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林业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麦条锈病新生理小种的产生和发展,使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抗性丧失,化学防治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抗病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生产上预测预报和指导大面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准确性,对多年小麦条锈病接种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明确了小麦条锈病潜育期与温度的关系,现将试验结  相似文献   
102.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天然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植物群落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内的3种主要天然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植被型相同的群落间物种相似性程度较高,植被型不同的群落间物种相似性系数为山地雨林和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季节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 季节雨林群落优势种明显,重要值集中在少数优势种上;山地雨林群落优势种不明显,重要值分布均匀;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明显,重要值分布不均匀 山地雨林群落物种丰富,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季节雨林群落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 季节雨林在物种多样性上表现最低  相似文献   
103.
旱冬瓜体内7种矿质元素含量与立地土壤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相关分析法对主要造林树种旱冬瓜体内各营养器官的7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元素之间以及植物与立地土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冬瓜不同器官各元素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异,K、Mg、Fe、Zn、Cu、Mn在叶片中含量最多,Ca在树皮中含量最高;大多数元素在树干中含量最低.旱冬瓜对K、Ca、Mg、Zn、Cu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对土壤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Mg>Ca>Cu>K>Zn>Mn>Fe,一般叶的富集系数最高.元素间和元素与立地土壤的相关分析表明,K、Mg、Mn、Fe、 Cu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Ca和Mn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除Fe元素外,植物体中K、Mg、Mn、Zn、Cu元素含量与土壤中元素含量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4.
巴西陆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对巴西陆稻的特征特性,以及有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巴西陆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在生产上应用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采用野外测定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黎贡山南段4种典型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旱冬瓜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次生阔叶林,半分解层枯落物厚度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枯落物总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次生阔叶林>旱冬瓜林>杉木人工林,其中未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次生阔叶林>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半分解层枯落物贮量为天然阔叶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杉木人工林;(2)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最大持水量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3)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持水速度均为天然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旱冬瓜林>次生阔叶林。因此,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以天然阔叶林为最好。  相似文献   
106.
滇东北黄杉种群数量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存分析和静态生命表研究方法,在滇东北调查了12个样地(20 m×20 m),分析了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种群数量动态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不同人为干扰条件下,黄杉种群目前均处于中、幼林阶段,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增长型,但增长性和稳定性存在差异.死亡率曲线均呈现2个峰值,但峰值出现的时间格局亦存在差异.种群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1~5龄级曲线较陡,死亡率较高;5龄级以后存活曲线相对平缓,死亡率较低.生存函数曲线反映了黄杉种群具有幼苗、幼树阶段死亡率高,中树阶段死亡率渐低,至大树阶段趋于稳定的特点.大量的人为砍伐是目前黄杉资源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应严厉禁止.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分析了大米储藏对品质劣变的影响和绿色食品标准,建议在绿色食品标准中增加脂肪酸值指标,以便更准确地反应大米的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108.
109.
为研究锡矿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重金属污染变化状况,通过对个旧锡矿山废弃地的7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采样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状况及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状与耕作、施肥和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采取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可以逐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在土壤养分方面,小黑山农地土壤养分较高,和土壤施肥关系较大,杜仲林地的各指标相对其他林地和尾矿库明显在增加,说明随着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土壤肥力逐渐得到改善;从重金属含量来看,牛坝荒农地和尾矿库的Cu、Zn、Pb、As、Cd各项指标值均居于较高水平,牛屎坡1#、牛屎坡林地2#、白虎山杜仲林地的Cu、Pb、As、Cd指标值较牛坝荒尾矿库农地和尾矿库以及小黑山农地低,说明植物恢复措施对降低重金属的含量具有一定的作用;锡矿山废弃地土壤肥效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存在一定关系,有机质与Cu、As呈极显著负相关,水解N与Cu、As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d、Pb呈显著相关,全N与Cu具显著相关性,与As具有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0.
矿区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矿区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养分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晋宁磷矿矿区废弃地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林地为研究对象,对林地土壤养分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措施林地土壤养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旱冬瓜、圣诞树林地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最高,旱冬瓜林地的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最高,荒坡地、废弃地中有机质、速效钾及速效磷含量最低。植被恢复措施提高了矿区废弃地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其中旱冬瓜林、旱冬瓜+圣诞树林及圣诞树林的物种多样性较高,直干桉林、藏柏林、蓝桉林的物种多样性较低,废弃地物种多样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