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在贵州省瓮安县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重病区,对露地烟、双行麦套烟、单行麦套烟、单行白膜烟、双行黑膜烟、单行银膜烟、单行葱套烟7种栽培模式烟草的PVY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旨为明确不同烤烟栽培模式对烟草PVY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栽培模式烟草的PVY平均病株率顺序为单行麦套烟(4.1%)<单行银膜烟(6.1%)<单行葱套烟(8.1%)<双行麦套烟(17.3%)<单行白膜烟(23.5%)<露地烟(42.3%)<双行黑膜烟(50.1%),单行麦套烟、单行银膜烟和单行葱套烟的平均病株率明显较低。在瓮安县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重病区,建议推广单行麦套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2.
烟草甲是烟叶储藏期的一种重要害虫,危害大且难于防治。采用微量喷雾法研究12种杀虫剂对烟草甲成虫和幼虫的室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2种杀虫剂以高效氯氟氰菊酯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溴氰菊酯次之。高效氯氟氰菊酯以10 mg·kg-1浓度处理饲喂试虫,4 d后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5.7%,6 d后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0.2%,对3龄幼虫的种群抑制率为85.1%。滤纸载药触杀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以0.65μg·cm-2处理烟草甲成虫,3 d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7.8%,显著高于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可作为一种较好的储烟防护剂用于防治烟草甲。  相似文献   
33.
从云南元谋表现黄脉症状的杂草赛葵上分离到一病毒分离物Y200.对其DNA-A基因组部分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序列与赛葵黄脉病毒Malvastrum yellow vein virus(MYVV)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96.1%.利用DNAβ的特异性引物,从Y200中扩增到卫星DNA分子.序列分析表明,该DNAβ全长1348个核苷酸,全序列与MYVV DNAβ的同源性最高,为96.1%.DNA-A部分序列和DNAβ全长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分离物为MYVV.  相似文献   
34.
单季晚粳秧苗期避开灰飞虱迁移高峰期,将会减轻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是一项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了单季晚粳播种期对灰飞虱虫口密度、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影响。结果表明,单季晚粳播种期对灰飞虱虫口密度、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影响明显,随着播种期从5月中、下旬推迟到6月上、中旬,田间灰飞虱虫口密度明显下降,水稻条纹叶枯病始病期、发病高峰期明显推迟,发病高峰次数减少,发病率显著降低,水稻有效穗数增加、结实率提高,增产效果明显。结合考虑第1代灰飞虱成虫迁移高峰期和水稻安全齐穗期,建议在江淮南部的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区,单季晚粳播种期推迟到6月9~14日。  相似文献   
35.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皖南山区危害蓝莓的一种重要害虫。采用药膜接触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黑腹果蝇成虫的生物活性。供试药剂以乙基多杀菌素的杀虫活性最高,溴氰虫酰胺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物活性次之。乙基多杀菌素以15 mg·L~(-1)处理后24 h和48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8%和100.0%,处理后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6.90和1.74 mg·L~(-1)。溴氰虫酰胺以40 mg·L~(-1)处理后72 h试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7%。核型多角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按厂家推荐剂量处理后72 h对黑腹果蝇也表现出较好的生物活性。乙基多杀菌素和溴氰虫酰胺可作为防治蓝莓园黑腹果蝇的理想杀虫剂加以交替轮换施用。  相似文献   
3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物质灰调理剂对烟田土壤化学性质、烟草生长及其烤烟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配施750 kg∙hm-2调理剂(T1)、常规施肥配施1 500 kg∙hm-2调理剂(T2)和常规施肥配施2 250 kg∙hm-2调理剂。结果表明:调理剂施用显著提高了烟草根区土壤pH值、矿质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CK2相比,调理剂处理(T1—T3)根区pH提高了0.36~0.44,硝态氮增幅达49.6~243.5%,矿质态氮增幅为26.5%~164.6%。其中,T2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草生长中期根区硝态氮含量,而显著降低其成熟期根区硝态氮含量,利于烟草生长后期烟叶的落黄。与CK2相比,调理剂配施(T1—T3)显著促进烟草根系生长发育,提高烟株茎粗和中前期烟叶氮磷钾含量,增加烤烟产量,其增幅为3.6%~6.2%;同时,烤烟上部叶钾含量增加,氮和还原糖含量降低,利于烤烟中部叶糖碱比的提升和烤烟品质的改善。综上,生物质灰调理剂的添加,可改良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供给,提升烤烟养分积累,改善烤烟品质,并以1 50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37.
