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331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92篇
  87篇
综合类   817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159篇
畜牧兽医   370篇
园艺   23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杨潜叶叶蜂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6种药剂、多种浓度、多种施药方式对杨潜叶叶蜂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选出防治该虫最佳药剂为40%氧化乐果乳油、40%久效磷乳油;最佳施药方式及剂量,分别为叶面喷药2000倍和3000倍,树干涂环为原液,根施为5ml/株。其杀虫率均在90%以上,并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2.

利用(Cyprinus carpio)上皮细胞(epitheliaoma papulosum cyprini, EPC)培养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Sn1203分离株(IHNV-Sn1203), 根据GenBankIHNV G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的序列设计引物(GenBank序列编号AB288207),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IHNV-Sn1203G蛋白全长ORF, 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7b(+), 构建了pET27-G重组质粒, 并进行了测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IHNV-Sn1203G蛋白基因序列长度为1 527 bp, 与韩国株具有最高的核酸同源性(96.86%)和氨基酸同源性(97.05%)。该基因编码508个氨基酸残基, 推导分子量约为56.55 kD, 等电点为6.15; 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G蛋白富含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 存在2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 存在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 G蛋白N端含有20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亲水性大于输水性; 位于483~508位氨基酸存在一跨膜区; 抗原表位预测显示抗原性良好; 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 IHNV-Sn1203株与日本株和韩国株聚为一簇, 都属于JRt基因型。

  相似文献   
63.
从20个全同胞家系中随机测量了900尾哲罗鲑(Hucho taimen)幼鱼(1+龄)的体重、全长、体长、叉长、体高、体宽、头长、头高、头宽、眼径、眼间距和吻长等11个形态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多元分析,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为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分析了哲罗鲑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11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性水平(R0.05),去除体长、叉长及头长这三个与全长共线性的性状后,进行通径分析,发现眼径和吻长对体重的作用不显著,在剩下的6个性状中,全长对体重的决定作用最大,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体重,其直接作用系数为O.5549,且大于其它5个性状的直接作用之和。这6个性状对体重的复相关系数为0.9643,表明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以体重为依变量,全长、体高、体宽、头高、头宽、眼间距为自变量的通径方程:log(体重)=-3.9130+1.7039log(全长)+0.2626log(体高)+0.2740log(体宽)+0.1765log(头高)+0.3460log(头宽)+0.262410g(眼间距)。以上通径方程为哲罗鲑亲本的选择和表型性状的理想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正>目前,还未见研究柚子嫩茎叶对肉兔生长和球虫发育影响的详细报道。试验通过饲喂不同量柚子嫩茎叶,并与不添加柚子幼嫩茎叶饲喂的肉兔进  相似文献   
65.
66.
