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82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56篇
  23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DB 13/T 2558—2017)规定了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栽培的产地环境、马铃薯栽培技术、谷子栽培技术。可为河北省低平原一年两作区采用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种植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低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蛋白酶对肉鸭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7日龄体重相近的樱桃谷肉鸭360羽,随机分为A、B、C三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鸭(公、母各半),试验期42 d。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的日粮蛋白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95%和92%,并在这两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125%的蛋白酶。所得的试验数据表明在肉鸭日粮中添加蛋白酶可以提高肉鸭平均日增重和体重,并可降低料重比,且在95%蛋白水平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在肉鸭日粮中添加0.125%的蛋白酶可以适当降低饲料蛋白水平而不会影响其生产性能,且以降低5%时为宜。  相似文献   
83.
通过烟后种植不同密度的苦荞田间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苦荞产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对主茎节数、一级分枝、茎粗、千粒重等生物性状影响不显著,株高、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表现出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产量差异极显著,种植密度为135万株/hm~2产量最高,达2 366.79 kg/hm~2;其次为150万株/hm~2,达2 133.44 kg/hm~2;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产量最低,仅为1 733.42 kg/hm~2;种植密度由135万株/hm~2增加到150万株/hm~2,产量呈有所降低的趋势。通过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在玉溪市生态环境条件下,烟后种植苦荞的最佳种植密度控制在135万~150万株/hm~2,烟后苦荞田间生长的综合生物性状较好,同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84.
动物合同防疫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减轻农牧民经济负担,促进乡级畜牧兽医站资金运转,以保障防疫密度为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本文对动物合同防疫制度在精河县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5.
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位于我国的最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大于10℃的有效积温2600~3200℃,无霜期110~150d。气候冷凉,干旱少雨,非常适合打瓜(用于采子的西瓜)种植。由于打瓜种植机械化程度较高,管理方便。且打瓜价格逐年升高。种植打瓜比较效益好。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高。  相似文献   
86.
摇青和揉捻工艺对白茶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高香型白茶产品,本研究以黄观音茶树品种驻芽小开面三、四叶为原料,以传统白茶工艺为对照(CK),以室内自然萎凋过程中引入摇青(YQ)、揉捻(RN)、摇青加揉捻(YQ+RN)为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工艺对黄观音白茶香气物质的含量与组成、生化成分含量及成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观音茶树品种鲜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组成比较合理;各处理成茶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丰富:种类在101~106个之间、相对含量占提取物总量的78.10%~ 84.26%,与CK相比,处理组对白茶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和种类,以及香气成分的构成影响显著;各处理之间,成茶的生化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茶多酚等10个生化成分以CK含量最高,茶黄素等3个生化成分以YQ最高,黄酮类等3个生化成分以RN最高,茶褐素以YQ+RN最高;成茶感官品质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YQ>YQ+RN>CK>RN,且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YQ所制白茶品质优异,具有花香型白茶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87.
在水资源缺乏和污染问题及巨大的水禽出栏量问题存在的情况下,肉种鸭无水旱养模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肉种鸭旱养技术成果进行了整理,介绍了旱养肉种鸭鸭舍建设及种鸭各阶段饲养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88.
雷暴是一种能引起严重灾害的自然现象。2007年7月9日,秦皇岛市发生多起雷击事故,局部地点还出现了冰雹。利用"GDS-2型高精度闪电探测仪"监测到的雷暴天气和此次雷暴灾害天气过程资料,对出现雷暴、强雷暴灾害的电荷结构、闪电出现频率、闪电放电轨迹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月9日雷暴、冰雹发生时,地面电场电荷以正电荷为主,地面电场闪电放电轨迹具有离散性、集中性和线性特征。揭示了闪电频次〉10次/min出现雷暴灾害、冰雹可能性大;闪电发生的集中地点极有可能出现雷暴、冰雹天气,应当及时预警预报,并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对该地区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89.
新疆农八师垦区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摘要:为了新疆农八师垦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使用该地区气象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的同时探讨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倾向率为0.349 ℃/10a,其中冬半年倾向率为0.446 ℃/10a,夏半年倾向率为0.293 ℃/10a;降水量存在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15.227 mm/10a,其中作物生长季平均降水量倾向率为9.186 mm/10a,冬季降水量倾向率为4.716 mm/10a;日照时数有微弱增加趋势,年日照总量倾向率为24.861 h/10a,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倾向率为24.035 h/10a;春季倾向率为18.141 h/10a。气候变暖增加了该地区热量资源使棉花栽培界限西进北移扩大了种植面积,同时极端气候事件的不稳定性及病虫害加重现状增加了农业对防灾的投入,所以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适应气候变化调整农业生产,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丰产丰收的保障。  相似文献   
90.
以青草气较重、滋味苦涩的成品红茶为原料,采用湿热后处理措施,以温度(60、65、70℃)、水分(10%、15%、20%)、时间(5、6、7 h)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L_9(3~4)),以感官综合得分及理化数据为评判指标,探索湿热后处理改善红茶风味品质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湿热后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65℃、水分10%、时间7 h;经湿热后处理的红茶感官上汤色、香气、滋味得分均显著增加(P0.05),香气甜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浓明亮;茶多酚、儿茶素(尤其是酯型儿茶素)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茶红素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组分中呈甜味及鲜味的氨基酸总量增加,而呈苦味的氨基酸总量减少;香气组分上呈青草气及异味的反–2–己烯醇、己醇、己酸等物质的含量减少,而呈甜香、花果香的α–雪松醇、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α–萜品烯、柠檬烯、2–乙基呋喃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