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6篇
  41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6 毫秒
81.
为筛选出三七根际具有拮抗促生活性的耐皂苷木霉菌,通过收集一年生健康三七根际土壤进行木霉菌株的分离,并测定三七根系分泌物对木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皂苷对木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筛选获得耐皂苷的菌株,进一步对其分类鉴定后进行拮抗根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以及盆栽促生效果、根际定殖能力及其对连作障碍缓解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到6株木霉菌株,其中2株对三七根系分泌物敏感性较低,经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比对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3和渐绿木霉(T. viridescens)T20。T3和T20菌株对三七主要根腐病病原菌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和雪腐镰刀菌(Monographella cucumerina)均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对恶疫霉菌抑制率分别可达到61.76%和70.59%;T3和T20菌株能促进三七植株的生长,将其接种于三七连作土中,在接种20 d后能够在根际较好的定殖,增加三七植株的存苗率,降低根腐病发病率。该研究结果为缓解三七连作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生防菌资源。  相似文献   
82.
基于GIS的安塞县县南沟流域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立地条件、土壤性质和土地利用状况3个方面共8个因子构建县南沟流域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定量评价流域农用地生态适宜性,将各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结合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重要程度与适宜性等级划分流域内农用地各区域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流域内宜耕宜园地面积为225.46hm~2,占流域总面积的5.09%;宜耕地面积为405.68hm~2,占9.17%;宜林宜园地面积为156.96hm~2,占3.55%;宜园地面积为773.15hm~2,占17.47%;宜林宜草地面积为881.43hm~2,占19.91%;宜林地面积为409.91hm~2,占9.26%;宜草地面积为1 490.00hm~2,占33.66%;不适宜和非生产用地面积为83.43hm~2,占1.89%。研究结果可为县南沟流域农用地的合理划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3.
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大豆抗旱种质资源,2016年对246份征集自不同省份的大豆种质资源在年降水量不足40mm的敦煌市设置田间自然抗旱鉴定试验,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了农艺性状等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生物量等6个性状指标与平均抗旱系数和加权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69份强抗旱大豆种质资源,其中甘肃省的5份材料均属于抗旱类型。  相似文献   
84.
背景模型对于视频中运动目标检测的目标提取至关重要。高斯混合模型(GMM)是背景模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混合高斯模型对于目标生猪检测存在算法效率低、误判点和鬼影等缺点。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的改进算法,以克服传统高斯混合模型在猪目标检测中的不足。本文基于高斯混合背景模型,引入了视频帧m和t_0的两个新参数。在混合高斯背景模型基础上,为了提高建模收敛速度,采用自适应调整高斯分布模型个数。本文通过每m帧对高斯分布进行一次扫描,删除多余的高斯分布,来提高模型的收敛速度。同时,采用自适应调整学习率值来消除误判和鬼影;初始阶段采用较高而且递减的学习率,在t_0帧之前加快背景建模;随着时间的持续,背景模型逐渐变得稳定,此时可以使用较小的学习率。t_0帧后为了保持稳定的背景建模,减少噪声干扰,本文采用了在t_0后使用固定的学习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建立初始背景模型,检测运动目标猪,并提取目标猪的完整轮廓。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为了减少梨小食心虫在水果储藏和运输中再危害,使用声音监测技术快速简便地检查发现并处理虫果,为声音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使用声音识别技术,通过录音笔记录梨小食心虫幼虫不同虫龄取食苹果和梨的声波,将声音数据导入Adobe Audition进行降噪处理,对比分析不同虫龄幼虫取食苹果和梨时的声音强度。[结果]发现不同虫龄幼虫取食和取食苹果和梨时声音强度均无显著差异,其平均值-40.8dB(苹果)和-43.8dB(梨)作为声音监测依据。[结论]在实际监测中可通过采集储藏果品声波,与监测依据比较确定是否存在幼虫蛀食为害,通过所采集声波声音强度与监测依据倍数关系估测害虫数量,及时采取措施去除虫果,从而减少水果运输储藏过程梨小食心虫幼虫对水果的损伤,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86.
对13个大豆品种在甘肃不同生态区进行了产量鉴定并分析其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产量及适应性表现各异。其中陇中黄601平均单株荚数60.7个、单株粒数126.9个、单株粒重30.55 g、百粒重24.07 g,中作071平均单株荚数67.1个,单株粒数162.3个、单株粒重30.16 g、百粒重18.59 g,2个品种具有协调的群体结构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产量潜力。陇中黄601产量达到3 261.11 kg/hm2,较对照晋豆19增产16.70%,互作效应值0.864 4,互作方差0.271,互作变异系数8.86%;中作071产量为3 033.33 kg/hm2,增产8.55%,互作效应值0.450 3,互作方差0.009,互作变异系数1.77%。2个品种均表现出较高的丰产和稳产能力,在不同生态区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可在甘肃省中东部旱地和河西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87.
渠道渗漏HYDRUS模拟验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强  李玥  李天霄  崔嵩  刘东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6):112-118
渠道渗漏影响灌溉水利用效率,分析影响渗漏的主要因素,评估各影响因素对渠道渗漏的影响程度,可以为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提供理论参考.为了得到渠道渗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渠道渗漏室内模拟试验,观测不同边坡系数、入渗水头、渠道底宽下的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推进过程,建立试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动模型,选用HYDRUS-2D软件求解所建模型,并将求解得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模拟R2均高于0.9、均方根误差为0.43~4.99 L,检验了所建模型可以用于模拟渠道渗漏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模拟表明,边坡系数对湿润锋运移距离和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很小,渠道底宽对渠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较大,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渠道底宽对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运移距离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入渗水头对水平距离的影响显著(P<0.05),渠道底宽和入渗水头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P>0.05).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对灌溉渠道防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8.
闽江流域地表水质季节性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2007-2008年闽江流域11个断面不同季节地表水有机污染指标的跟踪监测数据,对闽江流域地表水质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体中有机污染指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COD浓度随季节变化以7月和11月较高,年内变化范围5.0 mg.L-1~28.0mg.L-1;NH+4-N浓度则1月、 3月较高,年内变化范围0.18 mg.L-1~2.97mg.L-1;TN和NO-2-N浓度均以11月较高,年内变化范围分别为0.81 mg.L-1~3.23mg.L-1和0.01 mg.L-1~0.15mg.L-1;TP浓度1月、11月较高。但COD、NH+4-N、NO-2-N、浓度均以9月较低。而且,COD、NH+4-N、NO-3-N 与TN;NH+4-N与TP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对而言,闽江流域水质随季节变化以秋季较好,冬、春季较差。  相似文献   
89.
上海市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季节动态、垂直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关联,对上海市沿海防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积累、季节动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肥力指标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0~10cm和10—20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季节动态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7月;20~40cm和40—60cm土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磷季节变化不明显。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的影响均体现在直接作用上,而土壤含盐量则体现在间接作用上。  相似文献   
90.
为建立准确、简单易行的种质资源耐深播评价体系,以15份耐深播能力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小麦种质为材料,在大田环境下,研究6个播种深度(5 cm、7 cm、9 cm、11 cm、13 cm、15 cm)下小麦出苗率、出苗时间、苗高、地中茎长、胚芽鞘长、胚芽鞘横截面积及初生根长的差异,筛选小麦耐深播评价的最佳播种深度及其密切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