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马铃薯疮痂病是由致病链霉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随着深入研究,在其病原、毒素和防治等方面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并表明毒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本文系统概述致病链霉菌的组成、传播方式及其致病毒素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包括thaxtomins、concanamycins、COR类植物毒素和borrelidin等,阐述马铃薯疮痂病的抗病...  相似文献   
82.
选择5种高寒草地优势细菌HY6、HX4、HY1-1、NX3 和HX3,通过对其16S rDNA的分子鉴定,初步确定这5种细菌分别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or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芽胞菌属(Bacillus s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和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 sp.);同时测定其运动性及对碳源、氮源和大分子物质的分解利用能力.结果表明:HX4、HX3、HY1-1和NX3具有较强的运动性,且这5种细菌对不同碳源、氮源以及大分子物质的利用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表明这些细菌对动、植物残体或凋落物的分解和利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同时也反映了其在草地物质循环过程中存在相互分工.  相似文献   
83.
植物病理学是为植物保护及农学相关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随着特色农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大纲及内容需随之调整;因此,通过分析甘肃省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基于此调整植物病理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84.
对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生物学特性及不同碳、氮源的利用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炭疽病菌菌丝在5~40℃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在25℃时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在液态水中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相对湿度,pH6.7时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pH条件(P<0.05);薯块浸提液中萌发率显著高于马铃薯根、茎、叶和土壤浸提液(P<0.05);分生孢子萌发对光不敏感,在有无光照条件下都能萌发,且差异不显著.除D-阿拉伯糖和氯醛糖外在其他碳源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显著高于对照(P<0.05);硝酸铵对该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而碳酸铵、L-谷氨酸、尿素、大豆蛋白胨、L-组氨酸、L-精氨酸、亮氨酸、蛋白胨和甘氨酸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不同培养基对该菌生长影响不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水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慢,且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有差异.  相似文献   
85.
利用GFP标记和平板分离法研究了拮抗内生细菌Bacillus mojavensisZA1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土著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菌株ZA1-gfp在土壤中定殖数量为3.7×104~7.3×104cfu/g;马铃薯根际为3.0×103~1.5×105cfu/g,根内为49~630cfu/g;马铃薯的根部横切面、根毛和根表皮等部位均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菌株ZA1-gfp菌体或聚集菌落。利用灌根法施入生防菌后,土壤中细菌、放射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真菌数量在中期下降;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在相对稳定范围内(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消长。该结果说明菌株ZA1-gfp能够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定殖且不影响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
为确定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中镰孢菌的分类地位,运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其中分离的5种镰孢菌,采用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同时利用ITS rDNA序列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并分析比较了基于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的两种鉴定手段。结果表明,3个菌株为三线镰孢(Fusariumtricinctum),2个菌株为木贼镰孢(F.equiseti),与传统方法相比,ITS rDNA方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但对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镰孢菌的鉴定,只有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互结合,才能使镰孢菌的鉴定分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7.
线叶嵩草内生细菌的鉴定及溶磷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株LXA10分离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经PKO培养基培养和溶磷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XA10对无机磷的溶解能力为28.14 mg·L-1,溶磷量为5.60 mg·g-1.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对菌株LXA10的溶磷能力有影响,培养基中Fe2+、Mn2+、Mg2+等离子...  相似文献   
88.
王艳  陈秀蓉  杨成德 《植物保护》2013,39(4):116-118
对2004年以来甘肃省百合科、苋科、木犀科、大戟科、桔梗科药用植物链格孢属引起的病害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芍药叶斑病病原为细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Fr.:Fr.)Keissler],青葙叶斑病病原为青葙链格孢[A.ce-losiae (Tassi)O.Sǎvul],连翘灰斑病病原为A.forsythiae Harter,引起连翘灰斑病、甘遂褐斑病病原为甘遂链格孢(A.kansuiae T.Y.Zhang&.Z.Zhang),沙参黑斑病的病原为茄链格孢[A.solani(Ellis et Martin)Sorauer].  相似文献   
89.
选取体重为1.4kg左右日龄相近的健康獭兔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公母各半。分别皮下埋植褪黑激素0mg、10mg、20mg,研究褪黑激素对獭兔日增重及其毛皮皮尺的影响。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对獭兔的日增重增加4.1%(P>0.05)、毛皮长度以及毛皮厚度均无显著(P>0.05)影响;但埋植10mg组的獭兔毛皮宽度要显著(P<0.05)大于埋植20mg组。  相似文献   
90.
牧草根际3种平脐蠕孢菌培养性状及对营养的利用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次对我国典型草原牧草根际特异平脐蠕孢菌、高粱平脐蠕孢菌及麦根腐平脐蠕孢菌3种真菌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的温限均为10~35℃,最适温度30℃.在试验的11种碳源中,D-果糖等碳源对3种平脐蠕孢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菊糖、氯醛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试验的12种氮源中,亮氨酸、L-谷氨酸、硝酸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L-精氨酸、尿素、碳酸铵、甘氨酸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高粱平脐蠕孢菌对多种碳、氮源利用能力较强,麦根腐平脐蠕孢菌则较弱.3种平脐蠕孢菌在不同碳、氮源培养基上菌落颜色、大小、边缘整齐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