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25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51.
【目的】明确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染色体形态结构特征和基因组基本信息。【方法】以野生黑壳楠为材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对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并通过基因组survey预测了黑壳楠基因组的基本信息。【结果】黑壳楠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24=18m(2SAT)+6sm, 9号染色体存在1对随体,属于2B型染色体。染色体组绝对长度变异范围为2.92~5.83,相对长度的变化范围为5.33%~11.11%,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49%。研究还发现,存在1对5S rDNA杂交位点和1对18S rDNA杂交位点,分别位于5号和9号染色体。18S rDNA杂交位点2个杂交信号位置相同、强度近似。基因组survey结果显示,黑壳楠基因大小为1.38 Gb,杂合率为0.8%,重复序列比例为70%。【结论】黑壳楠为2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4条,核型相对对称。黑壳楠在樟科的进化中属于较为原始的物种,且染色体未发生重组、变异或者种内杂交等现象。黑壳楠为大基因组,杂合率较高,重复序列多的物种。  相似文献   
252.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疏。然而,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的微生物仍可通过生理代谢活动改变沙土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形成及植物营养转化,有利于植物生长,在区域荒漠化防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意义。文中总结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微生物的空间及季节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其分布特征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全面梳理。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土壤微生物在该区域生态恢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根据区域生态恢复重建及增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的需要,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53.
为了研究空心莲子草醇提物[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alcohol extract, AAE]的体外抗H9N2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的效果,探索空心莲子草体外抗病毒的作用方式,试验测定了AIV-H9N2对DF-1细胞的TCID50;采用观察细胞病变联合CCK-8检测的方法,测定AAE对DF-1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计算各试验组(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给药组)细胞的存活率,观察3种作用方式(预防感染作用、抑制复制作用及直接杀灭病毒作用)下,不同浓度AAE体外抗AIV-H9N2的效果,并计算治疗指数(TI)。经尿囊腔接种病毒,测定鸡胚的半数胚致死量(ELD50),测定AAE对鸡胚的最大安全浓度,然后对鸡胚进行攻毒用药试验,统计各组存活情况及血凝效价,观察胚体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收获的AIV-H9N2病毒液TCID50为1×10-4.23/0.1 mL;AAE对DF-1细胞作用24,48小时时的CC<...  相似文献   
254.
为了解毕氏肠微孢子虫在云南部分地区荷斯坦牛中的感染以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本实验从云南大理、昆明、曲靖和楚雄等牛养殖集中地区总共9个养殖场采集荷斯坦牛粪便样品547份,采用套式PCR结合测序检测并分析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为4.57%(25/547);各地区的感染率为0~10.53%,其中昆明地区养殖场感染率最高,不同地区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25<0.05)。断奶前犊牛感染率为6.32%(23/364),高于其他月龄牛的感染率,但各月龄牛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2>0.05)。公牛感染率为7.84%(8/102)高于母牛3.82%(17/445),性别间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79>0.05)。进一步通过对样品扩增产物测序分析后鉴定其基因型,结果显示本研究共鉴定出5个基因型,I、J、BEB4为3个已知的基因型和YNY1、YNY2 2个新拟定的基因型,其中BEB4为优势基因型。在不同地区中,大理检出4种基因型(BEB4、I、YNN1、YNN2),昆明仅检出基因型BEB4,曲靖仅检出基因型J,大理地区基因型分布较为多样;在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