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44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34篇
  43篇
综合类   329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64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作物梯田种植是减少丘陵坡地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为探究不同作物种植对梯田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以梯田撂荒、花生、黄花菜、油茶、苎麻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0年末开始小区试验,通过对梯田种植5、10年的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丘陵梯田种植5年土壤pH略有降低,10年后均有了显著提高,其中以油茶种植提升效果最为显著。(2)5、10年数据结果显示,梯田种植土壤pH与土壤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多个指标呈现出显著/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不同作物种植显著提升了土壤肥力,前5年土壤肥力处于迅速提升阶段,5~10年处于稳定阶段,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从高到低分别为苎麻、黄花菜、撂荒、花生、油茶,最高为14.80 g/kg,最低为10.25 g/kg,均比初始土壤有机质含量7.59 g/kg显著提高。(4)土壤肥力状况主成分分析主要以梯田种植年限为因子进行聚集,其次以不同作物种植进行聚集,梯田措施影响程度大于不同作物种植措施。梯田和作物种植措施共同决定土壤肥力的提升,其中苎麻处理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南方丘陵区土壤肥力提升与梯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
以芙蓉李为试材料,采用铺设反光膜和套袋,研究光照对芙蓉李树冠下部光照条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显著增强树冠下部光照,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而对果实大小和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无光条件下,芙蓉李果皮为黄色,果肉花色苷含量显著降低。可见,光照是影响芙蓉李果皮和果肉花色苷积累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光照条件可有效提高芙蓉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直径为2 mm以下和2~6 mm猪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分裂率与囊胚率差异,采用相同体外成熟培养条件,来培养从不同直径的2种卵泡中所抽出的卵母细胞,在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后44~48 h,对卵母细胞进行化学激活和体外培养,观察胚胎体外发育能力;在培养48 h时进行分裂数据统计,培养168 h时统计囊胚个数。结果发现,2 mm以下猪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体外培养平均分裂率与2~6 mm猪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体外培养平均分裂率差异显著,分别为62.46%、81.76%(P0.05);2 mm以下猪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体外培养平均囊胚率与2~6 mm猪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的体外培养平均囊胚率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1.71%、15.30%。说明正常卵泡、小腔卵泡的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后,孤雌激活胚分裂率依次降低,孤雌胚胎的分裂能力随卵泡直径的增大而增强;正常卵泡、小腔卵泡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孤雌激活胚囊胚率随卵泡直径的增大有一定增高,但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
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30年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分级标准,调查分析扬州市耕地土壤30年间4个时期(1984、1994、2005、2014年)土壤有效磷含量、成土母质和土壤质地以及各时期的施用化肥品种和数量、秸秆还田等,研究耕地土壤有效磷长期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①扬州市1984、1994、2005和2014年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42、6.60、14.39和13.88 mg·kg~(-1), 1984—1994年土壤有效磷含量呈相对稳定, 1994—2005年上升较快, 2005—2014年呈高态稳定;②30年间,耕地土壤有效磷均呈递增趋势,里下河地区和沿江圩区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通南高沙土区和丘陵地区;③1984和1994年土壤有效磷含量等级分布以Ⅳ、Ⅴ级为主,占总面积的85%以上; 2005和2014年土壤有效磷含量等级分布以Ⅱ、Ⅲ级为主,占总面积的80%以上;④30年间,不同成土母质和质地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磷肥投入及秸秆还田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综合而言, 30年间扬州市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前后稳定、中间倍增的变化特征,磷肥投入、秸秆还田是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5.
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是基于GIS开发的一款应用软件,该软件可以完成从空间及属性数据的采集、编辑、分析、存贮、统计、输出、InterNet信息发布等一系列功能,实现对一个县辖区内的土壤、土地、农田水利等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设计与方案推荐,为化肥减量增效决策行为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江苏省仪征市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路线、技术流程、主要功能测土配方施肥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3种不同植保器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均达88%左右,药后10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80%左右,而药后14 d对小麦条锈病和药后20 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达80%和85%左右.不同施药方式防治效果并无显著差异,植保无人机可用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进行不同条件下甲醛捕集剂和脲醛树脂系统的相容性试验,并对其进行压制纤维板的应用性试验,结果表明:甲醛捕集剂不能与脲醛树脂长期共存,可以在调胶时加入,脲醛树脂中甲醛捕集剂加量越大,pH值变化越小,粘度和游离甲醛含量越低,固化时间越长;甲醛捕集剂降醛效果明显,降醛率达50%左右,可用于生产环保型纤维板,使用时需调整固化剂用量或选用其他固化剂,适当选用添加比例和调整优化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8.
【目的】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脱氮方式,而氮循环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变化能反应湖泊生态环境的情况,作为评判生态修复的重要指标。【方法】本研究通过模拟培养实验、原位悬挂实验和荧光定量q PCR的方法,探讨水蕴草(Egeria dens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对根际沉积物中无机态氮含量和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好氧氨氧化细菌(aero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反硝化细菌、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数量的影响。【结果】3种沉水植物均能显著降低根际沉积物中的铵态氮含量(P0.05);狐尾藻和苦草根际沉积物nir S、nir K、nos Z基因拷贝数升高;苦草和狐尾藻AOA amo A拷贝数升高,AOB amo A拷贝数降低;水蕴草根际沉积物nir S、nir K和nos Z功能基因拷贝数均降低,但hz O基因拷贝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反硝化是狐尾藻和苦草根际沉积物的主要脱氮方式;苦草和狐尾藻对AOA amo A具有选择性,AOA是沉积物中氨氧化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厌氧氨氧化过程是水蕴草根际沉积物的主要脱氮方式。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水栉霉(Leptomitus agardh)的营养价值,对其脂肪酸和氨基酸成分进行了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水栉霉主要脂肪酸成分分别是十六烷酸、十八碳二烯酸、油酸、十八烯酸,其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17.238%、12.427%、20.666%、24.12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为67.981%;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15.73%,必须氨基酸总量为6.69%。[结论]水栉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含量适于开发菌体饲料。  相似文献   
30.
对黄叶突变体-黄玉B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和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型和突变体在相同的叶龄期,叶片内叶绿体个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野生型的叶绿体基质浓厚、基粒片层堆叠比较整齐、有序,突变体基质较淡、基粒片层堆叠比较松散。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黄叶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命名为xl(t);用SSR分子标记将xl(t)定位在第11染色体RM5349和RM2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82 cM和2.34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