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60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HCO3-和高pH对不同锌效率水稻锌及其他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IR36(锌高效水稻基因型)和IR26(锌低效水稻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HCO3-(10 mmol/L)和高pH (8.0)对不同锌效率水稻基因型锌以及其他元素(P, K, Ca, Mg, Fe, Cu, Mn)的吸收、运转和积累的影响。与对照相比,高pH对两种基因型水稻锌以及其他元素的吸收、运转和积累都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HCO3-处理条件下,IR26对锌以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受到明显抑制,IR36则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植株吸收和利用锌等其他元素的能力得到维持,甚至提高。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水稻对高浓度HCO3-的抗性是在石灰性土壤中提高水稻耐缺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2.
对富阳污染比较严重的一个小高炉周围农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As、Cd、Cu、Pb和Zn这5种元素,尤其是Cu、Pb、Zn,分别可达1775.6、1140.1和621.3 mg/kg;在土壤重金属水平分布方向上,土壤受其污染的程度随污染源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到300 m处已基本没有影响,在土壤重金属垂直分布方向上,其对土壤表层污染较为严重.并发现土壤微生物碳量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有显著的负相关;在大田中采取的一些农艺改良措施虽然降低了土壤中有效重金属含量并提高了产量,但未能使水稻谷粒内的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33.
平衡时间及含水量对红壤有效态铅提取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比较了4种浸提剂在9种平衡时间和2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红壤铅的提取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平衡时间延长和土壤含水量增加,铅提取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提取剂提取的有效态铅达到平衡的时间分别为HAc4小时;NH4NO32小时;HCl2小时;EDTA1.5小时。不同提取剂的提取能力不同,对于黄筋泥,其顺序为:1molL-1NH4NO3<2.5%HAc<0.05molL-1HCl<0.01molL-1EDTA;对于红砂土,其顺序为:2.5%HAc<1molL-1NH4NO3<0.05molL-1HCl<0.01molL-1EDTA。  相似文献   
134.
植物修复技术中有关土壤重金属活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植物修复技术是现在环境污染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植物提取是植物修复技术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综述了植物提取中土壤重金属活化的机制问题。1.植物本身分泌特殊物质来螯合溶解难溶性金属;2.通过某些微生物或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体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3.通过一些土壤改良措施如螯合剂、酸性肥料等的施用增加重金属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土壤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涉及到的学科很多,在进行研究时应加强学科之间的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   
135.
微生物除磷研究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聚磷菌的生物除磷机理和影响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湖泊底泥应用生物除磷和纳米材料除磷的观点,为应用生物除磷方法来解决富营养化水体中作为限制因子的磷的有效去除问题提供技术研发依据。  相似文献   
136.
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锌吸收与分布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非超积累和超积累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分配和转运锌(Zn)的特点.结果表明:两种生态型植物不仅在生长速度上对Zn浓度的反应差异显著,而且在Zn吸收与分配特性上也有明显差异.非超积累生态型的最适生长浓度为0.001 mmol/L, 在此Zn水平下,生物量随处理时间基本呈直线性增长;而超积累生态型的最适生长浓度为1.0 mmol/L,生物量在处理前16 d呈直线性增长,以后趋缓.非超积累生态型地上部的最大Zn含量远低于超积累生态型;而根部的最大Zn含量,非超积累生态型显著大于超积累生态型.Zn在非超积累生态型细胞壁和可溶部分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在细胞器与膜部分的含量相对较低,而Zn在超积累生态型细胞壁中含量最高,其次是细胞的可溶部分.综合分析认为: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比非超积累生态型具有更强的Zn积累和耐受能力,前者可能是后者在高Zn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7.
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对Cu、Zn的吸收和积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Cu、Zn处理对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两种分别在铜矿和铅锌矿上良好生长的优势植物)生长及Cu、Zn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1的Cu有利于海州香薷根系的生长,但却明显抑制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干物质产量,而Zn处理浓度直到200μmol·L-1也未对两种香薷的干物质量产生影响。低Cu(对照)时Zn的增加并未影响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但高Cu(50和200μmol·L-1)时,Zn浓度的增加减少了海州香薷地上部分Cu的含量和积累量;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Cu含量和积累量无论是高Cu还是低Cu时都随Zn的增加而减少。同样,海州香薷和紫花香薷地上部分的Zn含量和积累量在低Zn时并未受Cu浓度的抑制,但在高Zn时,Cu的增加却减少了Zn含量的增加。而且海州香薷在高Cu(200μmol·L-1)和高Zn(200μmol·L-1)时对Cu和Zn的积累量明显高于紫花香薷,在Cu和Zn的修复上表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138.
选用缺Zn敏感水稻品种IR26和耐缺Zn水稻品种IR8192-31-2,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缺Zn敏感和耐性水稻品种根生长和根区主要有机酸分布受HCO-3影响的差异。在低锌浓度下,HCO-3严重抑制敏感品种根系生长,而对耐性品种影响很小;苹果酸在敏感品种根区的分布情况是伸长区>分生区>根毛区,而在耐性品种根区的分布情况是伸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