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02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6篇 |
农学 | 52篇 |
基础科学 | 118篇 |
72篇 | |
综合类 | 418篇 |
农作物 | 83篇 |
水产渔业 | 28篇 |
畜牧兽医 | 231篇 |
园艺 | 52篇 |
植物保护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961.
962.
以陕西丹凤县茶房村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元素测定分析。选取Rb/Sr、磁化率作为参比,探讨了微量元素分布和其所反映的气候演化特征及其与成壤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微量元素(Mn、Pb、Ga、Cr、Cu、Ni、As、V、Zn、Ti)的含量变化与磁化率曲线、Rb/Sr曲线变化相同,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即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气候关系密切,表明元素动态变化受气候变化和成壤环境的影响;微量元素(Mn、Ga、Cr、Cu、Ni、As、V、Zn)的含量在古土壤层最高,指示全新世中期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黄土风化成壤作用强,黄土层(L_0、L_t、L_1)气候相对冷干,受冬季风活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63.
964.
一、临床症状
马属动物结症是由于肠内容物蓄积,并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腐败发酵,继发肠臌气,疼痛引起膀胱痉挛而尿闭等。 相似文献
965.
966.
危机时刻也是反思的关键时刻。在SARS的普遍威胁下,中国的人类安全(人的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切身的严峻问题。也许,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的、促进中国安全观念继续发生积极变化的历史时刻。人类(个人与社会)安全意味着许多事情。例如,保护个人基本自由,免除各种威胁以及威胁的情势,加强人类自身的各种保护能力,提高人类生存的质量、价值与尊严。1994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试图重新定义安全,提出人类(人的)安全广泛构成要素,包括免除人类在以下7个方面的脆弱性、不确定性(风险):经济安全(基本收入保障)、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 相似文献
967.
968.
湖北省太子山森林植被碳密度及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2009年森林二类清查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从森林类型、林龄和林分起源角度,对该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测.研究表明:湖北省太子山林管局森林植被碳储量为233855.66 t,平均植被碳密度为39.31 t·hm^-2.人工林碳储量高于天然林4.02倍,该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主要由人工林提供.按森林类型划分,不同森林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均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按林龄划分森林碳储量,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各林龄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幼林森林面积和碳储量所占比例较大,该区域森林植被碳储量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69.
目前,落叶松已是牡丹江林区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对落叶松主产林分的研究是在1987年后开始的,从1988到1992年先后进行了2次实验,主要是1988年的造林实验,面积为30亩,1992年为70亩,重点以1988年的实验情况具体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70.
一、玉米主要病害 (一)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苞叶.许多地区常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叶斑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