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安徽古树衰退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是人类的重要遗产,是不能再生的宝贵资源,但部分古树一直未受到应有的保护,甚至遭到人为破坏.本文对当前安徽古树衰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2.
火炬松林分密度对衰退病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安徽省火炬松林分密度与衰退病的感病指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与衰退退病和土壤含水量关系十分密切,在一定的树龄和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与衰退病的病情指数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在干旱条件下)呈负相关,因此,在火炬松的经营管理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抗育间伐是促进木生长、减轻衰退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3.
74.
油茶果实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果实发育期内油茶树体的营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7年生油茶良种长林4号、长林53号和长林40号为试材,测定并分析了果实发育期油茶叶片和果实中各种矿质养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和品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叶片和果实中各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同一品种的叶片和果实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间也显著不同。随着果实生长发育,叶片中的氮、磷、钾元素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锰元素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果实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钾元素含量却呈上升趋势但其变化幅度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与果实中各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而果实果皮与种子中各种矿质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较强,其中3个品种果实果皮与种子中的钾元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869、-0.895。  相似文献   
75.
油茶苗失水程度与栽植成活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荼苗木失水程度、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电阻值与栽植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苗木失水程度为0%、5%、10%、15%、20%、25%和30%时,栽植成活率分别为97.8%、95.6%、91.0%、84.5%、80.0%、64.5%和6.7%;从中可看出,失水20%以上的苗木失去了栽培的意义。苗木失水程度不断增加时,电阻值变化规律为:初期为叶片〉茎〉根,后期为根〉茎〉叶片。在苗木水分的三种测试方法中:自由水/束缚水比值法最为精确,但需要较多的设备并只能在室内进行;失水程度法较为精确,但需要从起苗开始全程测定;电阻值法受操作因素影响较大,但简便易行。今后在生产中,可根据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保证栽植的苗木失水程度在20%以下,以确保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76.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是林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该文指出,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实习成本逐年攀高、实习内容多变而不统一、师生比有所下降、实习内容缺乏系统性、实习场所难以固定、实习总结模式单一等。因此,该文在实习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实习指南的编写与规范、实习活动的组合与优化、实习场所的固定、实习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实习结果的考核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适应当前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可行性、创新性特点,对今后林学及其他专业的实习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对油茶炭疽病的发病率进行多年定株、定期调查,筛选出感病程度不同的油茶植株作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节不同月份,对不同抗病植株的果皮内含物(单宁、花青素)、缓冲容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病季节,各油茶品种的果皮单宁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高抗品种含量比感病品种高出0.33%;花青素含量随着果实成熟度增加而增加,抗病品种含量(11~19.5)远高于感病品种(6.8~10.3);抗病品种油茶果皮滤液的pH值分别小于5,低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果皮的缓冲容量(5.33~7.48)在趋势上稍低于感病品种的(5.45~7.12)。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安徽省3个生态类型区主要油茶良种枝条和叶片的化学成分,了解不同生态类型区油茶生长发育的差异,为北缘油茶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安徽油茶分布最北缘的皖东丘陵地区和适宜油茶生长的皖西及皖南山区3个生态类型区的18个油茶良种,分别测定其当年生枝条和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化学成分,比较3个生态类型区油茶枝、叶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在皖东丘陵区和皖西、皖南山区3个生态区的18个油茶良种中,其当年生枝条、叶片的含水量、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3%~50.1%,10.8%~26.2%,0.28%~0.57%,0.12%~0.25%和0.13%~0.28%;在同一生态类型区,油茶体内的苯醇抽提物含量以叶片高于枝条,其余物质含量均是枝条高于叶片;在3个生态类型区中,以分布区最北缘(凤阳)油茶枝条、叶片中的苯醇抽提物、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最高,而枝和叶中的含水量及枝中的综纤维素含量最低;3个生态类型区之间,油茶枝条综纤维素含量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8<0.01),纤维素含量差异显著(P=0.021<0.05),叶片中的综纤维素含量也有显著差异(P=0.047<0.05),但油茶枝、叶含水量及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 不同生态区域油茶枝、叶化学成分差异显著;今后在北缘油茶生产中,应通过采取各项栽培措施,尽可能提高油茶植株的苯醇抽提物、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其水分和综纤维素含量,以提高树木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79.
影响板栗膏药病发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对板栗膏药病与有关因素关系的调查发现:板栗品种、树龄、地形、蚧虫数量等因素对病害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在不同品种中,粘底板感病最轻,感病指数为32.2%,而浅刺二水早感病最重,感病指数达88.9%;在不同树龄中,4年生以下的板栗膏药病发生程度较轻,感病指数为7.8%-17.7%,而13-20年生的板栗感病较重,感病指数高达88.9%;在不同地形中,山洼栗园感病较重,感病指数为49.23%,而山坡上感病较轻,感病指数为41.2%。此外,还研究了林分密度、管理方式等因素与板栗膏药病发生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可为膏药病的科学、有效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0.
板栗膏药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10种处理措施对板栗膏药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桐油、凡士林、50倍硫酸铜、10倍碱水、泥浆5种处理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柴油、20%生石灰水和波尔多浆(1∶1∶50)3种方法处理效果中等,防治效果在80%~90%之间;50倍的50%多菌灵和1%食盐水2种处理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效果仅在70%以下;不同防治处理综合评价得分顺序为:泥浆>凡士林>硫酸铜>碱水>生石灰水>波尔多浆>桐油>食盐水>柴油>多菌灵。在板栗膏药病防治中建议使用综合评价得分在前5位的材料,因为该类防治措施取材方便,对环境和板栗无污染,易于在板栗膏药病发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