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诱变技术作为一种增加遗传基因变异率的育种技术,在辣椒育种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介绍了辐射诱变、航天诱变和化学诱变技术的特点及作用机理,重点综述了Coγ射线、航天诱变和EMS诱变的机理及在辣椒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
以起源于美国北部、美国南部、日本和菲律宾的普通野生稻,栽培稻作为细胞质供体。以株1S、准S为细胞核供体,经连续回交12次,构建两套1种核9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温敏核不育系,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比较对照不育系与新质源不育性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同核异质不育系及同核异质组合的生物学性状主要受核基因控制,但细胞质效应和质核互作效应对部分性状也有显著影响。细胞质对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都有不同程度影响:日本晴细胞质能显著增加不育系的剑叶面积、宽度;Lemont细胞质能降低不育系的穗长和颖花数,缩短不育系的生育期,V20A细胞质能降低不育系的地上部分干重。  相似文献   
53.
借助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辣椒热激蛋白HSP90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关系以及在各组织器官和高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辣椒基因组中含有7个HSP90家族基因,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内含子数2~19不等,含有5个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辣椒7个HSP90家族基因分为3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辣椒HSP90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与内质网中;基于已发表的转录组数据进行组织表达分析,HSP90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不同;高温处理可不同程度地激活HSP90的表达。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决辣椒栽培中常出现的低温伤害问题,笔者配制了一种提高辣椒苗期抗寒性的组合物,并对喷施该组合物后辣椒幼苗的色素、净光合速率、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喷施该组合物后,辣椒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净光合速率分别较CK提高16.67%、19.72%、34.78%和38.60%,差异均达显著...  相似文献   
55.
‘兴蔬皱辣1号’是以SJ07-116为母本,SH1023为父本选配而成的品质型辣椒杂种一代。中早熟,始花节位10~11节,植株生长势较强,果实牛角形,果表光亮有皱,果皮薄,青果绿色,生理成熟果为红色,果长23 cm左右,果肩宽2.8 cm左右,果肉厚0.2 cm,单果质量35 g左右。商品成熟果全糖含量为3.24%,Vc含量152.8 mg/100 g(FW),辣度31 554SHU,抗病毒病、疫病,中抗炭疽病,前期鲜椒产量867 kg/667m2、总产量2 217 kg/667 m2,适宜在湖南、山东、山西、江西、湖北、河北、河南、云南、江苏、四川等省作春季露地栽培和春秋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56.
为适应新时代设施蔬菜产业高速发展的要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设施蔬菜产业专业人才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通过对《设施蔬菜栽培学》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优化教学内容,调整理论教学形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融入思政元素等多种途径入手,强化教育教学过程,更新和调整教育教学理念,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通过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对设施蔬菜栽培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优秀设施蔬菜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7.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快速分析研究辣椒的农艺性状,可以为辣椒选育提供依据,后续为辣椒遗传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Labview、Visual Studio和OpenCV软件编写了一套对辣椒横切和纵切截面农艺性状的分析程序.对辣椒截面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对横截面提取外轮廓、内轮廓、心室图、褶皱图形等图像,对纵截面...  相似文献   
58.
不同浸种方法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立军  邓力喜  陈良碧 《种子》2007,26(12):8-10
以间歇浸种与直接浸种两种方法,对不同活力的水稻种子进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用间歇浸种处理后,发芽率比直接浸种高。且最佳间歇浸种时间为浸种3h、晾种3h,重复3~4次。由此说明,间歇浸种对种子生命力影响较小,适宜在农业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59.
对11个三系不育系水稻、2个典型籼稻、2个典型粳稻和3个普通野生稻叶绿体DNA的ORF100,ORF29-TrnCGCA,rps16基因内含子和TrnTUGU-TrnLUAA转录间区4个片段进行扩增,并对后两个片段测序.研究结果表明,三系不育系水稻叶绿体DNA的ORF100和ORF29-TrnCGCA两片段的长度均与典型的籼稻一致,即供试的11个三系不育系水稻都为籼型叶绿体.11个三系不育系材料中有10个材料在测序的rps16基因内含子TrnTUGU-TrnLUAA转录间区的序列完全一致,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其他10种不育系水稻在rps16片段上有一个单碱基和一个6碱基片段的差异.由此说明,与供试的典型籼稻、典型粳稻和普通野生稻相比,三系不育系细胞质的多态性水平非常低.  相似文献   
60.
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如何提高作物的氮利用率是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该研究综述了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影响因素、高氮素吸收与利用生理机制、提高作物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并对后续氮素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筛选和选育高氮效率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