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杨梅是浙江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近年来以柏牡蛎蚧为主的介壳虫已成为杨梅主要害虫种类,且其发生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在浙江台州黄岩、临海等杨梅主产区监测调查,探明了杨梅上常见发生为害的介壳虫有16种,隶属1目5科。其中,柏牡蛎蚧为优势种。柏牡蛎蚧在浙江1年发生2代,种群数量消长呈双峰型,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为主害期,为害杨梅春梢和夏梢。初步分析了寄主植物、栽培管理、田间防治、自然天敌、气候条件与害虫发生消长关系,制定了预测预报方法。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农药45%松脂酸钠可溶粉剂100倍液、150倍液喷雾防治,校正防治效果达97.99%、97.51%,对害虫防治效果好,使用安全,已在杨梅上登记,可应用于生产。研究提出了防控对策和农业防治、天敌保护利用与安全高效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32.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动态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的主要病害,研究探讨发生流行动态与防治技术,对有效防控该病发生危害,保障水稻丰收具有重要意义。对浙江温岭1971-2014年,温州1982-2013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为重发流行阶段,90年代中后期为间歇流行阶段,进入21世纪,病害发生较轻,但近年病情又有上升的趋势。解释了该病历史发生流行动态及影响流行的相关因子,探明热带风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品种抗性下降,以及菌源的累积和肥水管理不当,是导致近年病害再度上升流行的主因。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噻菌铜、噻森铜等对口高效防治药剂,并提出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3.
配制蛋白质水平20%~50% 的7种等能半精制实验饲料,饲养平均初始体重为1.26±0.02 g 的7组3重复的刺鲃(Barbudes caldwell)幼鱼8周,研究刺鲃对饲料蛋白的需求量。结果显示,饲料蛋白水平对实验鱼的成活率、脏体比和肝体比等均无显著影响(P >0.05),而对鱼体终重有显著影响(P <0.05);鱼体增重和生长比速均随饲料蛋白水平从20%升高到35%而不断提高,但饲料蛋白水平进一步提高,则鱼体增重和生长比速均无显著差异(P >0.05)。饲料蛋白水平30%~50%的5个实验组的饲料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 但均显著高于饲料蛋白为20%和25%的2个实验组(P <0.05)。蛋白质效率(PER)与饲料蛋白水平(x)呈负相关(PER= 3.006-0.03251x, R =0.9366)。饲料蛋白水平对鱼体的胴体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 > 0.05);胴体脂肪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x)的升高而不断降低(L=8.2169-0.0458x,R =0.8551)。实验鱼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则在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肠蛋白酶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均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呈现先逐渐升高,且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又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肠淀粉酶活性(IAA)与饲料蛋白水平(x)呈负相关关系(IAA = 84.625-0.9147x, R =0.8463,)。以鱼体增重为指标(y),与饲料蛋白水平(x)拟合折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饲料蛋白质适宜水平为占干饲料的34%。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和探讨杨梅天牛的发生危害与监测防治技术,综合防控害虫的发生。近年来,在浙江台州、宁波等杨梅主产区,对杨梅星天牛、褐天牛和茶天牛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星天牛和茶天牛1年发生1代,褐天牛2年完成1个世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枝干内越冬。同时明确了寄主植物、栽培管理、自然天敌等因素与虫害的发生关系,确立了虫口基数与危害、栽培管理与天敌等的调查方法,制定了杨梅天牛的预测预报方法和防控策略,提出了清洁田园、人工捕捉、性诱杀、灯光诱杀、生物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方法,以综合防控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35.
木毒蛾为台州黄岩区杨梅上首次发现的害虫,具有突发性,通过3年观察研究初步探明,木毒蛾在该区的发生分布、为害程度和发生消长规律,提出物理、生物和药剂相结合的防治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36.
随着铁心冬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促使农户尽快掌握相应的栽培技术很有必要。铁心冬瓜在广州种植播期宜早,春播2-3月、秋播小暑之前;肥水管理原则为大水大肥,施肥时应掌握勤施、薄施;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防治要在"早"字上下功夫。掌握上述要领,即可确保农户的产品产量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7.
为了发挥蜜本南瓜优良的品种特性和春秋两季的种植优势,同时维护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以广东地区广泛栽培的蜜本三号南瓜为例,介绍了蜜本南瓜的品种特性及土壤选择、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采收等环节的栽培技术要点,尤其在肥水管理中强调了氮磷钾的合理搭配,以及追肥时应掌握勤施、薄施原则,确保了种植的全面成功及高产高效,为农民增产增收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甜樱桃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质地变化与果实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的关系。【方法】以硬肉型品种‘美早’、常规型品种‘红灯’和软肉型品种‘佳红’为试材,分别在硬核期、转白期、着色期和成熟期对果实硬度、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美早’硬度降低速率较慢,成熟期硬度高于其他2个品种,WSP升高速率、纤维素降解速率低,PME、α-L-Af、Cx、β-Gal活性低。‘红灯’硬度降低速率较快,在果实发育后期硬度低于‘美早’,WSP升高速率与纤维素降解速率高,PME、α-L-Af活性高。‘佳红’在转白期硬度迅速降低且后期质地软,它的纤维素降解速率高,PME、α-L-Af、Cx、β-Gal在转白期之后活性较高。【结论】甜樱桃果实成熟过程中,原果胶的降解和纤维素的水解是果实软化的关键因素。果实细胞壁组分降解是多种酶协同作用的结果。PME和α-L-Af与‘红灯’和‘佳红’硬度显著负相关,并且活性在‘美早’中显著低于其他2个品种,这可能是果实硬度较高的主要原因。纤维素和原果胶降解速率低,PG活性高和β-Gal活性低可能是导致硬度高的次要原因。Cx酶活由于在‘红灯’中并没有显著影响到到果实硬度,而在‘佳红’和‘美早’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可能是品种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39.
以柿叶为原料,依据柿叶的杀青方式、烘干温度、过筛目数,确定了柿叶袋泡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柿叶在100℃下,汽蒸杀青2 min,105℃干燥4 h,并选用60目筛子筛分茶叶。根据口感,通过正交试验,柿叶、银杏叶和何首乌的最佳复配方案为:柿叶74%,银杏叶19%,何首乌7%。并得出了柿叶袋泡茶的最佳饮用参数为:泡茶用水量为300 mL,泡茶时间为15min,泡茶水温为100℃,茶包重复冲泡3次即可。  相似文献   
40.
综述了我国近年来冬瓜种子萌发的物理、化学及其他研究方法,阐述了各种处理方法对冬瓜生产的有益影响,提出了冬瓜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企业商业化生产高质量的冬瓜种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