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5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现实的牧业科技推广中,由于地区、民族、文化、道德、观念等不同,牧业推广的形态也不相同。本文就凉山牧业科技推广的形态和制约因素初加分析和讨论。 1 牧业科技推广的主要形态。 1.1 物化技术推广。以牧业机械、配合饲料、添加剂、浓缩料、畜禽良种、常用药械、设备为常见。作为技术有形物化载体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受体接受了技术,实现了这些技术的转移推广。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连续性,因为这咱技术一旦被接受,并因此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就离不了这种技术。物化技术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尤如汽车载几千千克货物,人只能负重几十千克货物一样。实践表明,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这种形态都起作用,并且不受文化层次的制约,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牧业商品化生产向技术专业化发展,牧业生产内出现大分工、大分化、小而全的生产模式被淘汰,各专业化生产者之间互相依赖,紧密联系。物化技术推广则更为普遍,社会以极快的速度认可了它,容纳了它,以配合  相似文献   
42.
四川省攀枝花市地处以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谷为基带的独特"岛状"南亚热带气候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资源。在海拔1400m以下的地区,热量充足,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干湿季分明,全年基本无霜,冬春气温高,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杧果花期无梅雨,挂果期无台风,是全国少有的杧果生态最适宜区。  相似文献   
43.
畜禽粪污多采用厌氧消化工艺进行稳定化处理,如何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厌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沼液,并做到保护土壤环境是当前亟须关注的问题。对规模化养殖场沼灌引起的土壤环境变化进行考察,研究沼灌对紫色土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沼灌后土壤SiO2、Na Al Si3O8所占比重都有所下降且非晶体物质所占比重增大,其中土壤Na Al Si3O8所占比重降低了3.55%。短期沼灌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效应影响较小,铜(Cu)、锌(Zn)含量无明显提高,铅(Pb)、镉(Cd)在表层富集。沼灌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影响较大,分别提高21.4%、27%。研究结果为探讨土壤承载沼液能力、弄清沼灌改良土壤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科技“精、准、快”扶贫模式—“福田农业成果转化模式”由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攀枝花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共同创建。该模式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荒漠化、家庭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创建出在贫困山区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扶贫新模式,破解了攀枝花市建市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的难题。该模式已应用于金沙江干热河谷贫困山区或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45.
攀育2号杧果是从乳杧实生后代群体中筛选出的杧果新品种。树势强壮,枝条直立。果实椭圆形,果粉厚,肉质滑腻,风味浓甜,纤维极少,口感好,鲜食品质佳。单果质量307.0~369.0 g,可食率79.0%~85.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3%~21.7%,总糖含量13.80%~16.96%,总酸含量0.061%~0.576%,维生素C含量13.6~70.3 mg·kg-1,β-胡萝卜素含量5.78×104μg·kg-1。四川攀枝花地区果实发育期120~150 d,中熟,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高接树第2年初结果,大树改接换冠后3~5 a(年)每666.7 m2平均产量为1 384.5 kg。中抗畸形病和细菌性黑斑病。适宜在四川金沙江干热河谷种植。  相似文献   
46.
为集约化奶牛养殖场沼液在紫色土上的安全合理施用提供参考,采用集约化奶牛养殖场厌氧发酵15d产生的沼液施用于紫色土,定量考察不同施用量(40m3/hm2、20m3/hm2、10m3/hm2、7m3/hm2)和施用周期(20m3/hm2,周期为2d、4d、6d、8d、10d)后5个月(8—12月)对紫色土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后土壤脲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变化明显,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其中低施用量和长施用周期的土壤酶活性相对较高。施用量20m3/hm2,施用周期为10d时9月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为61.7μg NH4+-N/g;施用周期为8d时9月的土壤转化酶活性最高,为0.362mL(0.1mol/L)Na2S2O3/g;施用周期为4d时11月的土壤磷酸酶活性较高,为60.1μg Phenol/g;在整个试验阶段不同施用负荷和使用周期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高,分别为4.94~6.25 mL(0.1mol/L)KMnO4/g和4.34~5.71mL(0.1mol/L)KMnO4/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