漆树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彤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286-290
采集感染炭疽病的漆树病叶,组织分离得病原菌纯培养,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培养特征、致病性和寄主范围将其鉴定为胶孢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发现,漆树炭疽菌菌丝生长与时间呈直线相关,菌丝在10~35 ℃范围内均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 ℃,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8 ℃,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达到90 %时才能萌发,连续光照可以促进菌丝生长量和产孢量的增加,菌丝在pH 3~12 范围内均能生长,生长最适pH为6.0。漆树炭疽菌对多种碳、氮源都能利用,以葡萄糖、果糖为碳源以及以天门冬酰胺、丙氨酸为氮源时,其菌丝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38.
微生物菌剂施用对烟田根际土壤菌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前期筛选出高效防治烟草青枯病害的生防菌株的基础上,于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分析生防菌剂施用对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烟草内生菌LSN02和烟草根际菌LLGJ04两种生防菌剂的在烟草种植中的施用均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的菌群总数量,且LSN02的效果优于LLGJ04;其中,烟草内生菌LSN02高浓度(2×108 cfu/mL)处理烟株时,显著增加根际土壤细菌菌群数量,而烟草根际菌LLGJ04中浓度(1×108 cfu/mL)和低浓度(0.5×108 cfu/mL)处理烟株时,可分别增加根际土壤放线菌及真菌的菌群数量。该研究为提高植烟土壤有机养分含量和微生物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以敌敌畏、毒死蜱和辛硫磷3种常规有机磷杀虫剂为材料,通过滤纸药膜触杀、三角瓶密闭熏蒸和微量喷雾等方法,研究了其对烟草甲成虫和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以敌敌畏的触杀、熏蒸和综合防治效果最好;从综合防效来看,310 mg/kg敌敌畏处理2 d后,烟草甲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86.9%,而处理6 d后,对烟草甲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5.7%,成虫羽化数仅为0.4头,对幼虫的种群抑制率可达96.2%。其次是毒死蜱,其熏杀效果和综合防效均优于辛硫磷,但其触杀效果要差于辛硫磷;且毒死蜱对烟草甲成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但对幼虫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40.
采集安徽马鞍山水稻条纹叶枯病感病稻株,TRIzol法提取样本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水稻条纹病毒(RSV)安徽分离物的RNA3部分片段,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全长874 nts,含有完整的NS3基因,NS3基因序列长度为636 nts,编码211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RSV安徽分离物NS3基因与来源于华东各省市RSV分离物NS3基因间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7.6%~99.4%,而与RSV云南分离物NS3基因间的序列相似性相对较低,为93.4%~95.4%。构建RSV NS3基因系统关系树,发现RSV安徽分离物NS3基因与来源于华东各省市8个RSV分离物NS3基因聚成一个单独的分支,说明华东各省市各个RSV分离物亲缘关系最近。将RSV安徽分离物NS3基因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构建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N-NS3并转化农杆菌。将含pBIN-NS3的农杆菌和含pBIN-GFP的农杆菌共浸润16c本氏烟叶片,6天后紫外灯下观察发现,共浸润区表现出强烈的绿色荧光,说明16c本氏烟GFP基因局部沉默被抑制,可以初步证明RSV安徽分离物编码的NS3蛋白是一个RNA沉默抑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