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5篇
  7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科学的挖笋留竹,是培育毛竹笋材两用林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留竹时间推迟,可增加竹笋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后期(谷雨后)留竹,竹笋产量比前期增加120.6%,比中期增加47.7%,经济收入分别增加148.7%和57.2%。但后期留竹成竹率低,成竹质量差,新竹胸径比前、中期分别降低13.9%和14.8%。根据试验表明,在试验地区以中期(四月十五日左右)开始留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2.
大面积营造集约经营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宁楼  宋磊 《林业科学》2003,39(5):44-51
分析了"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简称NAP)区内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现状和原因,阐明了NAP防止地力衰退采取的对策,并根据土壤肥力监测结果分析了NAP实施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防止土壤肥力退化的措施.结果表明项目实施5a来,营造了138.5×104hm2的集约经营人工林,由于严格执行了"环保规程",有效地防止了土壤肥力的退化,土壤肥力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略呈增加的趋势.项目区内热带片和亚热带片的速效氮和有机质略有下降外,土壤中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7种养分呈上升趋势.项目区华北-中原、辽东低丘岗地片,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其中速效磷、速效钾和代换钙镁增加的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23.
五氯柳胺是水杨酰苯胺类抗寄生虫类化学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牛、羊的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对绦虫和线虫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五氯柳胺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临床药效、毒理及残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五氯柳胺上市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剩余饲料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是动物实际的饲料摄入量减去预期动物用于生长的饲料消耗量后得到的一个差值。利用1 642头(380头公猪、868头后备母猪和394头阉猪)并历经7代杜洛克猪测试所得到的数据,对剩余采食量(RFI)、采食量利用(RFI)、采食量(Feed Intake,FI)、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背膘(Back Fat,BF)和眼肌面积(Loin Eye Area,LEA)进行遗传参数的估(Feed Intake,FI)、日增重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和相关计算。采用4种模型评估RFI。RFI1:包括了入试期、体重和ADG;RFI2: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和BF;RFI3:计和相关计算。采用BF;RFI3: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和LEA;RFI4: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BF和LEA。然后再用最大似然法(REML法)对上述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对上述的动物模型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RFI的遗传力处于中等(范围在0.22~0.38)。相应对于FI,ADG和LEA的遗传力也处于中等(范围在0.45~0.49),但BF的遗传力较高(0.72)。FI与ADG的遗传相关较高,为0.84;FI与BF的遗传相关也较高,为0.67。LEA围在0.67。LEA与FI的遗传相关-0.42,LEA与ADG的遗传相关为-0.11,LEA与BF的遗传相关为-0.44。当BF没有包含在RFI的模型中时,BF与RFI的遗传相关较高(BF与RFI1的遗传相关为0.77,与RFI3的遗传相关为0.76);而相比之下,BF与RFI2的遗传相关为0.11;与RFI4的遗传相关为0.07。LEA与RFI的遗传相关都为负(范围为-0.30到-0.60)。与-0.60)。对ADG、LEA和肌内脂肪含量进行选择,当对RFI进行评估时,会得到比较小但与意愿相符合的遗传进展。4个RFI之间对之间的表型相关为0,遗传相关较低(0.17~0.23)。FI与所有的RFI都存在强相关,不管是遗传相关(0.56~0.77)还是表型相关的表型相关为还是表型相关(0.56~0.66)。结果显示:对RFI进行选择也许会导致FI的降低,BF也会变薄,LEA会增加。至于BF或LEA的改变量将相对(0.56的改变量将相对取决于RFI是否对BF进行?  相似文献   
25.
<正>鸡禽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肉食品之一,由于它饲养方法简单,所以鸡禽业的养殖发展非常迅速,在当今时代,传统的鸡禽养殖业已经从分散的、家庭散养方式,已形成规模性的养殖模式。随着规模性的鸡禽养殖发展,鸡禽病发生更需要加强防治,尤其是对鸡禽疾病防治工作必需最好,否则养殖户的损失就会非常巨大,但鸡禽的常见病比较易发,也无法彻底根除,在规模化的鸡禽养殖中,常常会导致鸡禽群体发病,而且具有感染性高、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时可能全军覆灭,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限制了国内养鸡业发展。为了鸡禽病的发生,必需对于鸡禽病的发生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找出鸡禽为什么易患病,怎样才能控制传染程度,根据鸡禽的发病原因,探讨有利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繁荣我国养鸡业,提高我国鸡禽业的经济效益,也能杜绝鸡病危及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26.
于2009年3月的大潮期间对渔山列岛潮间带布设5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90种,其中腔肠动物3种,多毛类11种,软体动物45种,甲壳类19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6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5307.06g/m2,总平均丰度为2323.20ind/m2。在各类群底栖动...  相似文献   
27.
一种含有竹叶黄酮的复配型肉类食品添加剂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竹叶黄酮和异Vc钠的系列复配应用试验,得到了一种性能优越的肉类食品添加剂.实验选用中式香肠体系,通过测定过氧化值(POV)、酸价(AV)和亚硝酸盐含量,辅以感官评定等手段,评价此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性能以及对产品风味和质量的整体影响.结果表明,在原配方的基础上,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减半使用,同时添加0.01%的竹叶黄酮和0.05%的异Vc钠,能显著抑制香肠的脂质过氧化,延长产品保质期,降低产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维持并改善中式香肠应有的感官品质.竹叶黄酮在有效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同时,部分替代了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发色剂,提高了制品的安全性,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肉类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28.
作者就大蚕省力化养蚕技术进行了试点分析,分析了大蚕每日二回育,三回育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出了技术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对奥唑嗪(AZQ)口服液初步的药理学实验观察,确定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药理学实验方法,将20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50只,各组分别设置中药奥唑嗪大剂量组(200mg/kg)、中剂量组(100mg/kg)、小剂量组(50ms/kg)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抗炎为醋酸可的松;止咳为蛇胆川贝液;祛痰为氯化铵;平喘为氨茶碱)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抗炎、止咳、祛痰、平喘等药效学观察.结果奥唑嗪口服液100mg/kg和50mg/kg剂量组对抗炎有一定作用;50mg/kg剂量组对止咳有显著作用;70mg/kg和100mg/kg剂量组对祛痰有显著疗效;100mg/kg和50mg/kg剂量组对平喘有明显作用.结论奥唑嗪口服液对抗炎、止咳、祛痰、平喘有一定疗效,可以开发研制为二类新药.  相似文献   
30.
丁香油抑菌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滤纸片法和固体稀释法对丁香油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丁香油对5种植物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成分为丁香酚。丁香油对白菜黑斑、小麦纹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mg/mL,对玉米大斑、葡萄炭疽、番茄黑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3125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