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6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和1.0%)NaCl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2 对番茄吸水特性的影响,并用realtime-PCR技术分析了根系中5个水孔蛋白基因(LePIP1,LePIP2,LeTRAMP,LeAQP2,LeTIP)的表达。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促进植株生长和对水分的吸收,显著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及根系水导;丛枝菌根真菌和盐胁迫共同调控了5个水孔蛋白基因的表达;与未接菌株相比,接种植株LeAQP2基因表达上调,其余4个基因表达下调。LeAQP2基因在接菌株根中的过量表达与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提高番茄根系水导有关。  相似文献   
122.
对中国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地方种质35份,野生资源35份),欧洲甜樱桃[C.avium(L.)Moench](18份)和毛樱桃[C.tomentosa(Thunb.)Wall.](7份)共95份材料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从ITS的DNA序列变异角度揭示种内遗传多样性及种间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96条ITS序列比对后长度为712 bp,G+C含量为58.1%,检测到71个变异位点(9.97%),共定义了37个单倍型;中国樱桃、欧洲甜樱桃和毛樱桃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酸多样性分别为0.840和0.00466、0.928和0.00396、0.905和0.00564,中国樱桃中栽培种质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其野生资源;(2)种间遗传关系显示,中国樱桃与欧洲甜樱桃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0.019),而与毛樱桃遗传距离较远(0.048);(3)邻接聚类和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3个种分别聚为3个分支,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同时,选择3个种的代表单倍型进行其ITS序列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3个种之间ITS1区、ITS2区的二级结构差异较大,最小自由能差异显著,进一步揭示了3个种间的遗传关系较远。综合分析认为,3个樱桃种内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分化,遗传关系较远,其中毛樱桃与中国樱桃和欧洲甜樱桃的遗传关系均较远。  相似文献   
123.
中矮1号梨砧木(S_2)PGI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T-PCR技术,根据GenBank中梨属PGIP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以梨矮化砧木S2叶片总RNA为模板,克隆到1条约1100bp的cDNA片段,将其与pMD18-Tvector连接后转化Escherichia coli JM109,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片段为梨PGIP基因,该cDNA编码33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6388ku,第1~24个氨基酸残基是信号肽。与梨属其它种中已获得的PGIP核苷酸序列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的同源性为97.5%~99.6%,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7.6%~99.1%。  相似文献   
124.
不同因素对草莓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丰香”草莓丛生芽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6-BA、琼脂、铵离子不同浓度组合对草莓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玻璃化试管苗与正常苗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草莓试管苗玻璃化均有显著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6-BA>铵离子>琼脂;能有效降低试管苗玻璃化的组合为1.0 mg/L 6-BA+6.0 g/L琼脂+1650 mg/L铵离子,增殖倍数也较高;玻璃化苗的组织含水量和膜透性较正常苗高,可溶性糖含量则相反;玻璃化苗的叶绿素含量较正常苗显著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在正常苗与玻璃苗间无显著差异,玻璃化苗较正常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25.
本研究基于NCBI-EST数据库开发了4 526对桃EST-SSR引物,探究桃EST-SSR引物在蔷薇科30个物种的通用性,并对上述30个物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最多,分别占35.80%、36.43%和25.56%;抽选了100对EST-SSR引物在12个桃品种中共扩增出237个条带,其中有79对引物具有多态性;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38;观察杂合度平均为0.12;引物鉴别力平均为0.41;66.67%的桃EST-SSR引物在30个蔷薇科物种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说明桃EST-SSR引物在蔷薇科植物中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6.
