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4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13.
14.
冬枣树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当春季气温上升到13~15℃时枣芽开始萌发,17~18℃时抽枝、展叶和花芽分化,19℃左右时现蕾,22~24℃进入初花期。盛花期花粉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26℃,低于20℃或高于38℃,发芽率显著降低。从中心产区到全国各地冬枣栽培的情况看,许多枣园坐果都不太理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它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开花坐果的特性。现以华北地区冬枣树的花期管理技术为基础,将冬枣树花期(6月上旬至6月中旬)管理的基本技术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武之新  武婷 《农家顾问》2008,(10):30-33
总体来说,杀菌剂、杀虫剂药效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害生物产生了抗药性。抵御外界恶劣环境,是生物的一种本能,害虫和病原体在不断受到农药袭击后,也会逐渐产生抗药性,尤其是在同一种农药的连续袭击下,这种抗性反应更为强烈。另外.一种农药喷施到同一种病原体或害虫上,敏感的个体容易死亡.而不敏感的个体就有针对性地存活下来并继续繁殖下一代。这些不敏感的个体所产生的下一代,也是不敏感的。  相似文献   
16.
在微区条件下,通过春、夏、秋三个季节对金丝小枣施用~(15)N 标记的尿素,研究发现夏施时枣树能利用25%左右的肥料氮,且吸收速度很快,有利于当年果实的高产。秋施时 N 的利用率只有12%,近一半仍保留在土壤中,而春施约72%的 N 损失掉。春秋枣树的吸氮速度都较低,此时施用氮肥必然导致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也低。夏季是金丝小枣的最佳施氮时期。  相似文献   
17.
冬枣树落叶后到发芽的管理,是枣树一年中的基础管理是其它时期所不能代替的。为使枣树高产,应抓好以下管理措施。1.清洁枣园入冬前枣叶落完以后,要及时清扫园内落叶、病僵果、杂草等,集中起来烧毁,以烧死在其中越冬的病孢子、菌丝和虫卵等。这项措施对减轻枣焦叶病、枣叶黑斑病  相似文献   
18.
湖南稷子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中绿一号绿豆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绿一号为中国农科院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筛选出来的一个优良绿豆品种。该品种不仅高产、稳产、品质好,而且株型直立紧凑,抗倒伏,结荚部位集中,成熟时不炸角,适于机械化收割,很受群众欢迎。现根据外地经验及本地区试种的结果,将其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1.播种。精细整地保全苗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播种前使土地平整疏松无坷垃,以利出苗。该品种适于在中、上等肥力的地块上种植,如种在地力瘠薄的地块,应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一般亩施有机肥2—3方、碳铵25公斤左右、过磷酸钙25—50公斤。中绿一号的播种适期较长,根据我区的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春播可在4月下旬开始,夏播不宜晚于7月15日。可以平播,也可以与棉花、玉米间作套种。平播亩播量1.5公斤左右,播深3—5厘米。墒情较差时可以轻轻镇压以利保墒出苗。  相似文献   
20.
3最佳环剥部位、宽度及愈合期 1)环剥部位,多数人认为应在主干上,初次环剥,应在树干距地面20cm左右的光滑部位进行。环剥时,先要刮去环剥部位的老树皮,露出粉红色的韧皮组织,再用环剥刀环切两刀,深达木质部,在不切伤木质部的前提下,环剥宽度以0.5-1cm为宜,之后取下环切带的韧皮组织。以后每年在上一年环剥口以上3~5cm处环剥1次,直达主枝分权处,再从基部向上环剥(群众称为回甲,环剥口一般不重合)。环剥宽度也可按树干粗度来计算(一般为干粗的1/20~1/10),或按树龄考虑,幼树或弱树0.3~0.4cm,一般成龄树0.5~0.8cm,旺树、壮树0.8~1cm。要求环剥口整齐、宽窄一致,剥皮时不留残皮,保证伤口能在环剥后30-40天全面愈合,愈合过早,抑制不了花后落果,过晚则损伤树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