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为了探究进口紫花苜蓿种带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对动植物的致病性,本研究从北美和欧洲共收集到紫花苜蓿种子样品34份,所有样品经室内研磨稀释分离培养,共获得39株种带细菌分离物,结合常规表型特征及16S rDNA鉴定方法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并在室内采用菌悬液皿内发芽及盆栽接种法和腹腔注射法分别测定了21株代表细菌对供试紫花苜蓿和昆明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1)39株细菌隶属3门15属,门分别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其中优势门为厚壁菌门;属地位的分别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马赛菌属、短芽孢杆菌属、欧文氏菌属、泛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氏肠杆菌属、假芽孢杆菌属、假节杆菌属、红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土壤芽孢杆菌属和微杆菌属,其中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2)红球菌属GCKH菌株仅对紫花苜蓿致病;不动杆菌属ZSR17、埃希氏肠杆菌属ZSR25和马赛菌属R1菌株仅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而欧文氏菌属ZF1和ZS3、泛菌属CQ10和ZS6菌株既可以引起紫花苜蓿致病,又可以引起小白鼠发病,是潜在的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致病病原细菌。研究结果初步探明了欧美进口紫花苜蓿种带细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72.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5种镰孢菌的形态鉴定和ITS r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中镰孢菌的分类地位,运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其中分离的5种镰孢菌,采用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同时利用ITS rDNA序列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分析,确定分类地位,并分析比较了基于形态学和ITS rDNA序列分析的两种鉴定手段。结果表明,3个菌株为三线镰孢(Fusariumtricinctum),2个菌株为木贼镰孢(F.equiseti),与传统方法相比,ITS rDNA方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但对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镰孢菌的鉴定,只有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相互结合,才能使镰孢菌的鉴定分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3.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无机磷溶解菌分离及溶磷能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对5种不同类型的高寒草地土壤中无机磷溶解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优势溶磷细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测定,以期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不同类型的高寒草地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28种固氮、溶磷细菌,其中wp1,wp2和wp3菌株溶磷能力较强,其氧化酶、接触酶反应均呈阳性,对明胶、硝酸还原和V.P.均呈阴性;对供试氮源wp1仅可以利用谷氨酸和牛肉膏,wp2不能利用胱氨酸和氯化铵,wp3可以利用谷氨酸、胱氨酸、牛肉膏;当pH>9时,wp3和wp1生长开始下降,wp2仍表现生长良好;当氯化钠浓度大于3%,wp2和wp3生长受到胁迫,大于6%时,wp1生长受到胁迫。  相似文献   
74.
线叶嵩草内生细菌的鉴定及溶磷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株LXA10分离于东祁连山高寒草地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经PKO培养基培养和溶磷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LXA10对无机磷的溶解能力为28.14 mg·L-1,溶磷量为5.60 mg·g-1.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对菌株LXA10的溶磷能力有影响,培养基中Fe2+、Mn2+、Mg2+等离子...  相似文献   
75.
以高寒草地优势植物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内生细菌RC14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能力;并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对RC14进行鉴定。结果表明:RC14对多种植物根部病原菌和叶斑病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的病原菌种类有葡萄孢属(Botrytis)、蠕孢属(Bipolaris)、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孢菌属(Fusarium)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等植物病原真菌属,说明RC14具有较广的抑菌谱。RC14菌体杆状,大小为1.9~3.3 μm×0.7~0.8 μm, G+,中生芽孢,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序列综合分析结果表明RC1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本研究结果为开发和利用高寒草地所特有植物的内生拮抗菌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开发生物农药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76.
甘肃省马铃薯坏疽病鉴定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坏疽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等。结果表明,该病害在块茎上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病斑,病斑呈土黄色至淡紫色,大小约1~3 cm,其中央有小黑点。从甘肃省采集到的马铃薯坏疽病26份标样中分离得到8个茎点霉属真菌分离物,经形态特征比对和致病性测定鉴定为同一种真菌分离物,且在症状特征、病原形态学、生化特征及ITS序列分析基础上鉴定该病原物为Phoma foveata;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35%多菌灵磺酸盐、5%菌毒清、10%苯醚甲环唑、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对马铃薯坏疽病菌抑菌能力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2.43×10-5, 1.77×10-2, 7.40×10-2, 1.31×10-1和2.31×10-1 μg/mL;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分生孢子萌发率均在20℃最高;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及生长速率有差异,但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其分生孢子在pH值为3~10时均可萌发,但pH为6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本研究为国内首次详细报道该病害,该结果为甘肃省有效控制马铃薯坏疽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优势牧草内生细菌产IAA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高寒草地优势牧草内生细菌在特殊生存环境下分泌吲哚乙酸(IAA)的能力及其在宿主体内的分布情况,本试验采用Salkowski比色法对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 C.B.Clarke)、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 Sergiev)、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 Griseb)和醉马草(Ahnatherum inebrians Keng)的种子、休眠期根部、叶部和花期根部内生细菌分泌IAA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04株供试内生细菌中有101株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IAA量在1.52~327.81 mg·L-1之间,外源色氨酸对73.3%的菌株分泌IAA的能力有促进作用。其中76(75.2%)株的分泌量在0~20 mg·L-1之间,分泌IAA能力最强的菌株为263XY3(327.82 mg·L-1),265XY6(146.93 mg·L-1)和266XY1(126.26 mg·L-1)。分泌量达到10 mg·L-1以上的有57株,主要分布于线叶嵩草叶部(30.4%)和花期的根部(17.9%)以及紫花针茅花期的根部(10.7%)和叶部(8.9%)。该结果为高寒草地牧草产IAA内生细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筛选方向。  相似文献   
78.
采用表面消毒划线法从醉马草分离获得6株内生细菌,分别命名为261MG1、261MG2、261MG3、261MG4、261MY5和261MY6,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功能测定和鉴定。结果表明,有5株内生细菌对马铃薯炭疽病菌和马铃薯坏疽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有4株对马铃薯枯萎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且261MG2、261MG3、261MG4和261MY6对3种病原菌均有较好拮抗作用;除261MG4外均有固氮和产吲哚乙酸能力;通过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结合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261MG1、261MG2、261MG3、261MY6、261MG4和261MY5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axarquiensis、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耐盐短杆菌Brevibacterium halotolerans和棒形杆菌Clavibacter sp.。该研究结果为醉马草内生细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9.
高寒草地针茅内生菌265ZY3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寒草地针茅(Stipa capillata L.)内生细菌265ZY3进行了抗菌、产IAA、溶磷、固氮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并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65ZY3对马铃薯坏疽病菌(Phomafoveata)、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和马铃薯枯萎病菌(Fusarium avenaceum)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81.65%,87.84%和72.64%;在不含色氨酸和含100mg·L-1色氨酸的King培养液中分泌IAA的量分别为38.59mg·L-1和42.33mg·L-1;能溶解无机磷和有机磷,且溶解无机磷的能力是有机磷的68倍;同时,具有固氮能力。结合形态学特征,通过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265ZY3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80.
利用GFP标记和平板分离法研究了拮抗内生细菌Bacillus mojavensisZA1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土著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菌株ZA1-gfp在土壤中定殖数量为3.7×104~7.3×104cfu/g;马铃薯根际为3.0×103~1.5×105cfu/g,根内为49~630cfu/g;马铃薯的根部横切面、根毛和根表皮等部位均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菌株ZA1-gfp菌体或聚集菌落。利用灌根法施入生防菌后,土壤中细菌、放射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真菌数量在中期下降;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在相对稳定范围内(数据之间差异不显著)消长。该结果说明菌株ZA1-gfp能够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定殖且不影响土壤中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