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滇池草海水质等级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影响水质的不同类别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水质等级预测提供平均预测精度更高的模型。选取的p H、DO、CODMn、NH3-N、历史水质等级5个水质因子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保护部官方发布的水质数据,降雨量、光照时间2个气象因子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气象局官方发布的气象数据。首先利用改进的灰色模型(Adaptive Grey Model,AGM)进行单因子预测,从而获取BP人工神经网络(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训练集和水质等级残差序列;然后使用经过训练集训练后的BPANN进行水质等级残差纠正;最后利用AGM模型得到未来水质等级,以滇池草海2006-2013年水质周报资料和气象资料为数据基础进行了仿真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1)AGM模型对水体因子和气象因子的单项指标预测理想,保证了作用于BP人工神经网络数据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预测误差的传输;(2)来源于中国环境保护部与云南省气象局的数据保证了水质等级预测中数据的权威性,采用AGM-BPANN组合模型预测滇池草海水质等级精度达到90.2%,说明模型适用于同一地区短时间内的水质变化研究;(3)AGM-BPANN组合模型借助BP网络的高维非线性克服了数据突变对预测的影响,在AGM预测基础上,通过纠正预测残差获得最终的水质等级值,实现了对滇池草海短时间内水质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农艺性状分级对317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重要农艺性状快速分级的方法对甘蔗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为种质资源的进一步精准评价和杂交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大田试验,在成熟期选择株高、茎径、有效茎、叶部病害程度(花叶病、锈病、褐条病等叶部病害田间自然发病的综合反映)和总体生势等5个重要农艺性状,对317份国内外甘蔗种质资源(2重复)进行分级评价。每个性状分为5级,其中株高以1级为最高,依次递减,5级最矮;同理,茎径以1级最粗,5级最细;有效茎以1级最多,5级最少;总体生势以1级最好,5级最差;叶部病害以1级为无或轻,5级最严重。各性状分级由分级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基于农艺性状分级数据,采用方差、广义遗传力、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等统计方法,对317份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种质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一次旋光法,对筛选出的优良种质资源甘蔗糖分进行评价。【结果】方差和广义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317份甘蔗种质各个农艺性状指标分级数据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广义遗传力在0.61—0.72,其中广义遗传力最高为茎径(0.72),最低为株高(0.6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1个主成分因子,即5个农艺性状的综合叠加,且此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占全部信息量的63.57%,特征根显著高于其他主成分的特征根之和。基于主成分结果,对317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5类,第Ⅰ类包含20份种质,第Ⅱ类包含97份,第Ⅲ类包含82份,第Ⅳ类包含80份,第Ⅴ类包含38份;农艺性状表现以第Ⅰ类和第Ⅱ类的117份种质资源最优(占全部种质数的36.91%)。聚类结果的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平均判对概率为95.85%。聚类结果充分体现了种质资源在田间试验中的实际表现。基于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结果,对第Ⅰ类和第Ⅱ类共计117份种质的甘蔗糖分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17份种质11月至翌年3月平均蔗糖分在5.0%—17.10%,最高为云蔗09-1601(17.1%),最低为CP79-318(5.0%)。平均蔗糖分15.0%以上的种质有43份,其中有11份超过16.0%。【结论】株高、茎径、有效茎、叶部病害程度和总体生势等是反映甘蔗种质资源田间表现的重要农艺性状指标。基于重要农艺性状快速分级的方法可以作为大量甘蔗种质资源评价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3.
家蚕蛹虫草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蚕蛹虫草大、小鼠雌、雄性经口LD50于10.0g/kg体重,根据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其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属于实际无毒类。致癌、致突变、致畸试验阴性。家蚕蛹虫草大鼠30d喂养试验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其最大无副作用剂量为4.0g/kg体重。  相似文献   
104.
甘蓝中硫氧还蛋白编码基因THL1的分子特性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CR和RT2PCR技术, 以‘E1’甘蓝基因组DNA和柱头cDNA为模板对THL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 得到的片段长度分别为732 bp和455 bp。序列分析表明, 克隆的DNA和cDNA序列与甘蓝‘西园四号’THL1的DNA和cDNA同源性分别为97.9%和98.3%, 两条序列内含子的大小不同; 同时, 前者第2内含子不符合典型的GT2AG规则: 即第2个内含子3′端碱基为AT。将THL1基因cDNA序列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 ( + ) , 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ET43.1a ( + ) -THL1, 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出分子量为74kD的融合蛋白, 经胰岛素检测, THL1有氧化还原活性, 表明THL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05.
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THL1和SRK相互作用的体外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中SRK和THL1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为进一步证实该相互作用, 以甘蓝E1为材料, 采用RT-PCR技术扩增了THL1和SRK激酶结构域(记为SRKE1)编码序列, 构建了THL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THL1, SRKE1原核表达质粒pET431-SRKE1和真核表达质粒pPIC9K-SRKE1, 分别在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和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THL1融合蛋白经胰岛素检测, 表明表达的THL1有氧化还原活性。建立了体外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 并用该方法对THL1与SRKE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THL1可与SRKE1相互作用并形成稳定的复合体, 这为深入分析THL1与SRK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6.
2009-2010年通过对11个甘蔗品种2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参试品种在开远区试点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综合农艺性状、工艺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云蔗03-332、闽糖96-1027、云蔗03-194、福农04-3504;另外,C1-2003可作为早熟、高产高糖亲本加以杂交利用.  相似文献   
107.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分析了“植物生理学”教学现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间的差距,提出了“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期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植物生理学”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甘蔗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生态研究、作物管理、产量预测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甘蔗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综述和回顾,对应用最广泛的2个主要模型(澳大利亚APSIM–Sugarcane和南非CANEGRO)的优势及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AUSCANE和QCANE等其他甘蔗模型作了介绍。对甘蔗模型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桶栽方式,研究不同 pH (5.0、7.0、8.5)营养液对甘蔗组合 RB85-5156×云瑞05-407、云瑞06-3501×Tolodo、粤糖94-128×赣蔗75-65、ROC6×云瑞05-733、VMC87-95×云瑞05-171(分别记为 A、B、C、D、E)实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 pH7.0处理下, B组合实生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茎径最大,在 pH8.5处理下,A、C、D、E组合实生苗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最大;②C、D、E组合实生苗的根系活力在 pH5.0时最高, B组合实生苗的根系活力在 pH7.0时最高。整体而言, A、B、C、D、E 组合实生苗在营养液 pH7.0和pH8.5处理下的根系形态和植株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10.
犬尿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犬泌尿系统疾病,因尿液中低溶性晶体在泌尿道沉淀、聚集、生长,当其体积足够大时会刺激尿道黏膜,引起泌尿道炎症,继而引发患犬排尿困难、尿频、尿淋漓甚至全身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膀胱破裂或尿毒症,威胁患犬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