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为筛选出更适合北京地区日光温室秋冬栽培的芹菜品种,通过对2 个芹菜传统栽培品种(‘皇后’和‘奥尔良’)以及2 个新杂交品种(‘芹杂145’和‘芹杂147’)进行秋冬日光温室栽培评比。在其采收的前、中、后期对其产量进行测定,并且对其后期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芹杂145’和‘芹杂147’在产量和品质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芹杂145’和‘芹杂147’可以作为新的替代品种,在北京日光温室秋冬茬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2.
在大田条件下以国内外109份葱资源为试材进行种质品质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09份葱种质7个品质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7.88%~15.84%,经聚类分析而成的3个组群间品质性状差异明显。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假茎紧实度和干物质率与糖含量之间存在稳定正相关关系,与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香辛油含量与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前3个主成分——紧实度、干物质率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65%,可以综合反映7个品质指标的信息。  相似文献   
63.
以强雌性苦瓜品系09C-51、09C-54和普通性型品系09C-57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调查单株主茎50节位内的雌花节率。通过对两个组合的P1、P2、F1、F2、BC1P1各世代植株的性型观察,并经χ2 测验,表明苦瓜强雌性性状由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利用组合09C-51×09C-57的Pl、P2、Fl、F2群体的性型分离数据,进一步对性型进行数量遗传学分析,表明强雌性性状符合1对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说明苦瓜强雌性性状由1对主基因控制,且存在微效多基因的影响,其主基因遗传率为63.06%,多基因遗传率为26.96%。  相似文献   
64.
番茄红素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番茄红素是最有效的抗氧化剂之一,每天食用番茄等富含番茄红素的食品有利于降低得癌症和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机率。人类血清和组织中番茄红素水平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许多类型的癌症呈负相关。本文叙述了番茄红素可能的抗病机制和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65.
西瓜抗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基因的连锁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中国株系(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Chinese strain,ZYMV-CH)是危害我国西瓜的主要病毒。本实验以抗病毒病西瓜野生种质P.I.595203与感病的普通西瓜自交系98R为亲本,采用单粒传方式得到109个E代株系,分别对亲本、F1及109个F3代株系群体进行了苗期抗ZYMV-CH接种鉴定,通过F3代群体的抗感分离情况,推测得到F2代各单株的基因型,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在F2代建立抗感基因池,以亲本、F1和抗感基因池为模板,对640条RAPD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其中引物AK13在亲本、F1和抗感基因池之间扩增出一条多态性片段(644bp),在F2代群体上验证该多态性条带与ZYMV-CH的抗性基因呈现连锁关系,遗传连锁距离为8cM,定名为AK13-644,该连锁标记在ZYMV-CH抗性转育后代自交系上得到了验证。最终将此RAPD标记成功转化成SCAR标记SCAK13-644,该标记可以作为西瓜抗病毒病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6.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研究大葱雄性不育的机理,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大葱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大葱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母细胞都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时期,具有单核败育的特征。观察发现大葱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有2种败育类型:(1)绒毡层细胞正常发育,但中层细胞发生了延迟解体的现象,小孢子时期仍然存在,与逐渐缩小的药室一起挤压小孢子细胞成一染色极深的团块状物质;(2)绒毡层提前解体,不能提供小孢子发育所需的营养,小孢子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解体,仅剩下内空的花粉粒。花粉败育不仅与绒毡层有关,还与中层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7.
胞质雄性不育和核雄性不育辣椒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和比较分析了CMS和GMS辣椒不育系(株)和相应保持系(可育株)花蕾和叶片中的内源IAA,Z ZR,GA3,ABA含量及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CMS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蕾中IAA,Z ZR,GA3和AB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GMS不育株和可育株间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不育系(株)IAA,Z ZR,GA3和ABA含量低于保持系(可育株);叶片中Z ZR,GA3和ABA含量变化趋势GMS和CMS也基本一致,即不育系(株)中的含量高于保持系(可育株);花蕾中IAA/ABA,(Z ZR)/ABA,GA3/ABA激素比例的变化GMS与CMS也相同,即不育系(株)比值小于保持系(可育株)。说明虽然GMS和CMS辣椒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不同,但在调节雄性不育时激素的变化规律大多相同,辣椒雄性不育在生理生化机理上可能存在一些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8.
辣椒离体植株再生及其变异的SS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个不同基因型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子叶、下胚轴、去除生长点并带下胚轴和各切去一半的两片子叶、去除生长点并带下胚轴和半片子叶为外植体,分别培养在附加不同激素和 AgNO3 的MB5和MS培养基上,研究不同基因型、外植体、激素配比和AgNO3等对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和芽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以MB5+2.0 mg·L-1 TDZ+1.0 mg·L-1 IAA+4 mg·L-1 AgNO3培养基最佳,诱导率最高可达100 %。而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B5+3.0 mg·L-1 6-BA+0.5 mg·L-1 IAA+5.0 mg·L-1 AgNO3+2.0 mg·L-1 GA3,最高伸长率可达87.5 %。生根培养基为MS+0.2 mg·L-1 IAA+0.1 mg·L-1 NAA,生根率均达100 %。不同的外植体类型具有不同的不定芽诱导和芽伸长的能力,以去除生长点并带下胚轴和各切除一半的两片子叶作外植体时的诱导效果最好。用50对SSR引物检测再生植株,其中86株伏地尖的再生植株和对照植株间均没有扩增出差异条带,而茄门再生植株的SSR检测结果有12对引物表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以8907A为不育源转育中育性的表现和育成的雄性不育系不育的稳定性观察,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的稳定性强烈地受到辣椒品种(自交系)遗传背景的影响,稳定不育的材料主要分布在早熟甜椒和牛角形、羊角形辣椒中,其他类型辣椒中较易出现育性不稳定的材料;通过8份不同类型的胞质雄性不育系自然杂交、人工杂交等采的杂种纯度鉴定表明,稳定不育的不育系在露地无论是自然杂交还是人工杂交杂种纯度均能保证100%,对于育性不稳定的材料,结合人工杂交,特别是隔离昆虫条件下人工辅助杂交,能显著提高杂种纯度.  相似文献   
70.
采用有机溶剂法测定辣椒果实红色素含量,对其不同栽培条件、不同发育时期及红色素含量与果实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含量在露地自然光条件下栽培要远高于在大棚条件下栽培,测得的10份材料中辣椒红色素平均含量每kg相差2.2g。同时,辣椒红色素含量与单果鲜质量、干质量,种子胎座鲜质量、干质量以及含水量等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辣椒果实越大其红色素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