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林业   115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为了挖掘岩生树花地衣型真菌转录组数据中的NRPS基因,找出其潜在化合物或蛋白,以岩生树花地衣型真菌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分析获得一个新的NRPS基因(Ri NRPS)。利用BLAST比对、分子系统进化及anti SMASH、NRPS predictor、Na PDo S、Norine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岩生树花地衣型真菌Ri NRPS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Ri NRPS基因相对分子质量为702 699.9,等电点5.83,为不稳定蛋白;其开放阅读框总长19 098bp,编码6 362个氨基酸;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可能合成HC-toxin合成酶,可能的催化反应是以Orn(鸟氨酸)、Gln(谷氨酰胺)、Gln(谷氨酰胺)、Cys(半胱氨酸)4个氨基酸作为底物合成环状四肽,此环状四肽可能是一种具毒素活性的多肽、其结构式为C21H32N4O6。研究结果为以后岩生树花NRPS基因的挖掘及非核糖体多肽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利用巴拉圭瓜多竹在南美洲的23个分布样点及中国云南引种试种的3个分布样点,19个全球气候变量,通过MaxEnt模型进行最建模分析,获得巴拉圭瓜多竹在全球的适生区分布状况及影响其分布最相关的气候变量。主要结论为:巴拉圭瓜多竹适生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南美洲,中美洲、非洲中部、大洋洲、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影响巴拉圭瓜多竹分布的最主要的气候变量是年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加入中国云南的分布样点后,巴拉圭瓜多竹的适生区分布范围有所增加,尤其在东南亚最为明显,原因可能是巴拉圭瓜多竹的对环境变量的适应范围大于原分布地的环境变量区间。研究可为巴拉圭瓜多竹的引种和产业化种植选址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3.
巨龙竹的变异类型及其引种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L.Su)分布于云南南部,其直径粗近30cm,竹高近30m,是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指出巨龙竹存在2个明显不同的变异类型,即竹秆弯曲、歪扭,竹节变形、缩短、斜交的“歪脚龙竹”和节间正常、节部平滑、竹秆通直、分枝高而少的通直巨龙竹。经初步分析后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因此发展巨龙竹时一定要选择优良种源,以免给生产造成损失。通过对巨龙竹在原产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尤其是越冬情况的观察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引种资料,将巨龙竹在我国的气候适宜性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主要气象指标是:最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3℃,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1天,全年无霜,巨龙竹冬季无低温危害,直径最粗可达到25cm以上;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5天,年平均有霜日数小于12天,巨龙竹冬季一般无低温危害,极端年分有一定程度的冻害发生,但对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巨龙竹直径可达到20-22cm左右;不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10℃,年平均有霜日数大于12天,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超过5天,巨龙竹在该区即使越冬不死,也是生长不良,失去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44.
磁处理技术是利用磁场对非铁磁性流体作用,使得被作用物的性质发生某些期望的变化,进而改善生产效果和使用效益的一种技术。当今,随着磁处理方面各种理论和技术的完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展到了工农业等领域。  相似文献   
45.
滇牡丹是我国西南特有的野生牡丹,属于濒危物种,在观赏、新品种培育及药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和利用价值。为研究滇牡丹果荚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用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化合物清除DPPH能力研究了其抗氧化能力,并通过TLC、1H-NMR和13C-NMR对具有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牡丹果荚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有多种单体化合物,其中有8种含量较多,用于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并且仅有2种化合物具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余6种化合物不具抗氧化活性。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分别是2,6-二羟基-4-甲基苯甲酸乙酯和邻羟基苯甲酸丙酯。  相似文献   
46.
采用样地调查、线路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共计206种,隶属于44科10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 IUCN红色名录植物17种, CITES附录植物143种。(2)发现新分布种长蕊木兰、水青树和逸生种喜树。(3)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属级水平上具有极强的热带性质;种级水平上具有热带成分向温带成分过渡的特征,且特有现象突出,与滇西南、滇南分布联系密切。(4)海拔510~2977 m,珍稀濒危植物的丰富度随海拔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1000~1500 m的季风常绿阔叶林中。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并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7.
基于2000m2十齿花群落的野外调查,对群落50科80属117种的种子植物从科、属、种级水平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种子植物种类丰富,热带亚州分布、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为群落植物区系的主要来源。(2)科、属、种级水平上,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1.53∶1、1∶1.23、1∶10.4,群落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3)群落特有现象明显。有中国特有属2属,中国特有种70种,狭域特有种3种。  相似文献   
48.
通过航空遥感图像、森林分布图和土地利用数据,对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进行研究,测定该保护区森林景观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该地森林景观由16种组分组成.其中,季风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山地雨林斑块占优势,但斑块破碎度较高,且相互隔离,呈孤岛状;几大森林斑块间应建立生物廊道,促进物种交流;保护区中尚存一定的农地斑块,人类活动频繁,是保护对象的潜在威胁;应进行退耕还林,促进其自然生境的恢复.  相似文献   
49.
对云南文山广南的蒜头果种仁油进行提取,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蒜头果种仁油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橄榄油相比,蒜头果油相对较弱,当其浓度达到100mg/mL时,能清除50%左右的DPPH·自由基;蒜头果种仁油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化合物有2种,经GC MS分析后确定分别为亚油酸和棕榈酸,但其抗氧化活性较VC弱。  相似文献   
50.
在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大盈江河谷发现零星分布的梧桐科高大乔木翅萍婆(Pterygota alata (Roxb.)R.Brown),系云南新记录种,而翅萍婆属(Pterygota Schott & Endl.)为云南新记录属.该种是当地四树木-阿萨姆婆罗双季雨林的最上层树种之一,数量稀少,值得加强保护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