,提高花芽质量及坐果率,明显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地面覆盖麦秸、覆盖玉米秆、覆盖油菜秆和清耕在苹果树整个生长期对0~100 cm土壤水分、5~25 cm土壤温度、成熟期果实性状、落叶期树体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情较重的4—7月份苹果树花期至果实迅速膨大前期,各覆盖处理0~100 cm土层含水量较对照提高4.59%~27.09%。其中0~20 cm和20~40cm土层含水量为清耕的108.31%~173.77%和107.74%~133.77%;4—6月各覆盖处理5~25 cm土层地温较清耕低0.75~7.20℃,差异极显著(P 0.01)。4—11月份5~25 cm平均地温日变幅极显著(P 0.01)小于清耕,较清耕低0.90~3.73℃。覆盖可提高单果重,以覆盖麦秸最显著。 相似文献
33.
以16年生苹果树为试材,对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容重、有机质含量及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覆草处理可有效增大土壤含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增加各土层土壤酶活性、细菌与真菌的数量,减少了放线菌的数量。覆膜处理降低了0~80 cm土层"细菌/真菌"比值,果园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土壤生态逐渐失衡,肥力降低。综合分析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微生物分布特征,认为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适宜的地表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34.
1定植方法定植前按南北行向挖宽80cm、深60cm的定植沟。表土与底土分别放置,沟底填15cm厚的秸秆、杂草、枯枝烂叶等,每667m2施腐熟鸡粪5000kg,加少量速效肥,与表土混匀后回填,灌水沉实。定植时间为4月上旬,株行距1m×2m或2m×2m。苗木应选根系发达、整形带内芽眼多而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嫁接壮苗。栽前用生根粉配成溶液蘸根。挖小穴栽植,栽后立即浇水,水下渗后顺行覆宽1m的地膜保墒。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土痕与地面相平为准。定植时按苗木粗壮程度和根系好坏安排定植,好苗壮苗在温室后部,依次向前排。定干高度从前向后递增,前(南)端25cm,… 相似文献
35.
36.
37.
陇东旱地果园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适宜陇东旱塬地区苹果园的土壤耕作模式,以20年生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并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清耕(F4)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型,地膜覆盖(F1)、麦草覆盖(F2)和覆砂(F3)为单峰型;其中覆草净光合速率最高,10:00达到峰值,并显著提
高水分利用效率(WUE)(P<0.01)。净光合速率(Pn)与大气相对湿度(R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温(Ta)、叶温
(Tl)呈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Tr)则与Ta与Tl呈显著正相关。覆草后光补偿点(LCP)显著降低,光饱和点(LSP)显著提高,表明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并且Pnmax显著高于CK,CO2补偿点显著低于F1、F3和F4。经济效益分析
表明,覆膜果园的收入与产投比均较高。可见,陇东旱地果园覆草和覆膜均可显著提高富士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增
强光能与CO2的利用能力,有利于干物质形成,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8.
日光温室油桃早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果品的质量、时令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鲜、无污染、时空反差大,高档次的鲜果需求量日益增加.日光温室油桃生产已成为果树生产的热点.为此,我们于2000年开始结合甘肃省扶贫办项目的实施,开展了日光温室油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出了一套经济实用、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成苗定植13个月产量达17 430 kg/hm2,第2年产量为 27 720 kg/hm2,第3年产量可达39 960 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不同覆盖条件对陇东旱塬苹果园土壤水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苹果园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以长富2号17年生苹果树为试材(基砧为山定子,中间砧为M26),覆盖条件共设覆黑膜+覆麦草(处理Ⅰ)、覆麦草(处理Ⅱ)、覆玉米秆(处理Ⅲ)、生草(处理Ⅳ)4种处理,以清耕为对照,就不同覆盖条件对苹果园土壤集雨保墒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7月干旱期的各测定日期,处理Ⅰ~Ⅲ这三种覆盖条件下土壤各层的绝对含水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处理Ⅳ和对照;在干旱程度较重的6月中旬,不同覆盖条件下土壤全层(0~60 cm)的绝对含水量比生草处理Ⅳ和对照的提高13.54%~37.77%,其中0~20 cm土层的绝对含水量提高25.25%~55.92%,20~40 cm土层的绝对含水量提高了5.26%~26.13%,40~60 cm土层的绝对含水量提高了7.15%~33.82%,说明集雨保墒效果明显,但处理Ⅰ~Ⅲ这三种覆盖处理间保墒效果的差别不大。处理Ⅰ~Ⅲ的果实单果质量比处理Ⅳ和对照增加6%~10%;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处理Ⅱ与对照接近,其他覆盖处理的均显著低于对照;果实去皮硬度,处理Ⅱ的最大,为10.69 kg·c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 相似文献
40.
覆盖处理苹果细根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2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覆膜、覆草、覆沙)对苹果细根(直径≤2 mm)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含水量及孔隙度,增加细根数量,增大根系吸收水肥效率。覆膜处理细根水平分布范围与清耕(CK)相似,在距干0~90 cm范围内,垂直密集分布最大深度由CK的60 cm提升至40 cm,36.05%的细根分布在0~20 cm土壤表层。与CK相比,覆草、覆沙处理的细根水平分布范围由90 cm扩展至120 cm,垂直均匀分布整个土壤剖面,利于树体对深层土壤水肥的吸收利用。土壤物理性状与细根根长、表面积、根长密度呈极显著相关,覆膜处理中根径与比根长也与土壤物理性状表现出相关性。综合分析根系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