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6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珠芽蓼内生菌ZA1对马铃薯的防病促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方法对莫海威芽孢杆菌ZA1分泌吲哚乙酸(IAA)、固氮、溶磷和产抑菌酶等能力进行定性测定,并在室内和大田条件下对其防治马铃薯病害及促生作用进行了研究。ZA1在含和不含色氨酸的King培养基中分泌IAA分别为12.17和9.75 mg/L,具有固氮能力并能分泌胞外蛋白酶,但无溶磷能力,且不能产生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10倍液喷雾对贮藏期马铃薯坏疽病的防效达85.9%;20倍液拌种对田间马铃薯晚疫病防效为26.56%,但马铃薯商品薯增产率达36.29%,每hm2增产率达33.88%。采用10倍稀释液对马铃薯块茎拌种后盆栽55 d,根、茎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经10倍ZA1处理后,根长与干、鲜重分别增加8 cm、0.75 g和5.07 g,株高、茎粗及茎干、鲜重分别增加2.74 cm、0.27 cm、0.52 g和5.73 g,干湿根冠比分别增加0.214和0.094,叶绿素含量增加0.54 mg/g;且可诱导马铃薯植株内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增加。本研究明确了菌株ZA1对马铃薯的防病促生作用及对其防御酶的诱导,为ZA1开发成为微生物农药及菌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陇东主要农作物旱灾综合评估指数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考虑水分亏缺量,持续时间、作物水分敏感度等几个因素,建立陇东农业旱灾综合评估指数.应用小波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该区冬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生育期不同时段旱灾指数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农业旱灾的演变趋势做了初步的探讨和评估.  相似文献   
43.
西北地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杨小利  王劲松 《土壤通报》2008,39(2):238-243
利用西北地区1961~2000年101个代表站的年冻土观测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多数地区平均最大冻深在0.5~2m之间,平均2m以上的只有在新疆的天山,青海东北部的祁连山区有零星分布。近几十年来,西北地区整体最大冻深减小,上世纪90年代是近几十年来最大冻深最浅的时期,其中变化最明显的区域是新疆;西北最大冻深的变化可分为五个敏感区:西北中部区、南疆区、北疆区、青藏高原区、西北东部区。各区最大冻深随时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西北中部区、南疆区几乎呈直线下降,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最大冻深均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0.1m,北疆区和西北东部区呈小-大-小的抛物线型式变化,最大冻深的变幅相对较小,青海高原的最大冻深则表现出与其他区域相反的变化趋势,是一个由大-小-大的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比上世纪80年代平均最大冻深增加了0.57m。不同地区因其地形、土壤、控制的气候系统有所差异,变化周期有所差别,但其周期尺度基本相似。在影响冻土的因素中,干旱区以冬季气温较为显著,而半干旱半湿润区则以地温和封冻前的土壤水分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4.
甘肃省玉米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选取代表甘肃省不同气候生态区的成县(温热湿润区)、礼县(温暖半湿润区)、平凉(温和半湿润区)、武威(温和干旱区)4个点资料,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了玉米生育期光、热、水气候生态因子对玉米气候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气候生态区气候产量静态模型;以筛选后的关键气象因子为主要区划指标,对甘肃省玉米进行气候生态适生区划,并对玉米高产优质气候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高粱是一种原产于热带的喜温作物 ,籽粒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是酿酒及制造淀粉的主要原料 ,也是良好的家畜饵料 ,它的茎杆因坚实柔韧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因此 ,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种植一定比例的高粱 ,对发展地方经济具有一定的意义。陇东地区高粱栽培的历史悠久 ,2 0世纪 7  相似文献   
46.
进行了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供试11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相关性R都大于0.877 2;药剂浓度与抑制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其中,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仅0.01 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722g/L霜霉威盐酸盐400倍液作用效果最好,第1次和第2次防效分别为50.13%和83.54%,其次为52.5%噁酮·霜脲氰1 500倍液,防效分别为49.91%和73.61%,说明霜霉威盐酸盐和噁酮·霜脲氰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较好的药剂。  相似文献   
47.
日光温室施用CO2气肥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日光温室内对黄瓜施用工业生产尾气瓶装CO2气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结瓜初期至结瓜盛期结束施放的效果最佳,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8.9%和27.1%,由于施用CO2后增强了黄瓜光合作用,使植株健壮生长,抗病性能明显增强,减少了防治病虫害的费用及由此造成的污染。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8.
“市树”、“市花”是一座城市生机与活力的象征,是城市的形象大使。近日,陕西宝鸡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面向全国进行推选。评选“市树”、“市花”的基本条件是:原则上应为宝鸡乡土树种和花卉,在市民中有较广泛的栽种习惯,习性雅致、有较强观赏性;适应性、抗逆性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9.
平凉市农作物种植结构最优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了甘肃省平凉市气候及农业种植结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建立农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的原则及出发点,对平凉市主要作物设计出结构调整优化方案。按照优化方案,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的种植比例提高较大,经济作物中黄花菜增加的最为明显,林果类中杏子较以前增加了2倍多;主要种植作物的总产值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3.5%~21.5%。  相似文献   
50.
甘肃平凉市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凉7县(区)气象资料、6个县(区)的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和产量资料,对苹果花期冻害指标、因冻减产情况及不同等级冻害发生频率进行了分析。根据平凉近年来苹果花期冻害实地调查,将花期冻害分为三种强度等级即重度(T≤-3.5℃)、中度(T≤-1.5℃)和轻度(T≤0℃),不同冻害等级对应不同的减产率。 在平凉7个县(区)中,华亭花期冻害发生最严重,不同等级的冻害发生1年1~2次,崇信花期冻害则最轻,不同等级冻害3年1次,其他县(区)1~2年1次,全市不同等级冻害的频率分布表现出轻度>中度>重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冻害灾损率作为风险区划指标,将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分为3个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本市多数区域属于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重度冻害发生较少,但中度冻害和轻度冻害发生仍较频繁。建议全市在目前果园布局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中东部低风险区的苹果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