通气和添加防腐增氧物质(硼酸、高锰酸钾和硫代硫酸铵)对桂花枝段和叶片插穗水培扦插生根有很大影响。随着通气水平的降低,插穗剪口感染率升高,生根率降低,生根插穗的不定根生长减慢,在不通气的情况下,大多数插穗会发生剪口感染,生根率为零。但通气水平从连续通气降低到通气5分钟、间歇5分钟,不利影响虽有但不明显;而低于通气5分钟、间歇5分钟则不利影响表现得很明显。添加低于20mg/L浓度的硼酸对防止剪口感染效果不明显,但可提高生根率,尤以5mg/L~10mg/L效果更好。添加高锰酸钾对防止剪口感染效果很明显,对不定根的发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以添加2mg/L~4mg/L为宜。硫代硫酸铵的效应介于硼酸和高锰酸钾之间,以添加5mg/L~10mg/L为宜。用这些适宜浓度配合成含两种防腐增氧物质的混合添加剂加入培养液中,都有明显的控制剪口感染的作用,尤以其中含有高锰酸钾的组合为佳,但在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含有高锰酸钾的组合都明显抑制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而不含高锰酸钾的组合则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7.
樱花离体培养芽外植体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生长季节的6月份,取约0.2cm大小、带叶原基的樱花(嫁接于樱桃砧上)芽心作为外植体。低浓度营养成份的软质启动培养基(1/4MS+2%蔗糖+0.5%琼脂,附加0.5mg/LBAP和0.05mg/LIBA)能有效地防止外植体的褐化死亡;培养基表面无水膜、保持外植体干爽可避免胀水苗的发生;生长启动后,依次转入1/2MS和MS+3%蔗糖+0.8%琼脂培养基,附加1—2mg/LBAP和0.05mg/LIBA,外植体快速生长而无玻璃状苗发生;每三周左右转管一次,约两个月后外植体生活力减退和茎不伸长的现象开始消失,之后培养基内不添加GA3外植体也能明显伸长(每次转管后茎可伸长2cm左右),而添加适当浓度的GA3(2mg/L)茎伸长可达4—5cm。  相似文献   
128.
以丰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cv. Toyonaka)为试材,通过同源克隆技术获得FaMYB5基因全长编码序列,运用生物学软件对该序列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FaMYB5基因在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进行研究。FaMYB5基因的cDNA全长为822 bp,编码273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9159 ku,等电点为5709,与森林草莓的FvMYB5同源性达957%。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随着果实发育成熟,FaMYB5基因的表达逐渐上升。在果实的小绿期(SG),FaMYB5基因的表达量最低。但是在白果期(WT)出现1个降低的峰值,其表达量略高于小绿期,草莓果实开始转红时其表达量又逐渐上升,在果实全红期(FR)达到最大。结果获得了丰香草莓MYB类转录因子FaMYB5基因的cDNA全长,其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9.
‘蜀都蜜’是由‘金花’ב早酥’杂交选育出的早熟砂梨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一年生枝条呈黄褐色,皮孔小且分布稀疏;叶片长椭圆形,叶缘锐锯齿;每花序5~9朵花,花药浅粉红色,花柱高于花药,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果实呈纺锤形,果面光洁,黄绿色,果点小;平均单果质量231.5 g;果肉白色,肉质细脆,石细胞少,风味甜蜜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可溶性糖含量8.43%,可滴定酸含量0.22%,果实硬度8.34 kg·cm-2。在成都崇州地区于3月上旬开花,7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约115 d;适应性与抗性较好,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稳定,适宜在四川、重庆等平原和丘陵砂梨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0.
【目的】优化木耳菜Basella alba染色体制片条件,并了解其核型特征,为今后研究不同类型木耳菜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木耳菜品种‘大叶木耳菜’为材料,对影响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取材部位、预处理时间和解离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木耳菜主根根尖的分裂相细胞和中期分裂相细胞比例最多;0.002 mol·L-1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6 h,木耳菜染色体收缩性最好,形态最佳,分散性好;在60℃下1mol·L-1的HCl解离8 min,木耳菜染色体着色良好且细胞质透明,对比度高。木耳菜的核型公式为2n=2x=44=38m(2SAT)+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0 M2+22 M1+2 S,染色体长度比为1.93,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3.13%~6.06%,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5.19%~47.86%,臂比值变化范围为1.09~1.84,第10、16、17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3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木耳菜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89%,核型按分类标准属1A型。【结论】明确了木耳菜染色体制片的最佳条件参数,并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揭示了木耳菜的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