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55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27篇
  48篇
综合类   414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探究农村生活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在农业灌溉时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本文采用农村生活污水和含有不同浓度LAS的模拟生活污水,在室内开展了蕹菜灌溉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含有LAS的生活污水进行灌溉试验时,并未对土壤、作物生长及品质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农业灌溉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定期检测生活污水中的LAS含量,谨防可能发生的环境及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02.
为探求沼液灌溉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系统研究了不同沼液配比及灌溉量对番茄根区不同深度土壤的pH值、容重、总孔隙度、颗粒机械组成、含水率和有机质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灌施沼液能一定程度降低土壤pH值,降幅为1.25%~3.75%;施用沼液可以降低土壤容重,降低幅度在2.13%~8.97%之间;灌施沼液可以降低土壤砂粒含量,增加土壤粉粒及黏粒含量;随着沼液灌溉配比增大以及沼液灌溉量的增加,不同土层深度的总孔隙度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率与沼液配比无关与沼液灌溉量呈正相关,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呈抛物线变化;垂直剖面上,沼液灌溉处理土壤剖面的饱和导水率都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有机质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阈值为18.51 g/kg。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容重、黏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子,建议沼液合理的配比及灌溉量应控制为T2处理,但是其长期施用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3.
以高寒草地土壤分离出的9株真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rDNA-ITS方法对筛选出的产漆酶菌株进行分子鉴定,根据菌株在愈创木酚、蒽酮、邻苯二酚、邻联甲苯胺、邻甲苯胺、α-萘酚、联苯胺、没食子酸为底物的选择性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菌落大小、漆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变色圈直径大小及其颜色深浅程度,进行产漆酶真菌初筛,采用液体产酶发酵法选用ABTS为底物测定漆酶活力进行复筛。鉴定结果为菌株1.9为Uncultured fungus clone.,2.1a为Scytalidium,310b为Marasmius tricolor,2.1c为Saccharicola,2.3a为fungal sp,2.4d为Saccharicola.,10a为Marasmiusrotalis,3.7c为Alternaria.WB为Verticilliumlongisporum。筛选结果表明:除菌株3.7c以外,其余8株菌株在以愈创木酚、蒽酮、邻联甲苯胺、联苯胺为底物的培养基上基本都产生氧化带,在没食子酸底物培养基上均不产生氧化带;菌株1.9,2.1a,310b,2.4d,10a,2.1c,2.3a均具有产漆酶活力,其中菌株310b具有较强产漆酶活力。  相似文献   
104.
为探究高粱淀粉对高粱多酚消化前后抗氧化活性及高粱多酚对高粱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DPPH法、ABTS法和水杨酸法,对高粱多酚、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消化前后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对高粱淀粉、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的消化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DPPH外,高粱多酚在消化前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消化后,而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小肠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消化前,且显著高于高粱多酚,此外,高粱多酚降低了高粱淀粉的消化率,使抗性淀粉、慢消化淀粉含量升高,快消化淀粉含量降低。因此,高粱淀粉对高粱多酚具有保护作用,使更多多酚在小肠内释放并发挥生物活性,同时也降低了高粱淀粉的消化率。为开发以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为原料的功能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粳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分异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6.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试验次数,得到不同因素水平的最优组合,从而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及工艺条件等,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表和图的形式对正交试验设计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正交性的意义、体现从向量信息不相关及向量内积计算的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及解释,以期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7.
应用Vero细胞从河南省某腹泻羊场的粪便样品中分离出2株病毒。电镜观察显示,分离的病毒粒子直径大小为25~30 nm。单层免疫过氧化物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免疫学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2株病毒均与羊肠道病毒CEV-JL14的高免血清发生强阳性反应。对RT-PCR扩增出的病毒基因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与比对分析,发现分离的2株病毒与CEV-JL14毒株处于同一分支,均为G种肠道病毒。本研究首次从河南省分离获得了羊肠道病毒,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牛乳中的营养物质对人类健康有着相当大的益处,乳蛋白和乳脂肪作为牛乳营养品质的物质基础,还与奶牛生产性能息息相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牛乳中基本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出发,重点介绍了饲粮组成的改变及添加植物提取物、微量元素、微生态制剂等对乳蛋白及乳脂肪合成与调控机理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调整饲粮营养组成,提高牛乳中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许多野生动物如鹿、羚羊、各种野鸟等都能感染和传播 此病[1].由于结核病传染宿主广泛,可以交互传染,很难根绝,是全球性传染病之一, 其传播流行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经济发展和人类的健康,是养牛业的一大障碍,搞好牛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0.
爱普锐克吞食片对犬细粒棘球绦虫驱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爱普锐克吞食片(每片合吡喹酮100mg)对犬细粒棘球绦虫驱除效果。将人工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实验犬分设5组,Ⅰ组试验药品2.5mg/kg,Ⅱ组试验药品5mg/kg,Ⅲ组试验药品7.5mg/kg,Ⅳ组对照药品5mg/kg,Ⅴ组空白对照。投药后72h剖解试验犬,检查各组荷虫情况。Ⅰ、Ⅱ、Ⅲ、Ⅳ组粗计驱虫率均为100%。5mg/kg推荐剂量可成为犬细粒棘球绦虫成熟期前驱除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