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选育适宜广西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丰富广西秋冬种马铃薯品种.[方法]以日本品种Dezma作母本、日本北海道品系长系65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选育.[结果]鲜薯食用型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表现为早熟、高产、维生素C高、商品性好,具有较强的耐酸咸性、耐退化、晚疫病抗性;株型直立,分枝少,生长势强;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等,在广西秋冬种从出苗到成熟周期为80~90 d.2008年11月~2009年2月进行冬种产量比较试验,桂农薯1号鲜薯产量为30682.5 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0.5%;2009年6~9月在广西高海拔地区进行品比试验,鲜薯产量为29829.0 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2.6%.2010~2013年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37350.0、23751.0、30292.5、30205.5 kg/ha,比对照东农303分别增产35.3%、149.8%、14.2%和41.0%.桂农薯1号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农薯1号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宜在广西各地秋冬种植及高海拔地区夏种.  相似文献   
32.
以茂名市农用地分等研究的相关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到茂名市补充耕地的等级折算系数,为开展和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以及合理确定补充耕地目标等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能源草新品系桂能草1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国外引进的杂交狼尾草资源中经过多年选育出的能源专用型新品系.该品系和传统的牧草相比,生物产量和纤维素含量高;一年两收,一茬生育期约为150 d,适应性广,生长快,再生性强,抗逆性强;品比试验表明,其年干物质产量平均达到77.93 t/hm2,生物产量生产潜力巨大;经广西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定,干物率为36.3%,纤维素含量为57.0%,半纤维素含量为7.44%,热值高高达18.49 MJ/kg,灰分2.84%.桂能草1号新品系在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良好,由于既可以转化为乙醇,又可以制成固体燃料代替煤,所以有望成为我国南方优良的能源型纤维类草本作物.主要分析新品系桂能草1号的生物学特征,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系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利用马铃薯冬种期间发生的持续低温霜冻条件,对选育的新品种桂农薯1号与广西主栽品种费乌瑞它进行田间耐寒性调查比较,为指导马铃薯耐寒栽培及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3月和2015年12月~2016年4月,分别对桂农薯1号和费乌瑞它在薯块膨大初期和苗期受低温胁迫后的田间寒害发生情况及寒害对产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测定分析苗期遭受低温胁迫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试验期间试验点阴雨霜冻天数分别有76和82 d,占冬季4个月总天数的63.9%和66.9%。桂农薯1号苗期和薯块膨大初期受寒害程度低于对照品种费乌瑞它,耐寒性强,2014和2016年收获期产量分别比费乌瑞它高61.0%和19.0%。在受低温胁迫后的第5 d,桂农薯1号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SOD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费乌瑞它(P0.05)。【结论】桂农薯1号耐寒性较强,在持续低温霜冻条件下产量较高,在我国马铃薯秋冬种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组培快繁技术,为实现工厂化生产脱毒种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茎尖培养脱毒法,以马铃薯顶芽为外植体,按不同灭菌时间进行单因子(3%NaClO和0.1%HgCl2)和双因子(75%酒精和0.1%HgCl2)消毒处理,再剥取0.3~0.7 mm茎尖接种到分别添加了不同浓度GA3、6-BA及6-BA和NAA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成苗。将诱导出的苗进行单腋芽切段快繁,并接种到添加有6-BA和PP333的单因子及双因子组合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继代增殖。【结果】75%酒精+0.1%HgCl2双因子灭菌较单因子3%NaClO和0.1%HgCl2效果好,污染率降至21.67%;茎尖诱导培养中,GA3和6-BA均能诱导茎尖萌芽,诱导趋势均先增后减,而以1.5 mg/L 6-BA和0.2 mg/L NAA配合,诱导率达53.67%;增殖壮苗阶段,0.1 mg/L PP333和2.5 mg/L 6-BA配合,增殖倍数达6.59倍,且苗长势好,茎粗壮、叶色正常。【结论】桂农薯1号外植体消毒最佳灭菌处理为:75%酒精2 min+0.1%HgCl211 min;最佳茎尖诱导配方为:MS+1.5 mg/L 6-BA+0.2 mg/L NAA;适合继代增殖壮苗培养基为:MS+2.5 mg/L 6-BA+0.1 mg/L PP333。  相似文献   
36.
摘  要: 本试验研究了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COD化学耗氧量,800-1000 mg/L)直接定量施用到香蕉地上对香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能显著提高香蕉植株的假茎高度、假茎围、绿叶数、果梳数、果穗长度、单株果穗重;抽蕾期比对照提早20-80天,产量提高40.8%-77.3%;生产成本下降(每hm2生产成本比常规施肥下降0.7-1.3万元),产值和利润提高(产值和利润每hm2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2.8-5.4万元和3.5-6.7万元),达到了变废为宝、降低香蕉生产成本的双重目的。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直接在香蕉上定量施用是可行的,尤以全生育期施用木薯淀粉厌氧发酵液总量为2700m3/ hm2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探索马铃薯耐寒机制及耐寒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耐寒品种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苗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于处理后0、1、2、3、5和7 d分别取样并测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结果】5℃持续胁迫3 d对叶片造成的伤害在外观形态上开始出现,胁迫5 d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受低温胁迫后,各品种叶片POD、CAT和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均呈升高趋势,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生理指标升降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5 d时,耐寒品种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低温胁迫提高了各品种的叶片MDA含量,在低温胁迫第5 d时,低温敏感型品种的MDA含量高于耐寒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OD、CAT和SOD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鉴定马铃薯品种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低温胁迫第5 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4个马铃薯品种苗期耐寒性强弱依次为桂农薯4号>桂农薯1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实行粮改饲发展青贮饲料生产逐渐成为湖北省荆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荆州市五谷青贮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按照“生产托管+秸秆收购”的模式,提出了“五谷托管,包种包管包销售”的服务理念,实行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粮改饲青贮饲料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39.
熊军 《花卉》2020,(14):112-113
从反季节绿化施工角度分析,要结合施工环境和条件,优选种植材料,做好养护与管理,保障技术应用的效益。现根据园林绿化工程反季节施工实践,分析绿化施工技术的应用,做简单的论述,总结技术应用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0.
湖南省优质果茶良种繁育场是国家农业部立项的国家级果、茶、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属国家"九五"种子工程重点项目,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优化全省果、茶、薯品种所建的种苗龙头基地,隶属湖南省农业厅管理。始建于1998年,1999年3月由国家农业部授名为"国家(湖南)果茶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