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比较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自然水中铅的优越性。实验表明,直接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线性范围。0~50μg/L,原子荧光为0~50μg/L,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相关系数r都优于0.9990。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为2.75μg/L,原子荧光为0.645μg/L。用标准偏差考察方法的精密度,用加标回收考察方法的准确性,加标回收率均84.0%~119.5%,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这2种方法都能较好的满足水中铅分析的要求,测定水中铅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新疆库尔勒市近地面臭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浓度臭氧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影响植物生长;臭氧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利用库尔勒市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连续自动地表臭氧浓度观测数据,结合相应气象要素资料,对地表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周、月、季节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影响臭氧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 臭氧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规律,夜间变化平缓,白天变化剧烈。② 臭氧浓度变化具有周末效应。最高值出现在星期日,最低值出现在星期三。③ 最高月平均浓度为82.1 μg•m-3,最低月平均浓度为19.2 μg•m-3,2011年1-12月变化规律明显,以6月为中心分布非常对称,两边逐渐降低。④ 春、夏季臭氧质量浓度较高,秋季和冬季明显低于春季和夏季,与沿海内地大中型城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⑤ 4个季节中臭氧浓度日变化剧烈的是夏季和春季,秋季其次,变化最小的是冬季。不同天气情况下,日变化最剧烈的是晴天,其次为沙尘天气,阴天和雨天日变化平缓。⑥ 臭氧浓度日变化与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反变化趋势,但在时间变化上有一定的滞后性,臭氧浓度变化明显早于PM10的变化。⑦ 晴天少云的天气情况下臭氧浓度明显要高于阴雨(雪)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日照时数同时影响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臭氧污染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用数据和实例说明“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内蒙古部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板栗苞、果成熟过程中淀粉、糖及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88年,我们对板栗两个中熟品种莱西油票和尖顶油栗的树体及花果的周年养分含量进行了全面测定,其中刺苞(总苞)及果实的采样期为8月下、9月中、9月下3次。为了能详细地探明果实中养分的积累动态,以及总苞、嫩果皮、种仁(肥厚子叶)之间糖类的传递、消长关系,1989年对熟前关键期栗果的发育又作了专门测定,采样由原3次加密为9次,并增加了早熟(9月初)品种双合大红袍。 材料与方法 试材采自本所栗资源圃,双合大红袍自7月25日至8月30日每5~7日采样1次,共7次。莱西油栗和尖顶油栗自8月3日至9月21日,每7天采样1次共10次。栗苞采回后,分别种仁…  相似文献   
105.
法国甜樱桃主要分布于隆河流域、地中海沿岸和西南部穆瓦萨克、塔恩流域,以萨米脱、布瑞特、弗瑞姆、先锋和杜罗尼为主,采用乔化和矮化两种果园栽培。  相似文献   
106.
<正>21世纪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网络建设和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资源是当前科技工作者了解科技最新动态和进展及提高科技水平的新要求。但是,因网络信息的杂乱无序,给广大果树科研工作者的检索带来极大不便。针对此问题,笔者就如何利用外文权威网站上的果树信息资源及其检索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以便广大果树工作者能够快速、全面检索到所需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07.
塔克拉玛干沙漠土壤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对粉尘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西北的重要粉尘源区,研究区域粒度分布特征及粉尘释放量有助于评估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及其气候效应。基于此,按照空间分布特征及下垫面类型(农田、沙丘、荒漠)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采集地表土壤样品138个,利用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分析土壤粒度组成,利用DPM模型计算粉尘释放通量,以期揭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表土壤微团粒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对粉尘释放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38个样品中流动沙丘和沙垄的粉砂和黏粒含量累计之和最少,约占10%~18%左右,属于砂质土和砂壤质土。农田(绿洲、林带区)样品多为草甸土,粉砂和黏粒累计含量约占50%~80%,戈壁(荒漠区)样品中粉砂和黏粒的含量差异较大,砂质土和砂壤土的粉砂和黏粒的含量累计之和约占20%~30%。2)地表土壤微团粒中粒径较小的是细砂和粉细砂,可用3个对数正态分布群体表示,即:粉细砂群体、细砂群体、粗砂群体,中值粒径依次为90、225、500μm,标准偏差分别为1.02、1.53、1.08,各占比例约为30%、49%、21%。3)塔克拉玛干沙漠粉细砂和细砂的粉尘释放量最大,中砂粗砂次之,极粗砂最少,其最大差值的数量级为10~(-2)μg/(m~2·s)。研究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下垫面粉尘释放差异,对定量评估区域乃至全疆的粉尘释放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樱桃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品种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樱桃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评价了39个樱桃品种对褐斑病田间抗病能力。结果表明,燕麦培养基和PCDA培养基最适于病菌生长;该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25℃为最适生长温度;葡萄糖和蛋白胨是适宜病菌生长的碳、氮源;病菌有较广的酸碱度适应范围,在pH4~12均能生长,在pH7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不同光照条件下,黑暗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5℃;在pH7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不同樱桃品种对褐斑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39个品种中高抗品种6个,抗病品种12个,中抗品种9个,感病品种8个,高感品种4个,无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109.
利用2014年7月至8月塔中地区沙尘与扬沙天气下风沙流运动的实测数据,对0~85 mm高度内风沙流运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85 mm高度层,输沙率(Q)随风速(v)增大呈幂函数规律增加,R2≥0.975 7,且输沙率主要集中在0~35 mm高度内。(2)总输沙率和撞击颗粒数的最佳拟合函数为线性函数,R2≥0.878 2,相关性较好;塔中地区1 min最小临界起沙风速为4.0 m·s-1。(3)跃移运动集中在10:00—20:00,总输沙率最大值出现在12:00—16:00,17:00以后输沙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0.
低温对甜樱桃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冻害严重制约甜樱桃花期的生长发育。该研究介绍了低温冻害成灾的原因、果树生理响应机制以及相关的防御措施等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甜樱桃花期冻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