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9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47篇
  13篇
综合类   26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社区生计发展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国家公园社区生计转型研究的概况。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生计转型的概念、社区生计转型意愿、生计困境、生计风险、社区替代生计、生计转型的影响效应等。基于现有研究,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社区生计转型综合性研究、生计转型阶段性规律及驱动力、文化的影响机制等主题。  相似文献   
682.
683.
684.
<正>李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作为我国原产树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198.7万hm2,680.4万t)。垂直分布最高海拔4 000 m,水平分布由黑龙江至台湾[1]。果实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兼具药用和保健作用,深受人们喜爱[2,3]。李作为吉林省主要果树栽培树种,栽培面积排名第二,仅次于苹果。  相似文献   
685.
为进一步探究气候变化对野核桃在四川潜在分布的影响,利用野核桃在中国的实际分布点位数据、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SSP1-2.6和SSP5-8.5)下生物气候变量,结合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SSP1-2.6和SSP5-8.5情景下2050 s和2 090 s野核桃在四川的潜在适生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气候情景下,野核桃在四川的高适生面积为4.86×104 km2,中适生面积为13.35×104 km2;(2)SSP1-2.6和SSP5-8.5情景下,2050 s和2 090 s野核桃在四川的高适生面积分别为5.09×104 km2和8.58×104 km2,中适生面积分别为7.37×104 km2和7.02×104 km2;(3)SSP1-2.6和SSP5-8.5情景下,到21世纪90年野核桃在四川的高质生区质心分...  相似文献   
686.
李锋 《中国种业》2021,(4):99-100
通过对寿宁山冬乌连续2代自交选择和1代混交选择,经过比较试验决选出具典型特征特性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使该品种纯度和种性得到提纯复壮,并开展了良种繁育和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687.
为探究有机碳储量在地表基质中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利用新乐市2005年和2021年两期数据,按地表基质类型划分方式计算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储量,分析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趋势及决定因素。结果表明,2005-2021年,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总储量呈增长趋势;表层平均有机碳含量和单位基质碳含量均与基质粒径大小呈负相关;表层(0~0.2 m)平均有机碳含量增长率与基质粒径大小呈负相关;深层(2.0 m)平均有机碳含量增长率与基质粒径大小呈正相关。新乐市地表基质有机碳总储量处于增长趋势,其中粗骨土中有机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河道采砂造成地表基质破坏,有机碳流失;砂土和壤土中有机碳储量呈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植树造林和合理的农业活动。  相似文献   
688.
刘晓丽  李锋 《安徽农业科学》2023,(2):150-151+163
以枸杞红瘿蚊(Jaapiella sp.)幼虫为研究对象,室内开展了不同浓度斯氏线虫对枸杞红瘿蚊幼虫侵染能力及存活能力试验,以期为枸杞红瘿蚊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5 g/20 mL浓度的斯氏线虫对枸杞红瘿蚊侵染能力较强,致死效果明显;以枸杞红瘿蚊虫体及体液为培养基的斯氏线虫存活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  相似文献   
689.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底板,以2019年为基准年,全面查清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的状况。通过简要介绍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的基本情况,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状况和动态变化,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了目前的防治形势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5 737.13万hm2,沙化土地面积为16 878.23万hm2。与2014年相比,5年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78.80万hm2,年均减少75.76万hm2。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333.52万hm2,年均减少66.70万hm2。  相似文献   
6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