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利用口蹄疫病毒2A序列将湖北海棠MhTGA2转录因子和几丁质酶基因(Mhchitl)两个抗病相关基因融合在同一个开放阅读框下,构建二价融合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命名为MhT2AC。将该载体转化烟草,获得了8个转基因株系,MhTGA2基因和Mhchitl基因在烟草中共表达,并且转基因株系中NtSOD、NtAPX和NtPPO等抗逆基因的表达量均加强;转基因烟草T1代植株抗盐性增强。  相似文献   
82.
为有效控制金纹细蛾的发生与危害,减少农药污染,降低成本,提高果品质量,采用性引诱剂技术,调查金纹细蛾在丰县地区的发生情况和规律,通过对金纹细蛾性信息素诱捕器不同悬挂方向、株行间方式、高度和密度的研究,建立了金纹细蛾性诱捕器的科学使用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一年中金纹细蛾成虫发生高峰期有4次: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和9月中旬.高纺锤形栽培模式苹果园中,金纹细蛾的性信息素诱捕器防治时,设置悬挂诱捕器方向为东西,方式为行间,高度为0.5 m以及105个/hm2的诱捕器密度,能够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3.
利用RACE和电子克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野生红肉苹果(Malus pumila var.niedzwetzkyana Schneid)中克隆了1个MYB类转录因子的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同时进行了亚细胞定位分析以及表达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 020 bp,编码340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与葡萄MYBPA1同源性最高,命名为MpMYBPA1,其N端含2个约有55个氨基酸组成的MYB特征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MpMYBPA1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pMYBPA1基因在根、茎、叶、果皮中均有表达,果皮中表达量最大。在20℃处理4 d后该基因的表达量得到了上调,而在30℃高温条件下,该基因的表达上调不明显,说明低温有利于该基因的表达,并且该基因受ABA调控。推测MpMYBPA1基因可能参与苹果的着色过程。  相似文献   
84.
苹果属植物再生体系优化及长富6号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栽培品种长富6号和砧木湖北海棠、八棱海棠3种苹果属植物的无菌生根苗和继代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不同苹果属植物生根苗与继代苗叶片间的再生差异和暗培养时间对苹果属植物生根苗叶片再生的影响;以长富6号生根苗叶片为受体材料,对影响长富6号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优化,对获得的抗性芽进行PCR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3种苹果属植物生根苗叶片的再生能力优于继代苗,暗培养21 d时,3种苹果属植物生根苗叶片的再生状况最佳;在菌液OD600为0.5、浸染时间9 min、共培养时间3 d和潮霉素选择压1.0 mg/L体系中抗性芽诱导率最高。用PCR和RT-PCR对所获得的抗性芽检测,结果初步证实外源基因已成功导入长富6号并在转录水平上表达。  相似文献   
85.
以江苏省丰县大沙河果园及周边地区35个果园的富士苹果(Malus pumila Mill)为研究材料,测定果实7个品质特性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筛选影响果实品质的关键矿质元素,为提高苹果果实品质、减少生理病害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果实矿质元素对单果质量的直接影响大小顺序为铁(Fe)铜(Cu)钾(K)钙(Ca)锰(Mn)氮(N)锌(Zn)磷(P)镁(Mg);对果形指数的影响顺序为PKCuCaZnNMgMnFe;对硬度的影响顺序为MgKFeCuMnCaNZnP;对可滴定酸的影响顺序为KNPCuMnFeMgCaZn;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顺序为MgKCuCaMnPNZnFe;对可溶性糖的影响顺序为MgPCuCaZnFeMnKN;对维生素C的影响顺序为MgNZnKCuMnFeCaP。研究表明,苹果果实品质形成是各种矿质元素协同调控的结果,果实中矿质元素N、P、K、Mg等对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6.
