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80年代农村小城镇建设所采取的分散化的战略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在小城镇蓬勃发展的今天,如果不加引导,任其发展,不仅会造成财力物力的分散化,难以实现城市化的质的飞跃,还可能制约县(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步伐。目前绝大多数建制镇发展成为小城市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从小城镇建设的“遍地开花”转向相对集中,选择优先发展县(市)城关镇的思路,来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步代,是90年代农村小城 相似文献
22.
23.
大家都知道,"庄稼是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施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施用化肥造成的污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施肥对环境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相似文献
24.
25.
<正>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种植方式、种植作物各有不同。因此,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时所采取的技术模式也不同。新源县地处伊犁河谷,属典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辖区内十一个乡镇的气候、年降雨、种植作物相对有很大差异。因此,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有以下4个主要特点会对其产 相似文献
26.
对沈阳市郊东陵、于洪、苏家屯、新城子四区蔬菜栽培15年左右的日光温室土壤有机碳组成特征进行了研究,以相应温室外的露地栽培土壤为对照,结果表明: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的有机肥用量远远高于温室外露地栽培。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温室土壤水溶性碳、腐殖酸碳的增加比例小于胡敏素碳的增加比例。各区温室土壤总有机碳、非腐殖质碳、腐殖质碳数量的平均值分别是温室外露地的1.76~3.06倍、3.41~5.23倍、1.57~2.99倍。温室土壤中非腐殖质所占比例较对照露地的大,其水浮物碳占总有机碳比例是对照露地的1.80~2.63倍,温室和露地土壤水溶性物质碳占总有机碳的百分比大多低于2%。温室土壤胡敏酸碳、富里酸碳、胡敏素碳数量均高于对照露地,但有1/3以上的温室土壤H/F低于对照露地土壤。由于不同农户的水、肥管理水平差异较大,不同温室土壤的总有机碳及各组分的碳变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27.
28.
<正>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新型的耕作技术,它的实施受各地的气候、地理位置、土壤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把此项技术在新源县推广成功,2009年当地采取了多种耕作技术,摸索出一套适合新源县保 相似文献
29.
以野生草莓(Fragaria vesca)EMC的匍匐茎尖为起始材料,对其茎尖培养及获得的组培苗的快繁和叶片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EMC茎尖培养的培养基为MS+0.5mg/L6-BA+0.2mg/LGA;适合组培苗快繁的培养基为MS+1.0mg/L6-BA+0.2mg/LGA+0.02mg/L IBA;将EMC草莓叶片近轴面向下接入MS+2.0mg/L TDZ+1.0mg/L2,4-D培养基中,暗培养20d后,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可分别达到100%和73%。本试验初步建立了一个有效的野生草莓EMC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及叶片再生的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