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2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NaCl胁迫下外源腐胺和钙对草莓幼苗离子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0 mmol/L NaCl 胁迫条件下,以达塞莱克特草莓为试材,利用基质盆栽方法研究了外源腐胺和钙对草莓生长、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及Ca2+、Na+ 和 Cl- 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14 mmol/L 硝酸钙和叶面喷施 1×10-5 mol/L 腐胺均可提高盐胁迫草莓植株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提高叶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抑制 Na+ 和Cl- 的吸收及运输,提高根系和叶片的 K+/Na+ 值和 Ca2+/ Na+ 值,硝酸钙和腐胺同时处理的效果优于单独处理。缺钙条件下,喷施外源腐胺的 K+/Na+ 值和 Ca2+/ Na+ 值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腐胺加钙处理,Cl- 含量显著高于腐胺加钙处理。外源腐胺对 Na+ 和 Cl- 吸收的调控作用受到 Ca2+ 的调节。  相似文献   
82.
总结了河流的微生境因子及改善技术,为生态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是不同尺度上各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河流中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与其所处微生境条件息息相关。微生境改善作为一种重要的水生态修复措施,对于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构建完整河流生态系统结构、恢复河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河道微生境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丁坝、深槽-浅滩和堰/砾石群3种微生境改善技术,并对当前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83.
本文总结了目前生产上蔬菜病虫害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并针对难防难治的几种主要蔬菜病虫害提出有效的防治新技术,主要包括白粉虱、烟粉虱、蓟马等虫害,茎基腐病、黄萎病、蔓枯病、靶斑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84.
牦牛放牧强度与小嵩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分析牦牛放牧强度对小嵩草(Kobrecia parva)高寒草甸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的年度变化呈正相关;在牦牛放牧条件下,优良牧草比例年度变化是评价小嵩草高寒草甸放牧价值的直接度量指标;而相似性系数和草地质量指数的变化与牦牛生产力没有明显的联系,只能指示植物群落整体的相对变化程度;当放牧强度为1.86头/hm2时,能维持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年度增重,是保持小嵩草高寒草甸不退化的适宜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85.
四种牧草最佳收获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单位面积营养物质的产量作指标来确定四种牧草的最佳收获期,沙打旺为8月下旬,苜蓿为8月下旬到9月的初花期-结荚期,草木樨为7月底的现蕾-初花期,朝鲜碱茅为7月中旬的抽穗-开花期。  相似文献   
86.
<正> 在一个综合养鸡企业中,孵化工作的好坏对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孵化率是衡量孵化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很多,如种鸡的营养水平、种蛋的受精率、种蛋的贮存条件、孵化场的卫生管理等等。在影响孵化率的诸多因素中,种蛋的受精率是第一位的,而受精率则受种鸡饲养周龄的影响。弄清种鸡周龄对孵化率的影响,对合理的安排种鸡群,保证雏鸡的正常供应,具  相似文献   
87.
88.
89.
高寒牧区牦牛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 :天然草地不同牧草利用率下 ,牧草利用率为 3 0 %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和日增重比 5 0 %和 70 %的分别高 2 2kg和 8 1kg、2 3 4%和 8 5 1%、0 0 2kg和 0 0 7kg ,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处理内不同放牧期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上不同年龄组条件下 ,天然草地上绝对增重和日增重分别高于人工草地上的 ,0 5岁犊牛组的相对增重高于对应的 1 5岁犊牛组 ,日增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但处理内不同放牧期牦牛日增重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在暖棚舍饲条件下 ,高精料组 (第一组 )的绝对增重、相对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比低精料组 (第二组 )和对照组高 5 9kg、4 94%、0 9kg和 3 1 44kg、2 6 5 9%、0 49kg ,低精料组 (第二组 )比对照组高 2 5 5 4kg、2 1 65 %和 0 4kg ,两处理之间同一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处理内不同放牧期牦牛的日增重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90.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莎草、禾草地上生物量和总地上生物量在不同放牧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放牧率的降低,禾草和莎草的比例增加,可食杂草和毒杂草比例下降;两季草场优良牧草生物量组成的年度变化与放牧率均呈负相关(P<0.01),与杂类草均呈正相关(P<0.01).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达到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对照和轻牧在7月份最大,而中轻和重牧在8月份最大.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随放牧率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暖季草场各放牧处理0~10 cm地下生物量占0~30 cm总地下生物量的88.04%~89.37%,10~20 cm占7.14%~9.34%,20~30 cm占2.25%~3.5%;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0~10 cm地下生物量占0~30 cm,总地下生物量的88.01%~91.14%,10~20 cm占5.44%~8.04%,20~30 cm占3.42%~3.94%.地上生物量、各土壤层的地下生物量(包括活根和死根)与放牧率之间呈负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b>0).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b>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