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6篇
  1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对东北地区主栽品种达维(Dawei)、薄壳红(Bokehong)开花后进行连续喷施不同浓度的CaCl_2及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在花后40、50、60 d分别测定果实大小,在果实成熟期进行果簇的果实数量、果实败育率、座果率统计,分析钙离子浓度对其果实生长及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CaCl_2溶液,可以促进榛子果实的发育,提高果实的坐果率,降低果实的败育率,且随浓度的升高促进效果显著。喷施不同浓度的EGTA溶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果实的发育,降低了果实的坐果率,提高了果实的败育率,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增强。对花后不同阶段榛子果实大小与成果率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阶段的果实大小,与坐果率呈正相关关系、与败育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2.
选用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试材,研究增施CO2能否降低马铃薯块茎中硝酸盐含量并缓减土壤次生盐碱化,为提供安全的马铃薯产品同时延长温室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试验采用传统氮素施肥和温室CO2气体施肥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增施CO2条件下氮素水平对马铃薯生长、氮素积累量、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  相似文献   
93.
马铃薯氮素管理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马铃薯生产需要合理的氮素管理。本文分析了马铃薯氮肥利用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氮素管理的思路,即在了解马铃薯的氮素需求规律、明确马铃薯农田氮素走向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栽培措施。在氮素管理策略上,提出既要总量控制又要分期调控,实施关键生育期氮素精确诊断监测,采用合理的施肥方式,研发适合马铃薯的新型氮素缓/控释肥料。最后,对马铃薯氮素管理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4.
甜菜科学试验是研究甜菜的生育规律及与之相联系的外界因素对其生育的影响,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和创造新的丰产高糖品种。要实现这个目的,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而且需要有科学的分析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是数学分析方法。随着甜菜科学研究的深入,数学分析方法越来越成为科研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5.
96.
甜菜对钠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甜菜对钠素的吸收及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甜菜在整个营养生长期内要吸收大量的钠素,吸收速度是生育前期较快,后期逐渐降低,在不同器官及整株的积累量是逐渐增加的,到块根增长期达到最高;钠素在甜菜体内的分配是以叶丛为主,即叶丛中的分配率在整个生育期间始终显著地高于块根,相对含量和绝对含量均高于块根,其分配率动态变化与单株净同化速率的变化相一致,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577.);甜菜对钠的吸收  相似文献   
97.
水分管理不科学是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马铃薯水分响应的深刻理解。本研究针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对水分敏感这一特性,设置不同水分梯度检测马铃薯叶面积动态、物质积累、产量形成和激素变化。结果显示,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缺水会显著降低叶面积指数和整株干物质积累量,块茎数量和单株薯重均显著减少,最终导致无法实现高产。缺水期间叶片和块茎中脱落酸(ABA)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相对含水量越低两器官中的ABA含量升高越显著,推测ABA可能在响应土壤水分状况和产量形成中扮演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理解马铃薯水分生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燕麦β-葡聚糖的保健作用及影响其积累的因素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燕麦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燕麦β-葡聚糖能预防和治疗由高血脂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关于燕麦β-葡聚糖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目前虽已有一些假说,但均未取得充分的证据。燕麦β-葡聚糖的含量存在遗传差异,裸燕麦的含量通常高于皮燕麦,不同基因型的裸燕麦,其β-葡聚糖的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环境因素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也有明显影响,氮素供应的增加通常会提高β-葡聚糖含量,但是其他环境因子包括磷、钾等矿质元素对燕麦籽粒β-葡聚糖合成及积累的影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99.
从燕麦β-葡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和β-葡聚糖的分子量范围的测定方法等方面对国内外燕麦β-葡聚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介绍了目前分离纯化过程中研究认为的最佳方法和手段,以期为今后我国燕麦β-葡聚糖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为给燕麦优化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和高β-葡聚糖含量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地区的四个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燕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开花到籽粒完全成熟,β-葡聚糖含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总β-葡聚糖在花后15 d内迅速合成,是β-葡聚糖合成积累的关键时期,之后合成和积累速度减缓,其中可溶性β-葡聚糖在花后10 d内积累速度较快,而后变缓.不同燕麦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可溶性β-葡聚糖所占比例表现为皮燕麦高于裸燕麦.从燕麦籽粒形成到成熟,不同品种籽粒中葡萄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花后15 d左右达到最大值,葡萄糖含量与β-葡聚糖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葡萄糖含量不是燕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合成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