江苏丰县苹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全面了解丰县苹果生产现状,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2009-2011年对丰县果树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农户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年轻人力;普遍年收入不足30000元;总投入每年递增,但投入产出比却持续降低;晚熟品种所占比例过大;对新技术的采纳较为保守;多采用传统销售模式,并期盼新型销售渠道的建立等。针对丰县苹果产业化生产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国内苹果生产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丰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丰县苹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1)加强果品基地建设,严格安全卫生标准;(2)积极引导,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水平;(3)解决生产布局和机构不合理的问题;(4)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5)建立营销市场的网络体系;(6)整合资源,发展观光果业,打造果业发展新亮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从湖北海棠叶片中克隆MhWRKY1转录因子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该基因在各种组织中(叶、茎、根)的表达特性,并分析SA、MeJA、ACC在叶、茎、根中诱导MhWRKY1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苹果轮纹病病原菌诱导条件下湖北海棠叶片中该基因的表达特性。【方法】利用电子克隆技术和RT-PCR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从SA诱导的湖北海棠全长cDNA文库中,克隆MhWRKY1转录因子的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初步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SA、MeJA、ACC和苹果轮纹病病原菌诱导下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了MhWRKY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 338 bp,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FJ598139。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最大开放阅读框为993 bp,编码330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杨树WRKY26、杨树WRKY20、大豆WRKY,马铃薯WRKY2、烟草WRKY、拟南芥WRKY7、水稻WRKY53的同源性分别为68%、68%、66%、60%,59%,49%和43%。该转录因子含有1个WRKY结构域,其N端含有1个WRKYGQK结构域,C端含有1个C2H2锌脂结构,属于第Ⅱ类型的转录因子。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hWRKY1在叶和茎中的表达量较大,分别是根的4.81和3.75倍。在湖北海棠叶、茎、根中,SA、MeJA、ACC都可以诱导该基因的表达。另外,在所研究的72 h内,苹果轮纹病病原菌可以诱导该基因表达,且表达量在12 h达到最大,是未处理之前的9倍左右。【结论】MhWRKY1转录因子可能参与SA、MeJA和ET介导的植物抗病防卫反应的基本信号通路,并且参与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引起的防卫反应,在湖北海棠的的抗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苹果FT同源基因MdFT的表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T及其同源基因在植物成花、发育阶段转变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明苹果FT同源基因的功能和表达规律,从富士苹果中分离了长为598 bp的FT同源基因(MdFT)c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渎框(ORF),推测编码174个氨基酸,与GenBank登录的苹果MdFT2(FJ555224)...  相似文献   
89.
以‘南通小方柿’果实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柿乙醇脱氢酶基因DkADH1,其全长为1 377 bp,开放阅读框为1 137个核苷酸,编码379个氨基酸,具有ADH基因典型的结构域和功能域,与番茄、苹果等双子叶植物亲缘性较近。以‘南通小方柿’不同组织为材料,采用qRT-PCR方法对DkADH1及单宁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测定了不同时期果实的单宁含量,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单宁含量逐渐降低,而不溶性单宁含量不断升高;DkADH1基因在茎、叶、花、果实等器官中均有表达,在果皮中表达量最高。随着果实的成熟,DkADH1表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柿果实中单宁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DkF3′5′H和DkMYB4随着乙醇处理果实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呈下降趋势,推测‘南通小方柿’DkADH1能够抑制单宁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  相似文献   
90.
砂梨ACC氧化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砂梨ACO3(GenBank Accession No.AB042107)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以砂梨品种若光(Wakahikari)叶片总DNA为模板,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扩增基因的上游调控序列,回收该片段并克隆到pMD19-T载体,测序后去除接头和基因编码序列。得到1段长715bp的上游序列,登陆PLACE数据库在线进行植物DNA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并分析,起始位点的上游89bp处有1个TATA-Box核心启动子元件。另外序列还存在多个特异调控基因表达的元件,初步判断为砂梨果实中ACC氧化酶基因的诱导型启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