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9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07,(13):30-31
稻曲病在我省杂交稻和粗秆大穗型品种上常年发生较重,尤其是破口扬花期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关键防治技术是:一要掌握好防治时期。即水稻破口前5~7天为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二要选择对路药剂。每亩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250~300毫升、  相似文献   
92.
江苏省稻螟蛉发生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螟蛉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双带夜蛾、粽子虫、稻青虫、三角虫、青尺蠖、量步虫等。该虫为内源性害虫,在江苏20世纪30年代初期已有间歇成灾的报道。50年代初,局部地区仍较严重,秧苗被害损失一般在5%~10%,个别地区高达50%左右。60年代,通过化学防治基本控制了稻螟蛉的发生。进入  相似文献   
93.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07,(12):30-30
稻瘟病近几年在我省大面积发生偏轻,但沿淮、淮北及沿海局部地区的籼性杂交稻及部分抗条纹叶枯病粳稻品种有严重流行的现象.尤其是分蘖期及破口扬花期遇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病害易大流行。  相似文献   
94.
二、重发原因1.气候有利气候是影响“两迁”害虫在江苏省发生程度的重要因子,近几年江苏省“两迁”害虫连续重发,与梅雨期长及“凉夏暖秋”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
杨荣明 《当代农业》2013,(22):34-35
地下害虫主要在旱作区发生.以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为主.主要在小麦秋苗期和春苗期危害.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秋苗期缺苗断垄.春季枯心苗。一、发生规律 1.蛴螬 多1年发生1代.大多以3龄幼虫越冬,春季10厘米地温6℃以上开始上升危害。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趋光性强.上灯雌虫多于雄虫,暗黑金龟子成虫有群集取食习性。  相似文献   
96.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0,(14):38-39
水稻是江苏省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而抓好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是夺取水稻丰收和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7.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1,(15):36-37
褐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水稻单食性、常发性害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于水稻穗期暴发成灾。本世纪初以来,江苏省先后于2005、2006年连续特大暴发。一般危害损失10%~20%,严重危害损失超过5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8.
一、防控目标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病毒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水稻褐飞虱、水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玉米粗缩病、玉米二点委夜蛾、棉盲蝽、梨小食心虫等重大病虫。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9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55%左右,单个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病虫总的危害损失分别控制在5%和8%以内。  相似文献   
99.
4.棉花病虫将中等发生(1)棉铃虫。2011年4代发生轻,冬前残留虫量较低;抗虫棉比例高。预计2012年发生程度1~2级,与2011年相当;预计发生面积450万亩次,比2011年略增。(2)盲蝽蟓。田外寄主多、越冬虫源量大。预计2012年发生程度3级,沿海、沿江局部4级,重于2011年;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次,较2011年+10左右。(3)棉叶螨。预计2012年发生程度3级,发生面积200万亩次,略高于2011年。如果夏季高温少雨,发生程度将加重。(4)夜蛾类害虫。夏秋季高温干  相似文献   
100.
2003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致灾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赤霉病犤Gibberellazeae(Schw.)犦是困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江苏河网交错,春雨较多,赤霉病流行频率高。2003年赤霉病见病时间早、发生范围广、自然为害重,是江苏历史上的第九个大流行年。12003年小麦赤霉病流行概况江苏淮南往年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流行区域;淮北属于偶发区,基本上不作为主要防治对象。2003年全省以沿江、苏南局部及丘陵地区发病最重,自然发病病穗率高达60%~80%;其次是沿淮及江淮地区,自然发病病穗率40%~60%;再次是徐州、宿迁、连云港3市,自然发病病穗率在10%以下。据各地调查,赤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