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68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31.
张世祺  王沛裴  王昌全  何玉亭  沈杰  徐强  李萌 《土壤》2017,49(6):1229-1236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对凉攀地区不同植烟年限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稳性团聚体在植烟0~5 a期间被显著破坏,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团聚体MWD值分别下降68%、64%和52%;非水稳性团聚体的破坏集中在植烟3~5 a期间,3种土壤团聚体MWD值依次分别下降31%、9%和17%。有机碳含量影响团聚体水稳定性,尤以水稻土和紫色土表现显著。有机碳主要分布在5 mm和0.25 mm粒径团聚体中,随植烟年限的增加,紫色土和水稻土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且5 mm和0.25 mm粒径团聚体下降最明显,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越均匀。烤烟不宜连作,连作紫色土和水稻土烟地(田)可增施有机肥,保护土壤团聚体。  相似文献   
332.
为了探讨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的分子基础,将伊氏锥虫单虫克隆,一部分克隆虫通过28只免疫抑制小白鼠,用安锥赛亚治疗剂量治疗,使其产生抗药性,为抗药锥虫;另一部分克隆锥虫也通过28只免疫抑制小白鼠,,但不用药物治疗,为敏感锥虫,即对照,用体外生长抑制法测得抗药和敏感锥虫的IC50分别为43.8和0.16878μg/ml。分别提取它们的总RNA和mRNA,总RNA分离出3条带,即从电泳的阴极到阳棚分别为26s,21s和5s,mRNA主要分布在21sRNA之后。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法,以敏感锥虫的cDNA为试验组(Tester),抗药锥虫的cDNA为驱动组(Driver),共挑选出34个阳性克隆,以cDNA来合成探针,用Southern dot blot鉴定,其中18个片段所在的基因是由于抗药性产生而表达量降低,这18个片段长度为300-700bp。  相似文献   
333.
应用质粒PTK探针鉴定锥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2P标记质粒探针PTK1、PTK1.1和PTK1.2,对12株中国伊氏锥虫的斑点杂交试验显示,3个探针均能与8株具有正常动基体的伊氏锥虫杂交,而不与其余4株异常动基体伊氏锥虫杂交,对正常动基体株的敏感度为10^2虫体。探针PTK1亦能与马媾疫锥虫杂交,敏感度为10^2个虫体。但PTK1与布氏锥虫仅发生微弱的杂交反应.敏感度为10^5个虫体。试验表明伊氏锥虫株之间的kDNA微环是同源的,伊氏锥虫与马媾疫锥虫和布氏锥虫的kDNA微环存在着共同序列。  相似文献   
334.
本研究从镰形扇头蜱半饱血雌蜱唾液腺cDNA文库的EST序列中筛选了一个含polyA尾的基因序列,经5′-RACE方法得到该基因全长序列。cDNA全长1 566 bp,编码区为23 bp~1 456 bp,编码478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的预测分子量约为55 Ku,等电点为8.87。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镰形扇头蜱未吸血成蜱、半饱血成蜱以及唾液腺、肠中表达。  相似文献   
335.
应用纯化血凝抗原(冻干)诊断耕牛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理化及免疫吸附方法对血吸虫虫卵抗原进行了纯化,然后致敏绵羊红血球,制成冻干的血凝抗原,先后对数百头感染血吸虫牛和未感染血吸虫牛进行了血凝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较好的重复性,对感染血吸虫牛的检率可达96.4%,假阳性很低;此外还对寄生血吸虫牛和牛治愈后血液内抗体消长情况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336.
寄生在动物体内和体表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仅我国17种家养畜禽的寄生虫就达二千多种,而全世界家养畜禽的寄生虫种类就更多,其他脊椎动物包括野生哺乳动物、野禽、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又有更多种的寄生虫.  相似文献   
337.
针对新形势,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优秀经验,分析加强农业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总结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农业高职院校具有自身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并进行创新实践。农业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强化平台建设,发挥学生和教师双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坚定强农兴农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38.
纳米农药及载体材料的增效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容易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纳米科技的长足进步推动了现代植物保护学科在交叉领域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纳米科技为依托的药剂递送系统,可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农药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结合最新的纳米农药研究进展,重点论述纳米农药的概念,介绍纳米农药的载体种类,分析纳米农药扩大靶标接触面积、促进植物内吸作用、提升叶面附着能力和调控药剂精准释放的增效机理,并对纳米农药的前沿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39.
试验旨在研究超声波低共熔溶剂法提高甘蔗制糖副产物附加值的工艺条件。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低共熔溶剂(DES)结合超声波法制备甘蔗渣纤维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试验对甘蔗渣纤维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优的DES溶剂组合为物质的量的比为1∶2的氯化胆碱-尿素。响应面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含水量60%、液料比31 mL/g、超声时间55 min。甘蔗渣纤维素的含量为84.28%,与预测值相近。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可为纤维素的制备提供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40.
为了降低台区线损、加快台区线损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应当对供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线损异常进行及时监测并诊断。本文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线损异常诊断技术,从用电采集系统中获取海量的电力运行数据,通过算法构建窃电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台区关口计量装置故障、窃电、用户计量装置异常、户变关系异常等问题进行诊断。该系统可以减少台区线损异常分析的时间,提高台区线损分析的准确率及效率,是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智能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