为探明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关系, 以 1+ ~3+ 龄北极茴鱼为研究对象, 测定了体重(Y) 和体厚(X1)、眼间距(X2)、体长(X3)、体高(X4)、头长(X5)、眼径(X6)、吻长(X7)、尾柄长(X8)、尾柄高(X9)等 9 个形态性状, 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 筛选出影响北极茴鱼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 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显示: (1) 不同年龄阶段, 与北极茴鱼体重显著相关(P<0.05)的形态性状种类不同, 且数量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2) 通径分析在 1+ ~3+ 龄北极茴鱼中分别保留了 4、4 和 2 个形态性状, 1+ 龄北极茴鱼中体长(X3)的直接作用最大(0.345), 尾柄高(X9)的间接作用最大(0.745); 2+ 龄北极茴鱼中体高(X4)的直接作用最大(0.473), 体厚(X1)的间接作用最大(0.378); 3+ 龄北极茴鱼中体厚(X1)的直接作用最大(0.635), 尾柄高(X9)的间接作用最大(0.344)。(3) 通径分析保留的形态性状对 1+ ~3+ 龄北极茴鱼体重的总决定系数较高, 分别为 0.943、0.778 和 0.997。(4) 多元回归分析拟合出 1+ 龄北极茴鱼形态性状(Xi)与体重(Y)回归方程为 Y=?90.510+15.345X1+3.638X3+10.473X4+16.884X9, 2+ 龄北极茴鱼形态性状(Xi)与体重(Y)回归方程为 Y=?142.449+29.023X1+81.082X2+27.126X4?47.376X7, 3+ 龄北极茴鱼形态性状(Xi)与体重(Y)回归方程为 Y=?228.922+75.063X1+107.864X9。本研究丰富了北极茴鱼基础生物学数据, 同时为将来人工养殖利用过程中北极茴鱼的选择育种提供待选形态性状。  相似文献   
67.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d的高体革(鱼刺)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水温在26.6~29.7℃条件下,高体革(鱼刺)初孵仔鱼消化管为一柱形盲管,管腔狭窄,口、肛门尚未与外界接通。出膜30h仔鱼,口开始张开,消化管相通。出膜2d仔鱼肠壁出现皱褶,肠瓣将肠道分为前肠和后肠,在显微镜下可见消化管蠕动。出膜3d仔鱼可以开口摄食,消化管上皮分化,食管中出现黏液细胞,肝脏和胰脏出现,鱼体由内源性营养转入混合营养阶段。混合营养阶段仔鱼消化道明显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前肠、直肠等,消化腺肝脏和胰脏也已形成,各部分已经有初步结构和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随着仔鱼的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各器官也趋于完善。出膜21d稚鱼的胃壁出现胃腺,标志着稚鱼期开始。  相似文献   
68.
晋宁县大河、柴河、双龙三水库都处于海拔1936-2022m 之间,兴利库容1200-1500万 m~3,月最高平均水温出现在8月,为22-23.5℃。1988年,在三座水库中移植太湖新银鱼118.6kg,1990年、1991年分别获银鱼产量为11t、20t,产值分别为28.6万元和52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69.
这项工作开始于1964年。在河南省封丘县城关公社前赵砦选择2亩盐土(盐分组成以氯化物和硫酸盐为主,种田菁时,耕作层全盐量0.95%)进行翻压田菁改良盐碱地试验,其中1.5亩于5月6日播种田菁,8月20日初花期翻压,鲜草量2127斤/亩,表土20厘米根重约500斤/亩;对照地0.5亩,未种田菁,都于9月27日播种六棱大麦。在应举公社西大村大队选择社员弃耕四十余年的瓦碱[1](又称牛皮碱,耕作层pH 9.4-9.5,代换性钠35-36务)荒地2.5亩,其中2亩于5月4日播种田著,8月20日随犁沟整株翻压,随耱平,鲜草量2000斤/亩,表土20厘米根重500斤/亩;对照地0.5亩,未种田著。着于9月28日播种小麦(碧玛一号),返青期(3月19日)每亩追施硫酸馁8斤。  相似文献   
70.
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I,IGF-II)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根据Gen Bank收录的鲑鳟鱼IGF-I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哲罗鱼(Hucho taimen)肝RNA提取物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哲罗鱼IGF-II基因开放阅读框。将目的基因IGF-II与原核表达载体p SUMO连接构建出重组表达载体p SUMO-IGF。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约在40 k D处含有清晰的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对包涵体进行变性/复性后获得较纯的目的蛋白,利用ELISA和MTT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免疫学活性及生物学活性分析。ELISA结果显示该目的蛋白能够与商品化的抗鲑鳟鱼IGF-II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并且呈现抗原浓度依赖性,该结果说明本研究获得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IGF-II蛋白;MTT方法测定IGF-II蛋白对鲤(Cyprinus carpio)上皮细胞(epitheliaoma papulosum cyprini,EPC)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性腺细胞(rainbow trout gonad,RTG-2)的增殖效果来鉴定IGF-II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所表达的哲罗鱼IGF-II蛋白能够有效的刺激EPC细胞和RTG-2细胞增殖。该结果表明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的哲罗鱼IGF-II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为哲罗鱼的生长模式和生长繁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