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2篇
  13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房锋  李美  高兴祥  李健  李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3):2559-2568
【目的】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是中国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主产区发生最严重的阔叶杂草之一,严重威胁冬小麦生产安全。研究旨在明确冬小麦田播娘蒿的出苗规律、田间消长动态及不同密度播娘蒿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于2013-2014年在山东省济南市选取播娘蒿发生严重的冬麦田,小麦播种前耕作方式为玉米秸秆还田浅旋耕,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田播娘蒿的出苗规律及在田间的消长动态。设置小麦播种量67.5、135.0、202.5 kg?hm-2 3个密度处理,在不同小麦播种密度下,播娘蒿结合人工接种方法,分别控制为0、10、20、40、60、80、160、320、640和1 280株/m2不同密度处理,试验小区内播娘蒿分冬前、初春、返青期3次定苗。比较不同小麦播种量下不同密度播娘蒿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应用Excel作图分析播娘蒿危害造成小麦的产量损失原因。【结果】小麦播后1周至11月中旬为麦田播娘蒿出苗高峰期,周平均气温在13.5-14.8℃,冬前出苗量占全年出苗总量的96.7%。3月下旬周平均气温上升至8.0℃左右,播娘蒿开始快速生长,4月上旬后平均株高开始超过小麦,5月中旬播娘蒿平均株高趋于稳定,达到115.6 cm,高出同期小麦43.4 cm。越冬期播娘蒿和小麦的平均单茎鲜重变化缓慢,4月上旬后,播娘蒿单株平均鲜重迅速增加,5月上旬达到最大值50.2 g,约为单茎小麦的4倍。播娘蒿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而实现,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在小麦播种量为67.5 kg·hm-2条件下,当播娘蒿株密度从0升至6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则从428.9万穗/hm2降至27.8万穗/hm2,减少了93.5%。小麦播种量在135.0 kg·hm-2时,当播娘蒿株密度从0升至6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则从549.3万穗/hm2降至188.1万穗/hm2,减少了65.8%。小麦播种量在202.5 kg·hm-2时,小麦穗密度从669.3万穗/hm2降至321.5万穗/hm2,减少了52.0%。当播娘蒿密度为320株/m2时,小麦67.5、135.0、202.5 kg·hm-2 3种播种量下产量损失率分别为84.7%、71.9%、64.9%。小麦播种量为67.5和135.0 kg·hm-2种植密度下,当播娘蒿密度为640株/m2时,小麦产量分别为2 396.3、1 680.2 kg·hm-2,损失率分别高达97.5%、87.9%,濒临绝产。【结论】播娘蒿的出苗、株高和鲜重的变化与时间、温度密切相关,通过适时进行防除,能够有效控制播娘蒿的危害,适当密植能够减轻播娘蒿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高兴祥  李健  张悦丽  李美  房锋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17):3518-3526
【背景】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是我国大陆近几年新发展蔓延的一种恶性禾本科杂草,目前已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有分布,且分布面积不断扩大。【目的】明确山东省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对常用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及部分种群产生抗性的机理,并评价不同除草剂对其田间防除效果,为制定小麦田大穗看麦娘防控技术规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室内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9个大穗看麦娘种群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除草剂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以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除草剂唑啉草酯、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共5种除草剂的抗性水平,并对产生抗性的种群进行靶标基因检测,同时分别在冬前和冬后开展田间试验,评价不同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田间防除效果。【结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种群8(JN2)对啶磺草胺和甲基二磺隆产生明显抗性,相对抗性指数分别达到47.32、15.97,靶标基因检测显示,该种群内植株ALS基因编码的第197位点氨基酸发生由脯氨酸(CCC)到苏氨酸(ACC)的突变;所有种群对唑啉草酯、炔草酯和精噁唑禾草灵均表现敏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冬前使用除草剂对大穗看麦娘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53.
研究通过粪检选择自然感染胃肠道寄生虫病60头杜长大三元杂种猪,分为肠道定位驱虫剂组、大地维新素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头,肠道定位驱虫剂组猪口服畜禽肠道定位驱虫剂0.3 mg/kg体重,连用5 d,隔20 d再连用5 d;大地维新素组猪口服大地维新素0.2 mg/kg体重,连用5 d,隔20 d再连用5 d;对照组不用药;试验期均为60 d。结果显示,在投药后第6天,肠道定位驱虫剂组和大地维新素组的驱虫率分别为98.8%和94.7%,差异显著(P<0.05);第31天驱虫率分别为100%和99.3%,差异不显著(P>0.05);第55天驱虫率均为100%,对照组变化不大。肠道定位驱虫剂组、大地维新素组、对照组头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558.7、468.8、359.87 g和2.1、2.4、2.7,说明畜禽肠道定位驱虫剂不仅对猪消化道寄生虫具有明显的驱除效果,同时对猪增重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4.
