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49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71.
通过分析莆田枇杷产业链的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发展福建药用果树产业链应该向规模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的联合体生产方向发展;用精深加工来延长此产业链;产品可以鲜食、保健品和药品等多种形式销售;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2.
贮藏温度对橄榄果实多胺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檀香和长营橄榄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4.5±0.5)、(8.5±0.5) ℃ 2 种低温和室温条件下果实多胺的质量摩尔浓度与保护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促进果实多胺类的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合成,保持果实中保护酶活性的相对稳定,减少 V C 的氧化,减缓膜脂过氧化作用.结果还表明,供试 2 个品种的果实多胺的质量摩尔浓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显示了果实多胺的质量摩尔浓度可能与耐贮性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3.
福建香蕉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种质资源研究是香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概述了国内外香蕉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情况,香蕉种质资源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形态学水平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等新的手段和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分析了福建香蕉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并对福建香蕉种质资源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4.
为探讨乙烯在水仙鳞茎膨大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种球对乙烯信号的响应,本试验以多花水仙种球膨大期的鳞片和内芽为供试材料,研究种球的生长与乙烯释放量和NtERFs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花水仙种球在3—5月间种球重量持续增加,为种球的膨大期。鳞片的乙烯释放量在5月中旬显著升高,内芽的乙烯释放量显著高于鳞片,在4月下旬出现释放高峰;内芽释放的乙烯可能与种球的膨大有关,且能够诱导鳞片中乙烯的释放,鳞片乙烯的释放可能会引起地上部叶片的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NtERF1、NtERF4和NtERF118的表达趋势与鳞片乙烯的释放量一致,可能参与了鳞片乙烯信号的响应,NtERF1可能是关键的响应因子。NtERF2、NtERF3、NtERF4和NtERF26基因则可能参与内芽乙烯信号的响应,NtERF2基因可能是内芽响应乙烯信号的主要因子,同时也参与了鳞片对内芽释放的乙烯信号的响应。本研究表明水仙种球在生长期能够响应乙烯信号,而乙烯的释放受到NtERFs的反馈调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仙种球营养生长期乙烯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5.
以第3年种植的水仙品种‘金盏银台’为材料,使用乙醇沉淀法制备可溶性糖测定溶液,利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其鳞茎膨大期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水仙不同组织器官可溶性糖水平为:根叶中叶尖叶基主芽鳞片。水仙叶片形成的碳水化合物能够逆浓度梯度向下运输,以供给鳞片和内球进行营养积累。不同层叶片及鳞片的可溶性糖测定发现,最外层叶片及鳞片的可溶性糖水平较其它层要低,总体上呈现出由外及里的递增趋势,说明水仙不同层叶片及鳞片为整个鳞茎的营养供给是通过由外及里,由上到下一层层供给生长需求的。  相似文献   
176.
荔枝胚性愈伤组织基因枪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荔枝是我国南方重要热带亚热带特产果树之一 .建立高效、稳定的荔枝转基因系统 ,对于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荔枝的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1] .我们在已建立的荔枝胚性愈伤组织 ( embryogenic callus,EC)体胚发生系统 [2 -4] 及其基因枪转化初步探讨 [5] 的基础上 ,进一步进行了 EC基因枪转化系统的建立研究 ,为将目的基因导入荔枝奠定了重要基础 ,并获得荔枝细胞工程研究中很有价值的有抗性筛选标记的荔枝胚性细胞系 .本研究中 ,以荔枝品种下番枝 (东刘 1号 )幼胚诱导的、长期继代保持的 EC为试验材料 ,建立了荔枝 EC高效遗传转化系统 :…  相似文献   
177.
SC27菌剂对芦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每年土壤兑水浇施 60 m L·株 - 1 澳州 SC2 7菌剂可显著提高芦柑产量 ,增产幅度达 4.2 2 % -6.80 % ,这与 SC2 7菌剂可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 ,提高植株叶片 N、蛋白质、糖和淀粉含量有关 .SC2 7菌剂还可增加芦柑中1 7种氨基酸含量 ,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 ,以及果实中蛋白质、糖、可溶性固形物、VC、P、Ca、Fe、Zn等含量 ,改善果品品质  相似文献   
178.
草莓是一种重要的小型浆果,近年来育出很多优良品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然而仍有很多因素限制了草莓生产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为植物育种、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开辟了新的途径,可以获得常规育种难以或无法得到的新类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草莓抗病虫、抗逆、抗除草剂、品质特性、耐贮运性等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以及基因型、试管苗生理状态、共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菌液浓度、抗生素等因素对草莓遗传转化的影响。对草莓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9.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rnn)的果实在气温(28℃)中容易变质腐烂,不耐贮运。本试验是在冷藏基础上,应用聚乙烯袋包装,分别进行抽气,充氮等人工快速降氧的简易气调方法,探讨荔枝果实在简易气调方法情况下的贮藏寿命,贮藏技术和适宜的贮藏环境条件。1.简易的气调贮藏方法与4~8℃适宜低温相结合,可明显地抑制呼吸活动,防止果实软化腐烂、品质变化和其它腐败过程。而取得贮藏寿命延长达50~70天,并保持果色鲜红、色香味均佳、腐烂率和失重率都降低的效果。2.研究结果表明,荔枝果实对CO_2有相当高的忍受能力,果实在4~6℃、30%CO_2浓度下不致产生不良风味,在高浓度CO_2中真菌生长和果实呼吸作用均被抑制,因而荔枝果实的贮藏寿命延长、腐烂减少并保持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