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584篇
农学   316篇
基础科学   307篇
  206篇
综合类   2066篇
农作物   244篇
水产渔业   203篇
畜牧兽医   1244篇
园艺   427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1996年以来,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其因是发病出现了新特点。原来主要发生淋巴结化脓型,呈良性经过;现在主要发生败血症型,病死率较高。现把其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2.
尚秀国  朱晓萍  李辉 《中国家禽》2004,26(12):12-14
以雅发褐壳蛋鸡为素材,在零世代和一世代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应用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对体腹脂性状继续进行双向选择,比较了高低脂系间体组成的差异,并研究了中后期血浆VLDL浓度与上述性状的相关程度,进一步探讨了血浆VLDL浓度的选择效应。结果表明:二世代母鸡中后期高脂系体重较高(P<0.05),血浆VLDL浓度与体重呈极显著的表型相关(P<0.01)和中等程度的正遗传相关。62周龄高脂系的腹脂率显著高于低脂系(P<0.05),说明运用血浆VLDL浓度经过二个世代的双向选择,使产蛋鸡中后期体重降低,且对腹脂沉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新生犊牛肺炎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该病病情危急,如治疗不妥,往往导致死亡.笔者用中西医相结合疗法,对136例犊牛肺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适用于有机产品生产的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为第一道防线,以适用于绿色产品生产的植物和生物源药剂控制措施为第二道防线,以适用于无公害产品生产的化学措施为第三道防线。通过设置三道防线,控制韭菜病虫害。在有机蔬菜基地,采用有机方式栽培,如果第一道防线内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即可生  相似文献   
75.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以出血和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蛋鸡特别是产蛋期的鸡,导致产蛋量下降,软壳蛋增多,甚至死亡。各内脏严重出血,机体贫血,冠苍白。本病一般发生于秋季(8~10月份),往往在暴雨季节过后的20d前后开始发生。住白细胞原虫病的传播媒介为库蠓、蚋,通过叮咬而传播。  相似文献   
76.
鸡新城疫曾是我国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和防疫工作的加强,原来呈毁灭性流行、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典型的鸡新城疫已不多见。鸡新城疫的流行趋向正向慢性化和非典型化转变,各地发生的多是非典型性新城疫。由于对此发病原因认识不足,加之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给该病的诊断和防制提出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77.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陕西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陕北(榆林)、关中(宝鸡市、扶风县)、陕南(洋县)等地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4株IBV(定名为YL-04、BJ-04、FF-04、YX-04),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血凝性、血凝抑制性、致病性、鸡胚矮小化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4株病毒经1%胰酶处理后的各代病毒尿囊收集液均可凝集鸡红细胞;IBV标准阳性血清可特异性的抑制其凝集性;回归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病毒传代物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临床表现为致肾脏病变的组织嗜性,证明以上地区鸡群发病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8.
正在牛养殖过程中,瘤胃积食是一种常见病症,该病好发于春、冬两季,且多在年老体衰的牛只身上和饲养不良的牛只身上发生。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具体介绍。1主要病因在临床上,牛发生瘤胃积食的情况多是由于牛只摄入过量难于消化的食物如大米、硬豆荚、秸秆、玉米糠等物质所致,也有部分是因为牛只劳役过度后急食而引发该病。发生瘤胃积食的牛只大多为年老体弱的牛只与劳役过度与饲养不  相似文献   
79.
本试验旨在比较几种饲料添加剂组合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23日龄、平均体重为5.50 kg左右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DLY)三元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A组为基础日粮,B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g/kg的金霉素(15%),C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g/kg的复合植物精油(CEO),D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g/kg的CEO与微生态制剂(0.5 g/kg),E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g/kg的CEO与乳铁蛋白(0.5 g/kg)。饲养期26 d。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日均增重、日均采食量,C、E组显著高于A、B组(P0.05),E组显著高于D组(P0.05);腹泻指数,C、D、E组均低A、B组,差异显著(P0.05)。(2)血液生化指标:E组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A、B组(P0.01);E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E组的总蛋白极显著高于A组(P0.01);E组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E组胰样生长因子-1水平显著高于A、B组(P0.05)。C、D、E组T3水平均低于A、B组(P0.05)。(3)肠道结构:C、D、E组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长度显著高于A组(P0.05),B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B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均低于其他各组。结论 :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复合植物精油配伍微生态制剂、复合植物精油配伍重组乳铁蛋白均能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减少腹泻率,改善肠道健康及血液生化指标,其中复合植物精油配伍重组乳铁蛋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0.
以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Gannong No.5’)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了茎秆中木质素的发生、分布与沉积规律。结果表明,苜蓿茎秆中木质素的分布与生长部位密切相关,在茎秆顶端初生维管组织中仅木质部有木质素分布,随节间下移,木质素开始在初生韧皮纤维、次生木质部和髓射线中大量沉积;茎秆中存在G、S两种木质素,S木质素的发生迟于G木质素;在维管束之间,两种木质素均以"厚角组织处维管束→厚角组织间维管束"的模式沉积,但在维管束内,木质素沉积表现出异质性,G木质素沉积模式为"初生木质部导管→初生韧皮纤维→次生木质部和髓射线";S木质素沉积模式为"初生韧皮纤维→次生木质部和髓射线→髓薄壁细胞"。分析认为,紫花苜蓿茎秆中木质素特殊的沉积模式可能是其对北温带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