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生产粉丝后产生的粉渣废料,代替棉籽壳生产平菇,可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粉渣后,其平菇的生物转化率比纯棉籽壳对照区提高22.5%,每棒(干料0.4kg)纯收入达到3.4元,比对照增收1.08元。添加5%粉渣的生物转化率比纯棉籽壳对照提高12.5%,每棒(干料0.4kg)纯收入达到2.91元,比对照增收0.59元。  相似文献   
12.
杨敬先  杨贝贝 《蔬菜》2003,(3):16-17
多年来,人们为了追求高产,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养分比例失调,土壤酸化程度日趋严重。据2001年招远市10个重点菜区723 hm2菜田抽样化验表明,菜田土壤普遍偏酸,pH值在6.1以下,其酸度比1990年增加了16.7 %,其有效磷的含量大于30 mg/kg,比正常的菜田增加了一倍。由于土壤中磷的含量过高,影响了作物对锌、铁、硼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蔬菜叶片黄化、小叶病、裂果病等多种生理性病害发生偏重。另外,由于有机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少,导致土壤中钾的含量严重不足。据测,全市菜田土壤中钾的含量不足80 mg/kg,比正常的土壤减少了2…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外源丙酸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以豫农21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和分析了外源丙酸(拌种5mmol·L~(-1),喷施0.25mmol·L~(-1))对小麦氮代谢相关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显著下降,脯氨酸含量升高,产量下降。外源丙酸处理可以使受干旱胁迫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蛋白含量、GS活性、NR活性和产量均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说明适宜浓度的外源丙酸处理可减轻干旱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提高小麦的氮代谢和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猪白介素21(IL-21)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在猪IL-21基因(456 bp)的3’端加上猪Ig G Fc标签序列后,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IL-21-Fc。将该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瞬时表达后,利用protein A亲和纯化介质纯化转染上清中的目的蛋白,并检测其纯度与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IL-21-Fc能够在293T细胞中表达相对分子量约为44 ku的猪IL-21融合蛋白;亲和纯化后的猪IL-21融合蛋白能够与CD40L协同呈剂量依懒性地刺激猪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s)分泌Ig G。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猪IL-21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招远地区冬季和早春天气异常,持续低温时间较长,在冬暖大棚黄瓜生产上,“花打顶”现象发生严重,据招远市黄瓜生产基地10个村、36.5hm2大棚调查,发生“花打顶”现象的大棚数为7.6hm2,占调查面积的20.8%,发生较重的大棚,花打顶率占种植株数的60%以上,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  相似文献   
16.
针对嘎拉苹果炭疽菌叶枯病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的问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出了"农业防治+药物防治"的一整套综合防治技术,其防治效果达到99.98%,优质果率达到83%。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烟台市山药花色品种,从脚板紫山药变种中选育出了招紫一号山药新品系,其块茎由原品种的扇状、脚板状,变成为短棒状,长20~30 cm、粗4~6 cm,块茎单重为501.3 g左右。该品系含水量相对较少,肉质紫色,绵软香甜,品质极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响应及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冬小麦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以矮抗58、郑麦366、开麦21、衡观35、周麦26、西农979,6个河南省主推的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返青期充分灌水(1 050 m~3·hm~(-2))、非充分灌水(450m~3·hm~(-2))以及不灌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生理指标、产量以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非充分灌水和不灌水处理都使小麦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衡观35、开麦21、西农979和矮抗58在受到干旱胁迫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幅小于郑麦366和周麦26,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幅也表现出相同趋势。同时,干旱胁迫使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显著下降。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有效穗数和产量降幅较大;在严重干旱胁迫下,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下降的幅度均更明显。干旱胁迫引起的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POD活性的降幅和MDA含量的增幅与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6个小麦品种中,衡观35和开麦21抗旱性较强,西农979和矮抗58抗旱性中等,郑麦366和周麦26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放牧强度对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以羊数量计)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轻度放牧(0.65只·hm-2)、中度放牧(2.09只·hm-2)和重度放牧(4.15只·hm-2)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三种放牧强度样地共获得土壤线虫1698条,分属于32科38属,中度放牧强度下土壤线虫数量最多,达22属1427条,重度放牧强度下土壤线虫的种类最多,达到26属191条.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的共同优势属为绕线属(Plectus)和前矛线属(Prodorylamus),重度放牧强度下土壤线虫的优势属为丽突属(Acrobeles)和微矛线属(Microdorylaimus).土壤线虫数量主要分布在0~5 cm土层,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中度放牧强度下食细菌类(Bacterivores)、食真菌类(Fungivores)、植物寄生类(Plant-parasites)和捕食/杂食类(Predators/Omnivores)线虫的数量显著高于轻度放牧和重度放牧.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含水量、养分和pH影响土壤线虫数量、群落多样性和功能结构.研究表明,中度放牧强度下土壤线虫个体密度最高,土壤生态系统食物网相对稳定,有利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维持.  相似文献   
20.
杨敬先  杨贝贝  李作信 《蔬菜》2012,(10):63-64
为了让菜农真正地用上放心肥,引进了5种冲施肥,在冬暖式大棚番茄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肥料较不施肥的对照区增产45.6%~75.5%,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