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65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94篇
  83篇
综合类   353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03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院纤维胃肠镜室自1980年3月至1984年9月运用日本奥林巴斯厂产品,使用长度103.5cm,先端可弯度上下各180°,左右各160°的纤维结肠镜(CF—MB3R),以全结肠检查为目的操作557次。在实践中,包括通过X光下探索轨迹等方法,摸索出一套提高进镜成功率的规律。未按此操作者88次,成功率仅76.1%,按此规律进行操作者469次,  相似文献   
42.
对7个猴头菇菌株进行了鉴定和栽培出菇比较试验。经鉴定,H3,H4,H5为同株异名,其他4个菌株均为不同的品种,根据子实体发生快慢,将H1,H7,H8划分为慢生型菌株;H3,H4,H5,H6划分为快生型朱。品种比较和不同温度下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高,质量好的菌株有H1和H6。H1菌株适宜出菇温度范围为15 ̄28℃,最适出菇温度为20 ̄25℃,H6菌株适宜出菇温度为5 ̄28℃,最适宜出菇温度为5 ̄2  相似文献   
43.
美国环境保护委员会对2000年地球文明的发展作了预测。200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到63.5亿。人均耕地面积为0.25公顷。食品生产的增长主要靠农业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会增加能源消耗;能源价格将上涨约50%,食品价格将上涨1倍。 到2000年现有全部石油储量将用去大约一半,因此人类将改  相似文献   
44.
瘤胃纤维分解细菌促生长物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胃纤维分解细菌促生长物质的探讨吉增福景耀先谢宝昌李光辉(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通辽028042)反刍动物的瘤胃是机体营养转化的重要器官,消化和分解植物中的纤维和半纤维是其中纤维分解细菌的主要功能。经过多年的试验,瘤胃纤维分解细菌的人工体外分离培养已获...  相似文献   
45.
46.
农家常用饲料,如小麦、棉籽饼、菜籽饼、马铃薯等,因受病菌污染或自身带毒,不宜直接用来饲喂畜禽,可用一些简易办法去毒后使用 1.赤霉病污染的小麦去毒可用盐水发酵法去毒:每100公斤病麦,加2公斤食盐,用水拌和湿润后倒入缸中,上覆稻草封盖,经3天发酵处理,即可破坏毒素。处理后的小麦,有香味飘出,可作饲料。也可用水浸去毒:将病麦浸泡于清水中,每过一天一夜,换1次清水,连续2~3次,毒素溶于水中被清除;或者先用5%的石灰水澄清液浸泡一天一夜后改用清水浸泡,去毒效果更好。 2.黄曲霉污染的玉米去毒一是用石灰水去毒:将100公斤玉米,倒入100  相似文献   
47.
48.
网棚韭菜无公害生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坊治。  相似文献   
49.
50.
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的特异性SNPs标记预测和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种优势,为牛杂种优势利用和选种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别利用牛Illumina Bovine HD 770 K和GGP Bovine 100 K芯片对464头和牛、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43头荷斯坦牛3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并通过牛QTLs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比牛参考基因组映射得到与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相关的特异性SNPs;然后构建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两种标记状态同源矩阵,通过计算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来预测品种间杂种优势,并利用配合力分析验证较优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计算的各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与和牛♂×荷斯坦牛♀(W×H)亲本间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分别为0.346 1和0.338 9;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性状上,S×H亲本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43 1、0.348 7和0.336 7,而W×H遗传距离分别为0.337 6、0.340 7和0.329 2;两种SNPs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均为S×H较大,W×H次之。因此,在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上,S×H为较优杂交组合。通过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实际杂交群体的配合力,发现10个父系在初生重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最高效应值分别达到3.760 9和8.931 2。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可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获得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