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65篇
园艺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温度对龙眼体胚发生早期POD活性及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眼品种红核子LC2胚性细胞系诱导获得的体胚发生早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同步化胚性培养物为材料,2个温度梯度(20℃、30℃)处理,以25℃为对照,初步研究了POD活性及同工酶在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的胚性培养物,随着胚性细胞的分化,P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无论高温(30℃)或低温(20℃)处理后龙眼体胚发生早期各阶段胚性培养物的POD活性均明显大于对照(25℃);温度处理对龙眼体胚发生早期POD同工酶谱影响也较大,表现为新谱带的出现。推测POD活性与同工酶谱的规律变化与龙眼体胚发生早期细胞分化以及维持体胚正常发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2.
以龙眼胚性细胞系LC2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在NaCl、光和温度胁迫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盐胁迫下短期内GPX酶活性增加,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低盐胁迫下GPX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高盐胁迫下GPX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白光、绿光处理下,随光强的不断加强,GPX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同样光强下,白光处理的GPX活性均高于绿光;龙眼EC的GPX活性在低温(高温)处理下,与对照相比,随温度不断降低(升高),G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上结果均表明,在一定逆境胁迫下,细胞内GPX可以起到应答外界刺激的作用,且活性呈规律表达,是植物在逆境胁迫下防御ROS伤害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3.
【目的】鉴定龙眼SPLDlSPL)基因家族所有成员,并对其成员进行表达分析,为探究SPL在龙眼生长发育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龙眼SP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关系、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FPKM值进行分析;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其在非胚性愈伤组织(nonembryonic callus,NEC)、胚性培养物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胚性愈伤组织(embryonic callus,EC)中的表达情况。【结果】DlSPL基因家族共有14个成员,其基因结构和蛋白结构均高度保守且只有一个SBP结构域,DlSPL启动子存在大量的光反应元件、组织特异性调控元件、激素应答元件、胁迫响应元件和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的顺式调控元件。RNA-seq表达量分析(FPKM值)表明,11个DlSPL成员在不同光质处理的EC中表达,只有DlSPL8在蓝光和白光处理下的EC中呈下调表达趋势;11个DlSPL成员在激素2,4-D和KT中表达,其中DlSPL3DlSPL13在2,4-D和激动素(kinetin,KT)共同处理下的表达量高于2,4-D和KT分开处理;有13个DlSPL成员在非胚性及胚性培养物中表达,其中7个成员在NEC阶段表达量最高。qRT-PCR结果表明,在不同胚性培养物中,DlSPL1DlSPL14在EC阶段表达最高,DlSPL5、DlSPL7DlSPL13在不完全胚性紧实结构(incomplete embryonic compact structure,ICpEC)阶段表达量最高;DlSPL1、DlSPL5、DlSPL7DlSPL13成员响应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信号并显著下调;DlSPL5响应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信号且呈上调表达趋势,其他3个成员呈下调表达趋势。【结论】共鉴定出龙眼SPL基因家族成员14个,均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SBP结构域;DlSPL可能参与龙眼体胚的形态建成,并响应ABA和MeJA的应答。  相似文献   
64.
65.
在对红核子龙眼胚胎发育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对龙眼胚胎发育过程中SOD活性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龙眼子叶形胚的形成过程较长且较复杂,不但其体积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子叶的色泽也有很大变化;在子叶形胚发育早期,SOD活性迅速升高,之后上升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高分辨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解析植物组织的异质性,鉴定组织中的不同细胞类型,构建不同细胞类型的连续分化轨迹及其转录调控网络,并能够寻找组织中的稀有细胞类型,深入解析组织发育的分子机制。为探究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本文中对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进程;其次,分析其在鉴定植物组织不同细胞类型、筛选不同细胞类型特异表达标记基因及解析植物组织发育过程的连续分化轨迹及其转录调控网络的应用中所取得的进展;最后,总结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应用中存在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更多植物物种上得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龙眼miRNA编码短肽(miRNA encode regulatory peptide,miPEP)的潜在活性,以miR319为对象,从7个龙眼品种中克隆得到pri-miR319a序列并预测其潜在编码miPEP,并通过遗传转化和人工合成miPEP的方法验证miPEP319a的活性.结果 显示,7个龙眼品种中pri...  相似文献   
68.
将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当前莆田区域特色相结合,可从优化区域特色专业、发扬工匠精神、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渗透区域特色,实现提升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增强中职学生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综合能力,实现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升学后的高职及以上院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和今后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9.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迅速,为功能基因的研究及遗传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基因组编辑效率成为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点,目前已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结合CRISPR/Cas系统的作用原理、晶体结构,着重介绍目前提高编辑效率的最新研究进展,对CRISPR/Cas基因编辑效率的提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龙眼富含半胱氨酸的类受体蛋白激酶(cysteine-rich receptor-like kinase,CRK)家族的基本特征与功能,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筛选出的98个龙眼CRK基因家族的成员进行分析鉴定,包括分子进化树的构建和对蛋白结构域及其特性、启动子及其顺式作用元件、体胚发生的过程以及组织器官特异性表达的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对龙眼和拟南芥CRK基因做进化树分析,可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将其分为7个亚家族;不同亚家族成员的蛋白质特性(氨基酸数量、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信号肽及糖基化位点)有所不同;各成员基因结构特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蛋白结构域特性等与进化树中家族成员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关;98个CRK家族成员在体胚发生过程(NEC、EC、ICpEC、GE)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特异性表达情况有所不同,其中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以及幼果中表达量较高,在种子和果实中几乎未表达。此外,富含半胱氨酸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在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抗病虫害、抗旱、抗寒、抗盐胁迫等)以及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