饲养肉兔投资小、见效快。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脂肪胆固醇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每年都要向欧、美及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兔肉。同时,肉兔以草为主,用粮很少,是节粮型畜牧业范畴,能够很好地解决人畜争粮矛盾。因此,发展肉兔养殖在目前粮食紧缺情况下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养殖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 一、兔舍要求与选择 选择和建造好兔舍是发展肉兔的先决条件,在筹建肉兔舍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选择在背风向  相似文献   
55.
<正> 钙在动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为保证家畜和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日粮要提供足够量的钙。因而饲料中钙的含量要及时测定。目前,国内外通用的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法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高锰酸钾法前者快速准确,但需要价格较贵的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锰酸钾法可用简单的玻璃仪器完成钙的测定。但草酸钙的沉淀、陈化、过滤和洗涤等手续繁琐,所需时间较长,且钙易损失。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很不稳定,隔1周左右就需要重新标定。此法的滴定终点不容易掌握。以上因素都会  相似文献   
56.
苍耳对不同植物幼苗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在室内采用离体生物测定法,测定了苍耳水浸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和萝卜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苍耳水浸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相同浓度处理时,对胚根的生长抑制作用高于对胚芽的抑制作用。5种受体植物中,以油菜最为敏感,其次为萝卜。本研究还通过测定化感物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MD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了苍耳化感物质的作用特征。在0.025 g/mL浓度下,苍耳对去胚乳小麦幼芽、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58.33%和67.31%;同样浓度下,苍耳对黑暗条件下培养的高粱幼芽、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5.58%和32.34%;可以看出,苍耳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明显高于对非光合作用的影响。化感物质处理后黄瓜和萝卜幼苗MDA含量均高于未加化感物质的对照处理,且化感物质浓度越高MDA含量越高。由此可以看出,苍耳对植物的化感作用与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使植物的MDA含量升高有关,对植物的非光合作用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喹草酮是一种新型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类 (HPPDs) 除草剂,为明确该药剂在小麦田的应用前景,在温室内进行了3个施药时期 (播后苗前、苗后1叶期和苗后2~3叶期) 对小麦田22种杂草的活性测定和3个小麦品种的安全性测定,同时在田间开展了两年的10%喹草酮悬浮剂除草效果测定。温室试验结果表明:于播后苗前、苗后1叶期和苗后2~3叶期3个施药时期施药,喹草酮对小麦安全性高,在推荐最高施药剂量有效成分720 g/hm2条件下,3个供试小麦品种均生长正常;阿拉伯婆婆纳和麦瓶草两种阔叶杂草对喹草酮高度敏感,苗后处理的GR50值(有效成分,下同) 在1.4~5.4 g/hm2之间,GR90值在6.8~14.2 g/hm2之间,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的GR50值在13.3~13.8 g/hm2之间,GR90值在47.7~64.0 g/hm2之间;另外,苗后施药对猪殃殃、麦家公和播娘蒿也有较好防效,GR50值在7.3~98.9 g/hm2之间,且与对阿拉伯婆婆纳和麦瓶草的防效间差异显著。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酮在有效成分300 g/hm2剂量下施用对小麦安全,对阿拉伯婆婆纳和麦瓶草防效高,近100%,对播娘蒿和猪殃殃防效略差,在65.3%~80.1%之间。可见,喹草酮在小麦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开展复配筛选研究以扩大其杀草谱。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初步筛查海南狗牙花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海南狗牙花4种提取物分别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海南狗牙花4种提取物对2种肿瘤细胞呈现不同的抑制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石油醚提取物次之,正丁醇萃取物较弱而萃取后的水层无抗肿瘤活性.[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海南狗牙花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以清种玉米为对照,设计玉米/大豆4∶2间作,在间作区内实行3年轮作处理,对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前期间作玉米株高和叶面积高于清种,后期间作相对较低,差异不显著。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均高于清种,差异极显著。产量构成因素中,间作玉米穗长和行粒数均高于清种,差异显著;穂粗、穗行数和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单纯比较玉米产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间作的单位面积子粒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0.
以蝴蝶兰H001幼叶进行组织培养,探讨了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配比的激素,对叶片诱导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0.5mg/L NAA+5.0 mg/L 6-BA培养基中有新叶芽形成,离体再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