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10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新疆6个核桃品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测定了新疆6个核桃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6个核桃品种Fv/Fm和Fo的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Fm的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Fv/Fo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均差异极显著(p<0.01)。除新温185和新新2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在下午强光条件下较上午有所增加外,其他品种在下午的强光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下午的强光、高温和低空气湿度使得PSⅡ活性下降,PSⅡ光合电子传递链受阻,从而发生了光抑制。新温185、新新2的耐光抑制能力最强,其次是新早丰、新丰和扎343,新温179的耐光抑制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52.
天山云杉削度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天山云杉干形曲面特征及其表征模型,本研究提出了天山云杉削度方程:d=a1D^(a2+a3H+a4DH)H^(a5+a6D+a7DH)(H-h)^as,并提出以干形作为评价削度方程的林学指标。经比较,本研究提出的天山云杉削度方程明显优于其他方程。  相似文献   
153.
以树轮年代学年轮指数为指标,采用突变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火干扰对新疆喀纳斯泰加林主要组成树种西伯利亚落叶松胸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落叶松受到火干扰后如果得以保留,其胸径生长过程会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存在一个明显的胸径加速生长期。说明火干扰对西伯利亚落叶松不只有破坏作用的一面,而且对其保留木还有促进生长的生态作用。  相似文献   
154.
为探讨生境对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在对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边缘至英苏荒漠-绿洲过渡带进行典型植物群落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19个环境指标刻画植物群落的土壤、水分和空间位置特征,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划分植物群落类型,利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分析不同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的关系,并对环境空间变量进行定量分离.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植物群落可以划分为4个类型;(2)0~180 cm的土层是与植被群落分布相关紧密的土壤层次,为开展植被群落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的关键层次;(3)过渡带以水盐耦合为主导的环境梯度对植物群落分布格局起主导作用,其中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是以电导率、Cl-为代表的土壤盐分因子和土壤养分中的速效K;(4)环境因子总共解释了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分布格局变异的52.08;,其中土壤盐分因子、土壤养分因子、水分因子、空间因子和四者的交互作用分别解释了16.589;、11.104;、9.940;、7.148;和7.247;.在对过渡带的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采取分区治理,重点考虑土壤盐分因子,保持水盐动态平衡,防止土壤盐渍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5.
采用典型群落样地调查法,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群落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乔木层具有不同的物种多样性.处于演替前期和后期的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均较低.以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的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均较高,基本上处于演替的中期,是喀纳斯旅游区分布较为广泛的森林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156.
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var.tianschanica)是天山森林群落最主要的建群种,对天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加深微生境改变对天山云杉幼苗功能性状影响的认识,以探寻能够促进天山云杉幼苗成功定居的微生境干扰措施,以天山云杉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微生境人为干扰试验和整株幼苗样株收获的方法,对微生境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天山云杉直播幼苗与天然更新幼苗的功能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微生境无人为干扰相比,不同干扰条件下幼苗的比根面积、根组织密度、根茎长度比、平均叶长及比叶面积等功能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茎、叶的组织密度也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采用土壤增碳、打破根系盘结层和土壤高温碳化微生境人为干扰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天山云杉幼苗的根、茎、叶功能性状向着其有利于成功定植的方向发展,其中土壤增碳干扰为最适宜的微生境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