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灵芝粉对地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280羽健康状态良好、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38周龄肉蛋兼用型地方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4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 g/kg的灵芝粉。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产蛋率极显著升高(P <0.01)。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蛋重显著降低(P <0.05),4 g/kg组和6 g/kg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极显著升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γ(INF-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4 g/kg组和6 g/kg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4)与对照组相比,2 g/kg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升高(P<0.01),4 g/kg组和6 g/kg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172.
<正>青贮玉米是指在玉米籽粒乳熟期至蜡熟期收获整株玉米,经切碎加工贮藏发酵后用作饲料的一种玉米。相比普通籽粒玉米,青贮玉米产量更高、营养更丰富,被普遍认为是草食家畜最优质的饲料来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成为新世纪的重要产业,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向以粮、经、饲三元结构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青贮玉米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尤其在国家“粮改饲”政策的大力推行下,青贮玉米成为主流作物。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大力推进“粮改饲”种植区域规划,青贮玉米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作为全市畜牧业的前端产业,青贮玉米前景广阔,抓住契机加快青贮玉米发展是保山市未来玉米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对保山市青贮玉米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作出展望,以期加快全市青贮玉米产业发展,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3.
本文重点介绍了保山市玉米生产现状,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保山市玉米生产条件及当前生产实际,提出了下一步发展建议,为促进保山玉米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以MS、ER、MG-5、B5、H、1/2MS、M9、NT及White为基本培养基,分析不同类型培养基对除虫菊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接种量、培养时间、pH、碳源、蔗糖质量浓度、不同蔗糖和葡萄糖组合以及光照条件试验,探讨除虫菊细胞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合除虫菊悬浮细胞培养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细胞接种量为8~12g/L、培养时间为20~25d,pH为5.8,采用自然散射光,单独使用蔗糖作为碳源时,质量浓度为30~40g/L有利于除虫菊细胞的生长。以蔗糖作为碳源时,添加25%的葡萄糖,除虫菊细胞的增长量可以提高12%。  相似文献   
175.
本文重点介绍了保山市玉米生产现状,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保山市玉米生产条件及当前生产实际,提出了下一步发展建议,为促进保山玉米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究云南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表达的差异,明确纬度、海拔、光照、温度和降水因子对穗部不同性状表达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方法】基于DUS测试技术,在云南省4个玉米生态区,研究2个甜玉米品种的26个穗部性状的表达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质量性状“果穗:籽粒颜色数量”的表达稳定;假质量性状“果穗:籽粒顶端主要颜色”“果穗:籽粒背面主要颜色”“果穗:籽粒形状”的差异不大,较适用于品种特异性判定;数量性状“雄穗:小穗密度”“雄穗:侧枝与主轴夹角”“雄穗:一级侧枝数目”“雄穗:侧枝长度”不适合用来判定品种真实性;保山点的生态因子特征较有利于参试甜玉米幼穗分化;出苗—抽雄期,生态因子对果穗和籽粒性状影响显著;出苗—抽丝期,生态因子对雄穗和果穗性状的影响显著。回归模型表明,8个性状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较高,能有效地对性状的表达状态进行模拟预测。【结论】不同生态区玉米穗部性状表达情况存在差异,不同性状在不同生态区表达的稳定性不同,因此在进行玉米品种真实性的田间鉴定时,应重点关注表达稳定的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而大部分数量性状不适用于品种田间鉴定。在进行品种真实性鉴定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