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配比的糖醋液对食用菌害虫菇蝇及粪蚊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为害食用菌最严重、发生数量最大的双翅目害虫菇蝇及粪蚊的诱杀效果进行方差分析,试验条件下不同配比的糖醋液对食用菌主要害虫菇蝇和粪蚊均有诱杀作用,其中以糖:醋:酒:水比例为4:4:2:10,并添加总液量的2%的30%敌百虫乳油的诱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2.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苜蓿产业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概况。分析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苜蓿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以及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指出了苜蓿产业化已成为带动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北方农牧交错带草食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3.
苜蓿种子既是生产资料,又是建植草地的物质基础,没有优质的苜蓿种子,就没有现代化的苜蓿产业乃至现代化草业,苜蓿种子不论是在栽培草地建植,还是改良草地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作者提出了山西北部雁门关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关键技术,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为建立紫花苜蓿种子高效生产体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
俄罗斯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根科  梁秀芝  李占成 《沙棘》2005,18(1):29-30
对引进的6个品种的俄罗斯大果沙棘210株,采用嫩枝扦插方法进行无性繁殖,成活率达84.6%,其中带顶芽扦插成活率达96.8%。扦插繁育技术要做好嫩枝选择、建造荫棚,整休插床、处理插穗,正确扦插、加强管理,其重点环节是?肖毒、催根、抚育。  相似文献   
25.
在半干旱的晋北地区,对24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当年生育期差异不显著,次年05594和05604返青早,不同品种现蕾初花期差异显著;在2a产草量中,有5个品种第2年的增产幅度比对照阿尔岗金高。综合评价认为,05601、新疆大叶、龙牧803增产显著,抗旱抗寒性强,适宜在晋北地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26.
不同苜蓿品种在雁门关地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雁门关地区,以28个紫花苜蓿不同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观测其再生速度、叶茎比、株高和干草产量,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对8个营养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阿迪娜”生长速度在2015和2016年均表现为最高,分别为2.78和3.19 cm·d-1;“WL363HQ”叶茎比在2015和2016年均表现为最高,分别为0.84和0.97;2) “WL298HQ” 在2015年的株高表现为最高(54.90 cm),“巨能7号”在2016年的株高表现为最高(84.27 cm);“鲁苜2号” 在2015年的干草产量表现最高,为6961.81 kg·hm-2,“巨能7号” 在2016年的干草产量表现最高,为8587.63 kg·hm-2;3)各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维多利亚”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占干物质的26.80%;“维多利亚”的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均表现为最高(分别为10.20%和 2.34%);“肇东”的干物质含量最高,达到94.55%;“康赛”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最低,分别为27.18%和33.31%;“雷达克之星”的瘤胃非降解蛋白含量最高(22.27%);“康赛”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最高(79.93%)。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显示,“维多利亚”、“康赛”、“WL298HQ”、“SK3010”、“巨能7号”5个品种的综合表现最优异,在雁门关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及农作物下土壤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酶直接影响着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活性指标。在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和农田内采集土壤样品,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pH、营养元素(N、K、Ca、Mg等)有效态含量及4种土壤酶(土壤脲酶、碱式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析了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和农作物下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中,土壤脲酶和碱式磷酸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显著减少,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平均酶活性表现为3年龄>6年龄>10年龄草地。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2)不同类型农田中,土壤酶活性亦存在差别,玉米地土壤脲酶和碱式磷酸酶活性仅为马铃薯地的24%和70%;(3)比较人工草地与农田土壤酶活性,认为3种土壤酶(土壤脲酶、碱式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基本表现为马铃薯地>3年龄巨人草地>玉米地≥3年龄雷达克之星草地>6年龄雷达克之星草地>6年龄巨人草地>10年龄雷达克之星草地≥10年龄巨人草地;(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式磷酸酶3种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pH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脲酶和碱式磷酸酶与pH成显著负相关,速效氮和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则与有机质、速效氮、全氮和水溶性镁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8.
高油9号油菜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芥菜型油菜品种,2006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晋审油2006001。  相似文献   
29.
以大同盆地盐碱区为典型样区,选择0,1,2,3,6,10,13年等不同种植年限人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1个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人工苜蓿草地土壤质量的差异并划分优劣,确定最优种植或利用年限。研究表明:不同种植年限人工苜蓿草地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2,3,6,10,13年紫花苜蓿草地均可提高土壤质量,其中种植10年苜蓿草地土壤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30.
为探索国家现代农业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100份燕麦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从中筛选出可直接利用的优质品种,采用田间观察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和部分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农艺性状分析表明:轮层数、株高和千粒重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在育种过程中较容易选择;上数第2片叶长、上数第2片叶宽和穗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在育种中应放宽标准。若干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皮裸性、粒色、茎叶蜡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偏小;粒形、芒色、茎粗度和旗叶叶相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通过鉴定筛选出13个抗旱、抗病、早熟的优质燕麦品种,20个大穗大粒品种,以及一系列单一性状突出的品种。为燕麦新品种选育和合理利用燕麦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